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浦东白猪遗传多样性及繁殖性能的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4 16:53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浦东白猪现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繁殖性能变化的原因。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SNPs),对比6个太湖流域地方品种及3个西方引进品种,对浦东白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落入繁殖候选基因内的SNPs,分析了群体的多样性及结构。结果显示,相较于本研究中所选择的太湖流域地方品种及西方引进品种,浦东白猪的遗传多样性较太湖流域地方品种低;除枫泾猪外,浦东白猪繁殖相关SNPs的多态性标记的比例、期望杂合度最低,等位基因丰度仅高于杜洛克猪;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揭示浦东白猪繁殖相关SNPs位点仍具有其群体独特性。研究结果揭示了浦东白猪现存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繁殖性能的退化可能是由于一些有利等位基因的灭绝、繁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个体杂合性的降低所致。但是浦东白猪仍然携带一定数量的有利等位基因且依旧具有其群体独特性,暗示浦东白猪仍具有较高的保种价值。本研究为浦东白猪后期的选育、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Abstract]: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Pudong White Pig. Genetic diversity of Pudong White Pigs was analyzed by using genomic (SNPs), to compare 6 local breeds and 3 imported varieties in Taihu Basin. At the same time, the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NPs which fell into the breeding candidate ge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udong White Pi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aihu River Basin, except for Fengjing Pig.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markers of reproductive related SNPs in Pudong white pigs was the lowest and the allelic abundance was only higher than that in Duroc pig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showed that the SNPs loci of Pudong white pigs were still unique in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existing population of Pudong white pigs was low, and the degradation of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might be due to the extinction of some favorable alleles, the decrease of polymorphism of breeding related genes and the decrease of individual heterozygosity. However, Pudong White Pig still carries a certain number of favorable alleles and still has its own unique population, suggesting that Pudong White Pig still has a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breeding,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udong White Pig.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南汇区种畜场;
【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课题(沪农科推字(2016)第1-4号、沪农科产字(2014-2016)第6号)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优异地方猪种资源收集和品种保护策略集成(2015BAD03B01-02)
【分类号】:S8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耀江;许宙;周文化;刘越;冯金朝;;鸡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5期

2 ;商业养殖减少了鸡的遗传多样性[J];北方牧业;2008年21期

3 ;商业养殖减少了鸡的遗传多样性[J];中国家禽;2008年21期

4 马静;安永平;王彩芬;张文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5 田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草业与畜牧;2012年10期

6 徐崇荣;牦牛品种及遗传多样性利用[J];畜禽业;1998年05期

7 孙超,杜森有,龙火生;家畜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J];黄牛杂志;1999年03期

8 何大乾;中国家禽遗传多样性的保存和利用[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04期

9 欧江涛,钟金城,白文林,赵素君;中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J];黄牛杂志;2002年04期

10 张爱玲,马月辉,耿社民;分子水平下检测家畜遗传多样性的抽样问题[J];黄牛杂志;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扬;陈阳;李欣钰;乔娜;段修军;董飚;徐琪;陈国宏;;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杰;黎立光;黄平先;李霞;;警用犬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其技术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瑛;陈国宏;龙瑞军;刘忠慧;包文斌;万江红;;我国肉用及部分兼用型鸭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慧芳;杨宁;马月辉;汤青萍;屠云洁;陈宽维;;中国地方鸭品种资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刘双;杨焕民;吴秀芬;唐峰;;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品种鹅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黄种彬;钟志新;高辉;李慧芳;;福建4个家鸭品种的分子遗传多样性[A];2009中国肉鸭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马长书;叶俊华;杨前勇;马巍;杨利国;;应用AFLP分析国内7个警用犬种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超;聂庆华;张细权;;用Z染色体SNP标记分析鸡的遗传多样性[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虞德兵;杜文兴;王利刚;马杰;刘红林;;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中国部分地方鹅种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常国斌;王存波;王克华;李尚民;窦套存;胡雪萍;洪军;张颖;陈国宏;;基于IL-1β基因的不同鸡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卞晨光;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2 张桂香;中国地方水牛的遗传多样性[N];农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龙继蓉;中国家兔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2 张扬;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D];扬州大学;2014年

3 毛永江;中国牛亚科家畜六个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及其统计方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李慧芳;中国地方家鸭品种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郝家胜;鹅的部分品种和有关野雁的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6 何大乾;中国主要地方鸭种线粒体DNA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钦;水牛、牦牛及马Y染色体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鹏飞;内蒙古沙葱萤叶甲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3 刘洋;优质鸡ALV-B/D/E受体基因tvb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突变位点的功能验证[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高杰;昌台牦牛遗传多样性蛋白和基因水平的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5 苏锐;中国家马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杜宏;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我国西南地区12个地方特色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7 姜伟;莱芜猪肉质相关基因多态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8 曾盛诚;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国内外11个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张福平;贵州四品系(群)矮脚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10 荣敏;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家兔的遗传多样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164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164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