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对高寒草甸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图文】:
http://www.ecologica.cn中度放牧强度下的牧草利用率。实验副区嵌套于主区中,用4块长2m、宽0.25m的铁皮十字形纵切嵌入草地0.25m深,将每个主区大样方分隔成4个2m×2m的副区样方,设置4个副区处理(图1)[34],即:1)不施肥不浇水(NFNW);2)仅施肥(F);3)仅浇水(W);4)既施肥又浇水(FW),共180个副区样方。刈割、施肥和浇水处理在副区样方中央1.5m×1.5m范围内进行,4个副区样方相互间隔0.5m。在每个副区样方内设4个0.5m×0.5m观测样方,其中1个为长期观测物种组成变化的永久样方,剩余3个用于植物功能性状测定。图1副区处理样方设置图[34]Fig.1Quadratslayoutofsubplot[34]NFNW,不施肥,不浇水;F,仅施肥;W,仅浇水;FW,既施肥,又浇水。每年生长季开始至植物高度达到10cm左右时(6月中旬)实施刈割处理。每年施肥3次,分别于5—7月中旬进行,每次施撒尿素4.25g/m2(含N20.4%)及磷酸二胺1.02g/m2(含N5.9%,P28.0%),每年添加N、P的总量分别为2.782g/m2和0.857g/m2。施肥后用喷壶浇水4.5kg/m2,浇水总量为年降水量的2.4%。为确定嵌入草地0.25m深的雪花铁皮及0.5m的样方间隔能否有效隔离副区4个样方间的水、肥渗透,我们于2007年7月15日,在前次降雨5d后,在样地围栏外地势平坦的草地中设置3个1.5m×1.5m的样方,用喷壶各浇水10kg(相当于4.5kg/m2),分别于浇水后1、2、3h和4h沿垂直于样方边缘的方向向外挖出长0.3m、宽0.05m、深0.3m的沟槽,观察水分沿土壤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渗透距离,确定隔离效应。结果显示,浇水后3—4h水分即停止渗透,3个样方中水分向外和向下的最大渗透距离分别为0.065m和0.06m,远小于铁皮嵌入深度和样方间距。说明本实验设计能有效隔离不同处理间的水
http://www.ecologica.cn图2刈割和施肥处理组合梯度上物种多样性(D)、功能多样性(Q)、功能冗余(FQ)与群落稳定性(ICV)之间的最优回归关系Fig.2Optimalregressiverelationsbetweenspeciesdiversity(D),functionaldiversity(Q),functionalredundancy(FQ),andcommunitystability(ICV)onvariouscombinedgradientsofdifferentlevelsofclippingandfertilizing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因此,功能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功能冗余的影响。由于各模型自变量的容忍度值较大,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之间不存在共线性(表5)。3讨论和结论3.1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与群落稳定性由于物种多样性是产生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的基础,因此,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的正效应是通过功能多样性(互补效应)和功能冗余(保险效应)的增加实现的。大量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具有正效应[3-8],,并且与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正相关[12]。本研究中结果(表4,图2)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本研究同时表明,功能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要大于功能冗余的影响(表5)。因此,尽管功能冗余的保险效应对维持群落稳定性有促进作用[15],但功能多样性的互补效应更大。可能有3个原因导致上述结果:第一,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在刈割或施肥处理间保持着同步变化,而功能冗余则保持相对恒定(表2)。同1554生态学报36卷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382)
【分类号】:Q9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屯;范丽宏;;物种功能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J];山地学报;2011年05期
2 吴江超;张涛;孙建;史应武;;新疆地震断裂带泉水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J];新疆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王淼强;杨琼;刘莉娜;;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进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10期
4 盖志武;孙立娜;魏丹;汪春蕾;杨国建;林忠英;;微波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5 区余端;苏志尧;彭桂香;刘刚;;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冰灾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9年11期
6 刘爱民;黄为一;;铜尾矿复垦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J];生态环境;2005年06期
7 侯晓杰;汪景宽;李世朋;;不同施肥处理与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8 钟继承;刘国锋;范成新;白秀玲;李宝;尹洪斌;;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Ⅳ.对沉积物微生物活性与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意义[J];湖泊科学;2010年01期
9 田雅楠;王红旗;;Biolog法在环境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10 徐莉;滕应;李振高;张雪莲;王家嘉;骆永明;;不同强化调控措施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J];土壤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沈德龙;;成团肠杆菌的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分类最新进展[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2 丁志锋;Kenneth J.Feeley;王彦平;Robin J.Pakeman;丁平;;陆桥岛屿斑块中鸟类功能多样性格局[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林先贵;胡君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本文编号:2538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3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