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青岛奥特奶山羊养殖场羊口疮病原学调查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发布时间:2020-03-22 23:40
【摘要】:羊口疮(ORF)是由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该病传染性强,常呈群发性流行,在病畜唇鼻等无毛部位随发病经过依次形成丘疹、水泡、脓疱,最后形成疣状结痂,产生增生性损伤,羔羊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尤其易感易发,发病后采食困难,难以充分摄入营养,严重影响羔羊生长发育,最终机体缺乏营养物质,饥饿至死。同一宿主可被羊口疮病毒反复感染,可继发性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结膜炎等,继发感染使死亡率增加数倍。且在无症状山羊血液中也能够检测到ORFV,从受感染的山羊的血液中获得的ORF病毒具有感染性并且在接种未感染的奶山羊后诱发典型的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症状,表明无症状动物也可以是ORFV的携带者。崂山奶山羊作为我国奶山羊的优良品种之一,在山东胶东半岛地区大量被养殖,近年羊口疮在该地区多家养殖场发生,给山羊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未了解该区羊口疮的流行现状,本研究以青岛奥特羊场羊只为样本,进行羊口疮分子病原学调查,将200只表观健康的成年孕羊分为未免疫对照组100只,免疫试验组100只,在免疫前分别采集抗凝血样品,提取样品中的DNA,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PCR法检测羊口疮病原,进行分子病原学调查;同时用实验室分离的FX0910毒株在牛睾丸细胞上进行增殖培养,用终浓度0.4%的甲醛溶液对病毒液进行灭活;用灭活毒液接种细胞,检测病毒的灭活效果;制备转移因子铝胶盐佐剂灭活疫苗;用10倍免疫量注射于健康羊来检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对免疫试验组羊只间隔14天进行两次免疫,与未免疫对照组同时,在一免及二免后的第14天采集抗凝血检测羊口疮病原;分别分离两组血清,检测中和抗体效价;在分娩季,分别采集两组新生羔羊的脐带血,检测羊口疮病原,测定疫苗免疫的保护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免疫试验组免疫前外周血样品中羊口疮病原检出率为21%,二次免疫后外周血检出率为4%;未免疫对照组前、后羊口疮病原检出率分别为17%、18%;2.免疫组在灭活疫苗免疫前、第一次免疫后和第二次免疫后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1:1.89、1:4.92、1:27.86;3.免疫试验组脐带血检出率为0,未免疫对照组脐带血检出率为9.7%。结论:1.通过本研究摸清了所调查羊场羊群羊口疮病原的带毒状况,检测统计了无临床症状羊只的病原检出率;2.制备并检测了羊口疮转移因子铝胶盐佐剂灭活疫苗,证明灭活疫苗安全可靠;3.用羊口疮灭活疫苗免疫怀孕山羊后,能显著提高孕羊体内抗体水平,同时能够降低羊只带毒率,表明疫苗具有清除病原、降低羊只病原携带率的作用,说明该疫苗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羊口疮;4.免疫组较未免疫组新生羔羊病原检出率明显降低,表明免疫羊口疮灭活疫苗后对病原有清除作用,对新生羔羊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图文】:

电泳图,羊场,青岛,血样


反应步骤Reaction steps反应温度(℃)Reaction temperature反应时间 循环次数Reaction time Cycle index1 94 5 min 12 94 30 s 3456 30 s72 35 s3 72 10 min 14 4 Forever.3 检测统计结果与分析做好检测结果记录,统计羊口疮病原检出率。.3.1 抗凝血样品检测结果将采自青岛奥特羊场的表观正常孕羊的抗凝血样全部进行羊口疮病原检测(P果如图 2-1 所示 2~12 为被检测抗凝血样品),并与国内不同地区分离的羊口疮的细胞毒 PCR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如图 2-2 所示),B2L 基因的扩增目的条带一条带大小都是 540bp,,表明样品检测结果确为羊口疮病毒阳性。

细胞毒,PCR检测,基因,检出率


检测统计结果凝血 PCR 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0 只羊总检出免疫试验组两个组免疫前检出率分别为 17%、21%,具体情暴发过羊口疮病后,康复羊或表观正常的羊可处于带毒状态体内依旧存在,仍具有暴发该病的威胁。表 2-1 免疫前样本病原检出率统计表Chart 2-1 Statistical table of pathogen detection rate before immuniz未免疫组采 集 数 /只Samples免 疫 组采集数/只Samples未免疫组阳性数/只Positivesamples of免疫组阳性数/只Positivesamples未 免 疫阳 性 检率%Positive图 2-2 不同地区分离羊口疮病毒扩增细胞毒 B2L 基因 PCR 检测ig.2-2 Detection results for orf viru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of B2LgM: DNAMarker DL500,1 杨凌、2 榆林、3 阴性对照、4 青岛、5 石林: DNAMarker DL500,1 Yangling, 2 Yulin, 3 Negative controls, 4 QingdaHengshan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其昌;宋德荣;彭华;周大荣;张琼娣;罗耀;郭振刚;马金萍;;羊口疮研究进展[J];当代畜牧;2015年18期

2 谭强;赵文博;李朋娅;王梦醒;杨春华;刘馨;黄凤娟;谭慧华;于永忠;;抗羊口疮B2L囊膜蛋白单抗的免疫学初步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唐娜;刘吉山;王玉茂;王金良;张倩;谢金文;曲光刚;沈志强;;一株羊口疮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6期

4 张倩;王震;倪伟;付强;李瑞芳;张辉;陈创夫;;表达ORFV F1L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的构建及初步鉴定[J];生物技术;2014年02期

5 王丽;王改丽;兰云刚;赵魁;贺文琦;高丰;宋德光;;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初步应用[J];中国兽医学报;2014年03期

6 张克山;刘永杰;孔汉金;尚佑军;刘湘涛;;羊口疮病毒B2L基因DNA疫苗载体的构建及其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年10期

7 于永忠;郭雯;吴欣媛;王金珍;崔玉东;;靶向ORFV-DNA ploymerase基因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于永忠;吴志军;朱战波;潘求真;崔玉东;;羊口疮病毒分子特征与免疫逃逸策略[J];病毒学报;2012年03期

9 王改丽;赵魁;兰云刚;贺文琦;陆慧君;解胜男;苏高莉;张冰冰;宋德光;高丰;;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趋化因子结合蛋白(CB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雯丽;陕西白绒山羊和奶山羊羊口疮病原调查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贾云晓;富平某奶山羊养殖场羊口疮分子病原学调查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立强;羊口疮病原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蜂胶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田婷婷;羊口疮疫苗研制及其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5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595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