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单增李斯特菌氨基肽酶Lmo1711以及鞭毛结构蛋白FlhB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16:34
【摘要】: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为革兰氏阳性菌胞内寄生菌,广泛存在于生鲜食品和环境中。单增李斯特菌可穿过肠屏障,通过血流传播并到达肝脏,脾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最终引起人败血症、脑炎、脑膜炎和胃肠炎及孕妇流产,死亡率可达30%,是最严重的人类食源性感染之一。单增李斯特菌在感染过程中,需要表达多种毒力蛋白来完成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将毒力因子分泌到胞外,需要不同的分泌系统参与,目前已知主要是Sec分泌系统和Tat分泌系统承担分泌功能,而鞭毛分泌系统是否也参与了特殊因子的分泌目前还未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阐明了:1.单增李斯特菌氨基肽酶Lmo1711的体外酶学功能及其在细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2.单增李斯特菌鞭毛结构元件FlhB的生物学功能。1.单增李斯特菌氨基肽酶Lmo1711的酶学特征与参与细菌感染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mo1711属于氨基肽酶M29家族,氨基肽酶II型,可以水解氨基酸N端残基对蛋白进行修饰。酶活分析显示,Lmo1711具有较强的氨基肽酶活性,针对不同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能力差异较大。在单肽对硝基苯胺底物中,Lmo1711与亮氨酸对硝基苯胺(Leu-pNA)、精氨酸对硝基苯胺(Arg-pNA)和赖氨酸对硝基苯胺(Lys-pNA)反应对应的K_(cat)/K_m分别为3.149×10~5min~(-1)M~(-1)、1.536×10~5min~(-1)M~(-1)和1.035×10~4min~(-1)M~(-1),由此可见Lmo1711对Leu-pNA的催化效率最高,即对亮氨酸残基的亲和程度最高;对多肽对硝基苯胺切割能力较弱。Lmo1711氨基肽酶活性具有金属离子依赖性,Co~(2+)、Cd~(2+)、Zn~(2+)等多种金属离子均能显著增强其活性,其中Co~(2+)的激活效应最显著。酶学分析表明,Lmo1711保守的关键氨基酸活性位点(Glu250、Glu316、His345、Tyr352、His378、Asp380)决定了Lmo1711的催化活性。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缺失lmo1711后细菌生长能力不受影响,但缺失株感染Caco-2细胞后其侵袭和增殖能力显著低于野生株。此外,缺失该基因后细菌在L929细胞中的迁移能力亦显著降低。本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单增李斯特菌Lmo1711属于M29氨基肽酶家族成员,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且对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细菌在细胞中的感染。2.单增李斯特菌鞭毛结构元件FlhB生物学功能研究本研究发现单增李斯特菌鞭毛结构蛋白FlhB(由lmo0679基因编码)参与了细菌的鞭毛合成与运动。缺失flhB后李斯特菌不形成鞭毛,运动能力完全丧失,并导致motA、flaA、fliN、fliI、fliK、flgC等多种鞭毛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和FliM、Fli Y和Fla A等鞭毛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基于细菌鞭毛与III型分泌系统的亲缘性,本研究以单增李斯特菌鞭毛结构元件FlhB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索了李斯特菌鞭毛结构与蛋白分泌功能之间的关联。我们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 TRAQ)方法分别对flhB和fliS的基因缺失株中分泌蛋白进行了差异蛋白质谱分析。iTRAQ结果显示,李斯特菌缺失flhB和fliS后大量的鞭毛与非鞭毛相关蛋白分泌量下降。具体来看,在37℃条件下,缺失flhB后有38种蛋白分泌量上调,39种蛋白分泌量下调;缺失fliS后有25种蛋白分泌量上调,25种蛋白分泌量下调。在30℃条件下,缺失flhB后有29种蛋白分泌量上调,62种蛋白分泌量下调;缺失fliS后有23种蛋白分泌量上调,57种蛋白分泌量下调。可以看出,在30℃条件下,flhB和fliS缺失后下调的蛋白数量明显多于在37℃。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功能分类显示,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发生以及糖转运与代谢等过程;GO(Gene ontology)分析鉴定发现,差异蛋白主要是细胞组分(27.74%),巨分子复合物(12.19%)和细胞器(12.01%)。经过查询Uniprot等蛋白信息网站与相关文献,我们从中选取了鞭毛钩调节蛋白FliK、鞭毛丝组件蛋白FlaA和细胞分裂调控蛋白DivIVA等李斯特菌中报道较少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验证。WB结果显示,在30℃条件下,flhB缺失后,DivIVA,FliK和FlaA分泌量显著下降;fliS缺失后Fli K和FlaA分泌量显著下降。其中DivIVA与细菌的分裂增殖相关。本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单增李斯特菌FlhB参与了细菌运动,鞭毛合成,鞭毛与非鞭毛蛋白分泌等过程,为进一步探索单增李斯特的非经典分泌机制与致病机制提供了初步试验基础。综上,本研究:(1)首次探索并证实了单增李斯特菌氨基肽酶Lmo1711属于金属离子依赖的M29氨基肽酶家族成员,并参与了细菌在细胞中的感染和迁移,与细菌毒力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深入完善和挖掘李斯特菌新的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首次探索了单增李斯特菌鞭毛结构元件FlhB的生物学功能和介导的分泌作用,为后续进一步研究革兰氏阳性菌鞭毛T3SS及新的分泌型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关键基础。
【图文】:

