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苜蓿田间干燥及超标水分草捆后续干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0 05:01
【摘要】:为苜蓿快速低成本干燥和生产优质的苜蓿干草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克服雨季收获苜蓿调制干草过程中,无法达到安全含水量,贮藏过程中易发霉及晾晒过程中叶片损失严重的问题。本论文以“金皇后”紫花苜蓿为试验原料,对晾晒过程中水分散失和叶茎比规律以及营养物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探究营养物质与水分散失之间的关系;针对影响苜蓿草捆人工后续干燥品质的水分、密度、摆放方式和人工辅助干燥方式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上述条件下苜蓿草捆的含水量变化、发霉情况、营养物质、相对饲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分析,并进行极差分析,筛选苜蓿草捆最适的后续干燥方式。得出以下结论:(1)苜蓿在晾晒过程中,以水分30%为节点,初始水分至水分30%苜蓿水分散失迅速,随后变慢;整个干燥过程叶片损失严重,但每日夜间叶茎比会升高。(2)苜蓿晾晒过程中,CP、RFV和EE含量逐渐下降,而NDF和ADF逐渐上升,营养价值损失严重。CP的损失集中在水分40%以后;EE在50%-30%时下降最快;NDF、ADF上升和RFV下降均集中在水分70-40%之间。(3)后续干燥处理中,采用水分为20%-25%,密度为150kg/m3,摆放方式间隔15cm,两台鼓风机每日鼓风干燥6h的条件处理苜蓿草捆,效果最好。(4)通过本试验研究表明,影响苜蓿草捆后续干燥品质的因素,作用顺序依次为:水分人工辅助干燥密度摆放方式。
【图文】:

变化曲线,叶茎比,自然干燥,变化曲线


逦^逡逑3.1.2叶茎比在首清干燥过程中的变化逡逑首猜在田间自然干燥时干物质叶茎比的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可看出,首猜的逡逑叶茎比由最初的0.71下降为最后的0.10,叶子损失严重。就叶茎比的趋势线看,在逡逑干燥过程中,白天的8:00-18:00为叶茎比下降的区间,而18:00-次日8:00叶茎比会升逡逑高,结合水分散失规律来看,可能是因为夜间含水量会回升,使得叶片与茎杆之间连逡逑接的部分变的柔初,,因此叶片损失会降低。逡逑0.80逦逦叶茎化"逡逑0.70逦\逦町空K逡逑0.60逡逑0:"逡逑0.30逦\一逡逑0.20逡逑0.10邋\逡逑0.00逦mm逦?逦;逡逑台邋§邋X/邋§8§8§§^§g§§§§ragg8§逡逑也3邋0邋巧逦占(i50ni!0^j逦wo邋二1邋0逦占逡逑"liS邋Nl/?邋一一一邋一一?邋一一一邋一一?邋叫一一邋一一逡逑m逡逑O邋图2自然干燥过程中首语叶茎比变化曲线逡逑Fig2邋The邋curve邋of邋stem-leaf邋ratio邋during邋natui"al邋drying邋process逡逑由下图可W看出,在5月31日16:邋00-18:00及6月1曰8:邋00-10:00间叶茎的逡逑湿重比和干重比有交叉点。在5月31邋U邋16:邋00-18:00间义6月1邋U邋8:邋00-10:00后,逡逑均为叶茎湿重比高于干重比,而其他时间则为叶茎湿重比低于干重比。初步分析叶茎逡逑湿重比低于干重比的原因为茎的含水量由始至终均比叶子高。如果在叶子不脱落且茎逡逑叶干燥同步的情况下应为湿重比和干重比高于初始差值0.12

叶茎比,自然干燥,植株含水量


图3自然干燥过程中昔猜干湿叶茎比的比较逡逑Fig3邋Compare邋of邋dry邋or邋W幻邋stem-leaf邋ratio邋during邋natural邋drying邋process逡逑首荐在田间干燥时叶茎比随植株含水量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叶茎比的基本上与植株含水量的趋势线巧势相同。但在5月30日20:邋00和5月31日2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1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慧;徐安凯;刘卓;金春花;庞建国;王志锋;;国内外苜蓿品比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2 高彩霞,王培,高振生;苜蓿打捆前的含水量对营养价值和产草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7年01期

3 高彩霞,王培;收获期和干燥方法对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7年02期

4 赵金梅;玉柱;孙启忠;刘富渊;张泽宏;吴亚伟;;河西走廊紫花苜蓿干草调制技术研究[J];草地学报;2009年04期

5 单贵莲;薛世明;陈功;;干燥方法对几种牧草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6年01期

6 李正春,杨永林,马中文;如何调制品质优良的苜蓿干草[J];草业科学;2005年11期

7 郭江泽;王成章;严学兵;韩明鹏;樊文娜;范开;;压扁处理对苜蓿水分散失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9年06期

8 余成群;荣辉;孙维;邵涛;;干草调制与贮存技术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年08期

9 田斌;吴建民;赵武云;孙伟;;青藏高原牧草太阳能烘干温室及干燥装置的设计[J];草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王成杰,周禾,玉柱,汪诗平;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群体特征对粗蛋白质含量的通径分析[J];草业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扬;宁国鹏;王光辉;方宪法;王德成;;国内外牧草干燥设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贾玉山;格根图;尹强;;氧化钙对高水分苜蓿草捆消化特性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华东;闫宏芹;钱树德;曹冠华;;高温燃煤热风炉与牧草干燥装置[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4 贾玉山;侯美玲;格根图;任斌;尹强;;华北地区苜蓿适时刈割技术的研究[A];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强;苜蓿干草调制贮藏技术时空异质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2 杜建强;透射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牧草干燥应用理论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田雨佳;不同刈割茬次和物候期的苜蓿对奶牛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海英;天然矿物质防霉剂对干草捆防霉效果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春生;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苜蓿薄层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4 宋志萍;草颗粒复合型天然防霉剂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常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苜蓿太阳能干燥温湿度建模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建英;四重滚筒牧草干燥机工艺研究及附属设备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8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38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