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房链球菌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6-09 15:14

  本文选题:奶牛 + 隐性乳房炎 ; 参考:《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年05期


【摘要】:为研究巢式PCR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链球菌的灵敏度,以本实验室从新鲜奶样中分离并经过生理生化鉴定的乳房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提取细菌DNA,采用巢式PCR技术,根据细菌16S rRNA序列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进行第1次PCR扩增,再在乳房链球菌16S rRNA保守区内的可变区设计特异引物对4种病原菌进行第2次PCR检测。结果表明:巢式PCR技术能检测出乳房链球菌16S rRNA保守区的可变区序列,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该方法能快速有效检测出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房链球菌。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nested PCR for detection of recessive Streptococcus mastitis in dairy cattle, Streptococcus breast-streptococcus, streptococcus acidis,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d from fresh milk samples and identified b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in our laboratory were us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bacterial DNA was extracted by nested PCR, and a universal primer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ed region of 16s rRNA sequence for the first PCR amplification. Then the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in the variable region of 16s rRNA conserved region of Streptococcus brevis for the second PCR detection of four pathoge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sted PCR could detect the variable region of 16s rRNA conserved region of Streptococcus brevis,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This method can detect recessive mastitis breast streptococcus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省高校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0ZC151,2010CD088) 红河学院博士专项项目(XJ15B13)
【分类号】:S85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昆;蒋成砚;王会英;周文树;唐秀华;汪镜;;奶牛隐性乳房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上海农业学报;2015年05期

2 杨春合;顾宪红;曹正辉;张校军;郝月;刘云祥;申磊;章玉涛;;奶牛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5年09期

3 张玉玲;吴亚文;李志红;安泓霏;李莉娟;李莉;王雯慧;;某规模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年16期

4 韩笑;刀筱芳;张焕容;汤承;杨发龙;;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5年07期

5 丁丹丹;张震;邓立新;张志平;王新庄;;河南省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中国奶牛;2015年10期

6 谢昆;蒋成砚;王琴;周文树;唐秀华;汪镜;;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房链球菌16S rRNA的序列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7 叶倩;王礼伟;屈勇刚;杨一鸣;梁晏;李飞;杨亚东;;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14年01期

8 史秋梅;张艳英;高桂生;高光平;邵新华;梁银聚;刘会然;;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06期

9 甘宗辉;杨章平;李云龙;毛永江;刘贤慧;陈飞;;奶牛乳房炎的细菌感染与奶中体细胞数及乳成分的关系[J];畜牧兽医学报;2013年06期

10 曹志;何生虎;;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杰;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性及无乳链球菌抗原基因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剧慧栋;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茹;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张哲;刘龙海;王丹;李宏胜;;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6年06期

2 许小楠;李忠莉;王乐;刘东宇;陈嘉;张旭;吴成林;武瑞;;贝尔美对奶牛生理指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6年11期

3 李振;魏义清;;盐酸头孢噻呋乳膏剂的安全性及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试验[J];中国奶牛;2016年10期

4 韦婧;程智;陈锋;杜耀华;李辰宇;吴太虎;;生鲜牛乳体细胞数检测技术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6年10期

5 蒋成砚;刘杰;李桥善;周文树;唐秀华;汪镜;谢昆;;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房链球菌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年05期

6 徐伟;朱子岳;刘澳星;刘林;王雅春;;红外热像技术测定公牛阴囊表面温度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6年17期

7 徐丹丹;杨彬;王建发;孙美涵;孙志鹏;张义爽;李启涛;武瑞;;围产期奶牛乳房炎与E_2、P_4免疫调节作用及TLRs、NLRs介导天然免疫三者间的关系[J];中国兽医学报;2016年08期

8 张哲;李新圃;杨峰;罗金印;刘龙海;李宏胜;;低聚糖硫酸酯及右旋糖酐硫酸酯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6年07期

9 郑强;;注射用胸腺五肽(冻干型)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09期

10 丁涛;宏帅;施正香;方露梦;孙宝玺;张弛也;;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喷淋水滴特性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斯琴;抑菌蒙药复方筛选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维静;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及残留消除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2 于恩琪;江苏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调查及其部分耐药基因的分析[D];扬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媛;洪小华;颜培实;;我国南方冬季和夏季肉牛体感温度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5年02期

2 齐宏亮;李婧;张涌;高明清;;乳房炎奶牛组织和血液病理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8期

3 高海慧;任敏;郭抗抗;张彦明;;陕西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6期

4 王礼伟;杨亚东;屈勇刚;李飞;杨一鸣;王苇;梁晏;贾义平;张永亮;;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2期

5 颜友荣;周小翔;陈光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3年10期

6 郝小东;;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13年02期

7 王福顺;陈德;王冬鸣;蔡乐;江克君;韩旭;王晓圆;;天津市某奶牛养殖场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3年03期

8 毕海林;唐达;唐建华;;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年21期

9 徐继英;刘俊林;李先波;霍生东;杨志强;;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09期

10 方磊;郭玉江;;奶牛乳房炎及其综合治疗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祥峰;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挺;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的调查[D];浙江大学;2010年

2 唐平;牛奶体细胞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J.Bramley;吴信法;;乳房链球菌感染是降低乳腺炎发病率的大障碍[J];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86年02期

2 夏春雷;杨玉英;;链球菌GapC蛋白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年11期

3 邵雪花;陈创夫;乔军;褚明亮;;奶样中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17期

4 褚明亮;陈创夫;刘君;曹旭东;;乳房链球菌GAPC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6期

5 张辉;焦海宏;陈伟;;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链球菌gap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方维焕,张晓峰,Stephen P. Oliver;乳铁素参与乳房链球菌对乳腺上皮细胞的粘附[J];中国兽医学报;2003年01期

7 张yN娜;白佳桦;黄正;马玉忠;刘彦;;连翘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乳房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7期

8 张才骏;Grommers.F.J.;;乳牛乳房内感染的持续时间[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7年01期

9 甘志华,蒋武成,刘文福;丹参注射液的抑菌作用[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苗晋锋;郑六海;于晓明;朱玮;邹思湘;;牛磺酸通过调节性T细胞缓解乳房链球菌诱发的乳腺炎[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方维焕;Stephen P.Oliver;;乳铁素参与乳房链球菌对乳腺上皮细胞的粘附[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苗晋锋;郑六海;马子力;朱玮;邹思湘;;牛磺酸对乳房链球菌诱发的大鼠乳腺炎中TLRs/NF-κB通路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丽君;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乳房链球菌遗传多样性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1年

2 张辉;新疆南疆地区乳房链球菌gapC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4年

3 车车;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GapC蛋白的表达与免疫原性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0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000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9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