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7:24
【摘要】: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发展降低了各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增加了人类寿命。随着抗生素在动物中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也日趋严重,特别是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危害畜禽甚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因其复杂的抗原性,多样的血清型、易变且多变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且易与病毒性疾病和其它细菌性疾病并发,给畜牧业养殖带来经济损失,防治E.coli感染己成为一个世界难题。本试验通过结合前期实验室的研究,选择粉防己碱进行研究。首先,研究其是否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大肠杆菌有耐药逆转作用;其次,研究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影响;同时,研究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外膜的通透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对耐药菌逆转机制的初步探究,为开发粉防己碱作为耐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的耐药逆转剂研制提供理论依据。1、粉防己碱对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作用参照CLSI2013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粉防己碱对实验室的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使用含1/2×MIC浓度喹诺酮类药营养肉汤、1/2×MIC浓度粉防己碱营养肉汤、1/2×MIC浓度喹诺酮类药联合1/2MIC×浓度粉防己碱营养肉汤、营养肉汤对大肠杆菌进行杀菌试验,绘制时间-杀菌曲线;结果:从试验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看,1/2×MIC浓度的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微弱,但和1/2×MIC浓度的环丙沙星、1/2×MIC浓度的恩诺沙星联合后可以降低喹诺酮类药物对耐药菌的MIC,提高耐药菌的敏感性。结论:粉防己碱具有增强喹诺酮类药物乳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对耐喹诺酮类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2、粉防己碱处理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杆菌用1/4×MIC浓度的粉防己碱培养耐药大肠杆菌,以获得对粉防己碱耐药性稳定的大肠杆菌菌株,最后用喹诺酮类药物测定粉防己碱处理后肠杆菌的MIC。将上面分组的细菌用1/4×MIC TET浓度的肉汤培养,获得性状稳定的大肠杆菌。同时,用空白肉汤培养组做阴性对照。结果:空白肉汤培养后喹诺酮类对大肠杆菌的MIC没有变化;粉防己碱对培养后的大肠杆菌12-2、16-1、46-1-2、77-1、19-2-1、3-1-3的MIC值均降低,分别降低32、20、32、16、32、20倍。恩诺沙星对培养后的大肠杆菌12-2、16-1、46-1-2、77-1、19-2-1、3-1-3的MIC值均降低,分别降低10、4、40、40、2、1.25倍。结论:粉防己碱联合喹诺酮类药使用时可以增加抗菌药的杀菌作用,降低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粉防己碱有逆转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3、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的基因的影响用临床耐药大肠杆菌用1/4×MIC浓度粉防己碱培养后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粉防己碱培养前后大肠杆菌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aac(6’)-Ib-cr、oqx AB、qnr A、qep A存在情况,及aac(6’)-Ib-cr、oqx AB m RNA的表达量。结果:在粉防己碱培养后大肠杆菌46-1-2耐耐喹诺酮类药基因aac(6’)-Ib-cr、oqx AB丢失,大肠杆菌77-1耐耐喹诺酮类药基因oqx AB丢失;在粉防己碱培养后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12-2的耐药基因aac(6’)-Ib-cr m RNA的表达量降低。结论:粉防己碱对耐喹诺酮类药大肠杆菌耐药逆转作用机制与降低耐喹诺酮类药基因aac(6’)-Ib-cr m RNA的表达量有关。4、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的影响以粉防己碱加入前后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粉防己碱的PBS液处理大肠杆菌,另一组加入PBS液做阴性对照;再加入头孢硝噻吩,用酶标仪检测测荧光随时间的变化。比较加入粉防己碱的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变化情况。结果:加入粉防己碱处理的大肠杆菌和阴性对照相比,在490nm处的吸光度荧光随时间的增加更多。结论:粉防己碱对耐药大肠杆菌外膜通透性有一定影响,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肠杆菌外膜的通透性,但对本试验中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的耐药性无影响。
【图文】:

曲线,粉防己碱,大肠杆菌,乳酸环丙沙星


化培养箱中培养。③并分别在 0、1、2、3、4h 时吸取培养物 1mL,加入灭菌生理盐水进行 1倍稀释(x=1,2,3,4......),经过多次稀释后吸取 100μL 均匀涂抹于计数琼脂平皿中。通过预实验确定不同时间点菌液的稀释倍数,使培养后计数平皿的细菌菌落个数于 40~200 之间。④统计不同时间点的菌落数,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细菌菌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营养肉汤、乳酸环丙沙星、粉防己碱、及乳酸环丙沙星联合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的时间-杀菌曲线,每次做 3 组平行试验。3.1.2.4 结果绘制的不同浓度药物及联合使用时对耐药大肠杆菌的影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 3-1-1 至 3-1-6。由本次试验的时间-杀菌曲线可见大肠杆菌在营养肉中正常生长;在 1/2×MIC 浓度的环丙沙星、1/2×MIC 浓度的粉防己碱对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 1/2×MIC 浓度的环丙沙星下,,加了 160 μg/mL 的防己碱肉汤中耐药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粉防己碱,大肠杆菌


图 3-1-2 粉防己碱联合环丙沙星对大肠杆菌 19-2-1 的时间-杀菌曲线Fig3-1-2 Time kill kinetics curves of E.coli(19-2-1) for CIP with and without tetrandrine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3.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立;范学政;张纯萍;商军;岳秀英;李欣南;曲志娜;吴荔琴;吴惠明;宁宜宝;;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兽药杂志;2015年08期

2 刘增援;吴永继;黄海澄;孙燕杰;赵雨川;黄凯;司红彬;;透骨草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用药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J];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08期

3 王增辉;;犬冠状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15年02期

4 刘云宁;李小凤;韩旭颖;姜爱雯;王淑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5年02期

5 沈莉萍;徐锋;王建;;上海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及其毒力因子分布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4年08期

6 季萍;张琼;张朝霞;;新疆地区2012年度细菌耐药监测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年05期

7 姚明晓;苑广盈;闻新棉;;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多重耐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01期

8 谭蓉;郑志昌;杨继红;孙为民;宋琪雯;;aac(6')-Ib-cr基因是微生物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又一耐药途径[J];药品评价;2013年16期

9 佟海山;徐峰;邓旭明;;基因突变和外膜结构改变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07期

10 游春芳;周利民;张肃川;殷明刚;伍欢;;大肠埃希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B的检测[J];四川医学;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晓波;吕晓菊;;质粒介导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立;盐酸千金藤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其机制[D];郑州大学;2013年

2 蒋琰;肠杆菌科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婧;犬源大肠杆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D];石河子大学;2017年

2 赵秋云;中药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及耐药消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3 田甜甜;环境多重耐药细菌中分子遗传特征及耐药传播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杨森;粉防己甲素逆转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外排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5 孙硕;耐FQs大肠杆菌敏感性恢复差异及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曾杨梅;AcrAB-TolC外排系统在大肠埃希菌对苯扎溴铵和土霉素交叉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韩彬;粉防己碱对成瘾大鼠脑细胞保护作用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年

8 陈聪;40株PMQR基因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流行特征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静;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物外排泵抑制剂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肖霞;粉防己碱逆转药物难治性癫痫耐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3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