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06:16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酵母培养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饲养过程中的应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对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效果的研究发现,YC的添加能够改善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内环境及肉品质等。本试验旨在探究在牦牛日粮中添加YC,对牦牛生产性能、肉品质、肌肉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瘤胃内环境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以便更深入的研究YC影响牦牛肉品质的机理,这对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有重要意义。选取年龄相近,体重为227±57 kg的金川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10头牦牛,分别在日粮中额外添加0%、0.4%和0.8%的YC,日粮精粗比为4∶6。采用人工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s,TMR)方法饲喂,正试期10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组选择6头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分别采集背最长肌、瘤胃液及瘤胃上皮组织样本。背最长肌用于肉品质、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瘤胃液用16s rRNA方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同时参照国标方法测定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组成;瘤胃上皮组织样本用于测定其乳头高度与宽度,同时采用HE染色测定瘤胃角质层厚度。结果表明:(1)0.4%和0.8%YC添加组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牦牛(P0.05),但三组牦牛之间的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与料重比(Feed/Gain,F/G)差异并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YC组净肉率分别提高了2.77%和8.13%,屠宰率分别提高了2.07%和6.45%,但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牦牛对日粮中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s,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0.8%YC添加组牦牛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及肉的黄度均显著提高(P0.05),蒸煮损失与生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YC添加组牦牛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及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0.8%YC添加组中的硬脂酸(18∶0)与花生酸(20∶0)含量分别为18.16%和0.1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在对照组牦牛肌肉中检测出了反式油酸(C18∶1n9t),0.8%YC添加组牦牛肌肉中棕榈油酸(16∶1)的含量为4.99%,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挥发性风味物质中,(e)-2-辛烯醛、癸醛及十五醛只在0.8%YC添加组牦牛肌肉中检出,十四醛与十八醛只在YC添加组牦牛肌肉中检出,(e)-2-壬烯醛只在对照组中检出,0.8%YC添加组牦牛肌肉中2-乙基呋喃含量为1.19%,也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YC添加组牦牛瘤胃微生物的ACE、ChaoⅠ及Shannon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0.8%YC添加组瘤胃中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均有提高,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YC添加组中理研菌科RC9肠道菌体属所占比例较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76%和10.37%。(4)0.8%YC添加组瘤胃中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YC添加组乙酸/丙酸比值为4.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含量(P0.05);对照组与0.8%YC添加组牦牛瘤胃前背盲囊乳头高度分别为8.42 mm和8.68 mm,均显著高于0.4%YC添加组(P0.05),0.8%YC添加组瘤胃前背盲囊角质层厚度为12.67μm,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5)与另两组相比,肌肉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基因在0.4%YC添加组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在0.8%添加组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6)与对照组相比,0.8%YC添加组牦牛经济效益提高,头均盈利提高了25.17%。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在TMR中额外添加0.8%的YC能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改善牦牛肉品质,这种改变可能与YC改善瘤胃微生物菌群,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关。
【图文】:

曲线图,物种,曲线图,结果分析


表 10Alpha 多样性结果分析Table 10Analysis of alpha diversity results Item对照组Control group0.4%添加组0.4% Addition group0.8%添加组0.8% Addition groupP 值P-valueS 1611.33±105.24b1889.50±135.28a1788.20±144.08b0.023 1982.05±95.77b2304.86±151.95a2198.22±110.29a0.022Ⅰ 2042.58±120.33b2383.33±166.65a2259.54±81.12a0.018rage 0.99±0.00 0.99±0.00 0.99±0.00 0.999son 0.99±0.02 0.99±0.01 0.99±0.00 0.989non 7.57±0.20b8.25±0.29a8.35±0.24a0.006

瘤胃微生物,牦牛,多样性,厚壁


图 2 牦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 Venn 图Fag.2 Venn map of rumen microbial diversity in yak分类分析牦牛瘤胃微生物分类结果见表 11 与图 3,,厚壁菌门及、疣微菌门、及黏胶球形菌门作,0.8%添加组瘤胃中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牦牛瘤胃微生物分类结果见表 11 与图 4,物中占比最高;0.4%和 0.8%添加组中理研 10.76%和 10.37%,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加琼;;超浓缩酵母培养物对团头鲂酮体代谢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5年10期

2 张艳春;;酵母培养物在鸡生产中的应用[J];养殖与饲料;2009年04期

3 刘学剑;;酵母培养物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进展[J];饲料博览;2006年03期

4 刘晓慧;杨润德;;酵母培养物在养猪上的应用[J];今日畜牧兽医;2006年05期

5 周淑芹,孙文志;酵母培养物[J];中国饲料;2003年05期

6 郭伶;;酵母培养物对肉用鹌鹑生长性能和免疫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3年03期

7 甄玉国;;酵母培养物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与畜牧;2008年05期

8 彭一凡;甄玉国;;酵母培养物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08年10期

9 张海军;齐广海;武书庚;;酵母培养物在家禽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06年11期

10 甄玉国;饲用微生态制剂——酵母培养物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升;刘光磊;叶耿坪;刘祯;;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6年

2 赵国宏;刁其玉;王芬;韩向敏;王世琴;张乃锋;;酵母培养物对育肥期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A];2018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3 ;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A];2011·饲料微生态制剂应用技术研讨会暨微生态制剂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汪洋;易力;;饲用微生态制剂—酵母培养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宏;任泽林;王茂荣;张虎;;酵母培养物在母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A];2016北京论坛·中国畜牧饲料科技未来20年论文集[C];2016年

6 王宏;任泽林;王茂荣;张虎;;酵母培养物在母猪上的研究与应用[A];第二届(2017)东北养猪论坛暨东北猪业博览会论文集[C];2017年

7 申雁滨;朴香淑;;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反应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左晓磊;;酵母培养物“赛克灵”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祥均;;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A];2012首届母猪饲料生产与应用技术高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耀东;杨联;吴建平;董瑞生;李军;张奎;白仲乾;王明江;;犊牛日粮中添加油脂和酵母培养物对断奶前生长发育的影响[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U

本文编号:2634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34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