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基于马赛克HA序列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22:37
【摘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严重威胁着家禽的健康。我国20世纪末就开始使用H9N2亚型AIV灭活疫苗。然而,一旦H9N2亚型AIV抗原发生变异或重组,现有疫苗与新毒株抗原性不匹配,就需要筛选新的疫苗株,这个过程耗时费力,且几乎每隔2-5年就需要更新疫苗。因此具有交叉保护效果的通用疫苗的开发成为目前流感疫苗研究的一个热点,例如设计针对流感病毒保守区域的疫苗、马赛克(Mosaic)疫苗等。Mosaic序列是在不改变目标蛋白长度和特性的前提下,将已有的目标蛋白序列中含有的抗原表位镶嵌组合成的新序列,使其包含更多的来自已有序列的潜在T细胞抗原表位。Mosaic序列的设计是利用已有蛋白质的片段使用遗传算法(计算优化方法)进行组装,产生的序列类似于已有序列。依据Mosaic序列设计的艾滋病毒疫苗、H5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等均获得较好的通用保护效果。本论文初步研究了Mosaic序列在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中的应用效果。一、H9 AIV的马赛克HA序列(HAm/H9)设计与分析设计合成了一条H9N2 AIV的HA蛋白马赛克序列(HAm/H9)。对HAm/H9进行了抗原表位覆盖率分析;选取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的H9N2 AIV分离株的HA蛋白序列,与HAm/H9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和同源性分析,预测了HAm/H9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HAm/H9蛋白序列具有较好的潜在抗原表位覆盖率;其属于Y280这一分支,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范围为86%-100%;HAm/H9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多于其他比对毒株。二、表达HAm/H9蛋白的重组H9N1 AIV的拯救以H1N1流感病毒PR8株为骨架,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HAm/H9序列替换PR8株的HA序列,构建获得HAm/H9的表达质粒PHW2000-HAm/H9。采用“7+1”反向遗传操作,将PHW2000-HAm/H9与表达PR8其他7个基因的表达质粒(除HA外)共转染293T和MDCK混养细胞中,拯救并获得了重组H9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rPR8-HAm/H9。测定了重组病毒和亲本PR8株在BHK-21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两株病毒的增殖滴度相近,HA基因的替换未改变病毒的增殖特性。三、重组病毒对H9N2 AIV的免疫保护效果将感染有重组H9N1病毒株rPR8-HAm/H9的鸡胚尿囊液以0.1%的甲醛灭活,制备灭活疫苗,经疫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验合格后,开展了其在鸡体上对H9N2AIV地方分离株JM0305株的免疫保护效果。同时设置了JM0305灭活疫苗组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rPR8-HAm/H9免疫组的鸡在加强免疫2周后HI抗体水平达到6log_2,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22;其血清抗体对JM0305也有中和效果;JM0305灭活疫苗在加强免疫2周后HI抗体达到6log_2,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16。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rPR8-HAm/H9免疫组的血清对JM0305有一定的中和效果。以JM0305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rPR8-HAm/H9免疫组对JM0305株的攻毒保护达到了80%,JM0305灭活疫苗组对JM0305的攻毒保护率为90%。排毒实验结果表明,rPR8-HAm/H9免疫组可较好的抑制JM0305株的排毒,在攻毒后的第五天不能检测到病毒,其结果优于JM0305灭活疫苗对照组。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合成了H9N2亚型禽流感的HA马赛克序列;以H1N1流感病毒为骨架,通过HA基因替换,获得了表达HAm/H9蛋白的重组H9N1重组病毒株;以重组病毒制备灭活疫苗,发现其对H9N2禽流感病毒JM0305株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下一步将采用其他分支的H9地方分离株进行交叉保护测定。为后续H9亚型禽流感通用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广谱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图文】:

基于马赛克HA序列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初步研究


描述病毒成分的甲型流感病毒示意图

基于马赛克HA序列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初步研究


中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地理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宇;;如何面对禽流感?[J];紫光阁;2004年03期

2 何浙生;;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检测方法[J];浙江检验医学;2004年01期

3 魏传芳;李咏梅;;禽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的关系[J];莱钢科技;2006年02期

4 王潇;曹琛福;黄超华;林彦星;花群义;贾伟新;;禽流感病毒H5亚型RT-exoRP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18年12期

5 杨红杰;;禽流感疾病的预防控制思路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19年05期

6 曹蓝;马钰;陈艺韵;鲁恩洁;李魁彪;狄飚;;2016年广州市禽类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监测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年05期

7 李伟;王松;李宁;;我国禽流感的研究进展及成就[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年06期

8 刘秀梵;;加强监测,从源头控制和根除家禽流感病毒[J];北方牧业;2018年15期

9 孙燕;李治;;禽流感病毒 跨越物种传播的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05年12期

10 王路;惠永华;赵建东;卫陆梅;王伟杰;燕素萍;;不同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的比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化兰;;禽流感病毒与公共卫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春阳;李东;;再论“以科学发展观应对禽流感事件”——评禽流感病毒变种两次恐慌论[A];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8年

3 邓洁丽;段明星;俞初一;江龙;;聚联乙炔有序组装体在识别禽流感病毒方面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娇;王金良;管宇;沈志强;;禽流感病毒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孙恩泽;谢敏;赵海粟;黄碧海;刘书琳;张万坡;张志凌;王汉中;庞代文;;量子点标记禽流感病毒[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桂林;王志宇;张珊珊;;RNAi技术及其在抗禽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应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王志宇;张议文;刘桂林;;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王志宇;刘桂林;张议文;梁仲;张珊珊;卫吉芸;;禽流感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刘丽玲;王秀荣;陈化兰;;real-time RT-PCR检测禽流感病毒的初步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艳华;佟恒敏;于康震;;抗禽流感病毒中草药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静;禽流感传播罪魁:家禽还是候鸟[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赵熙熙;美重启争议性禽流感病毒实验[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王方 编译;亚洲马为何不怕禽流感[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海航;注意防控禽流感和流感[N];中山日报;2019年

5 刁有祥;规模化鸭场禽流感的防控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董碧水;杭州全面防控禽流感 禽蛋业遭受打击[N];中国青年报;2013年

7 记者 王梦婕 实习生 谢宛霏;北京进入防控禽流感应急状态[N];中国青年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刘坤U,

本文编号:2590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90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8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