美国,吞噬体,内化,宿主细胞


2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机制单增李斯特菌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能够感染人和动物消化道黏膜细胞并定植,进而侵染宿主细胞。首先是黏附与侵袭细胞的过程;单增李斯特菌游动到达细胞表面后,表达黏附和侵袭相关因子[8],主要是内化素 A(InlA)[9]和内化素 B(InlB)分别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蛋 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肝细胞生长因子(Met)结合[10],进而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其次是逃离吞噬体的过程,菌体进入细胞之后被脂质膜包裹形成吞噬体,细菌此时表达溶血素 LLO[11]和磷脂酶 PlcA、PlcB,随后在 LLO、PlcA 和 PlcB 等共同作用下吞噬体被溶解[12, 13],,图 1.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 3 月,美国发生了 8 例李斯特菌病,其中 2 人死亡Figure 1. From August 2016 to March 2017, 8 cases of listeriosis occurred in the UnitedStates, including 2 deaths

生命周期,氨基肽酶,多肽和蛋白质,毒力因子


氨基肽酶概述氨基肽酶作为一种水解酶,可能参与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修饰,进而与感染过程存在某种关联。氨基肽酶是针对寡肽、多肽和蛋白质水解 N 末端残基的酶[16],不仅能够完全降解蛋白质和多肽,使得组分氨基酸被重新利且用于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使得蛋白质在到达正确的空间位置或处于必需的发育环境前无法被激活[17]。绝大部分氨基肽酶都具有金属离子依赖性,其基列存在 H-E-X-X-H(His-Glu-X-X-His)活性位点序列对于催化和配位金属是必需的。金属蛋白酶活性由一个或两个二价离子(通常是锌)介导,这些激活水分子以进行底物肽键的亲核攻击,进而起到降解、加工、抑制等作用[属蛋白酶对机体也具有多样性的功能,例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参图 2. 单增李斯特菌胞内生命周期[1]Figure 2 Intracellular life cycle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1]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艳艳;何雷;郁川;余祖华;程相朝;张春杰;李银聚;;豫西地区市售鸭翅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检测[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11期

2 ;谨防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J];食品与生活;2017年10期

3 乌日娜;刘翔;郭邦成;闫立群;张玉平;;银川市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8期

4 范芸;胡云建;艾效曼;宁尚勇;程玮;李江涛;常乃柏;;一起血液病区单增李斯特菌病的爆发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04期

5 杨松;曲祖乙;刘永华;;单增李斯特菌定量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3期

6 李燕杰;朱小花;夏雨;袁根良;杨公明;;不同培养条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11期

7 王丽芳;陈飞;;进口冷冻鸡翼尖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禽业导刊;2009年04期

8 丁建英;韩剑众;;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2期

9 居建华;叶虹;顾伟忠;张巧英;;应用不同培养基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结果比较[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熊国华;于莉;曹际娟;曹远银;王静;;单增李斯特菌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秋霞;;单增李斯特菌在熟肉生产环节的污染分布和传播[A];2017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张耀祺;石磊;;分离自生肉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轶;周小明;邢达;;基于磁珠分离和超分支滚环扩增的单增李斯特菌电化学发光检测[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文艳;张永红;林洪羽;李秀锦;仲飞;;重组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O在大肠杆菌中分泌表达及活性分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5 丁建英;韩剑众;;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晓利;廖成水;朱世强;田文静;张梦珂;李静;程相朝;;单增李斯特菌胞外核酸酶的酶学特性分析[A];中国兽医病理学2017年学术研讨会暨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7年

7 柳博文;王建锋;邓旭明;;桑色素中和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并抑制吞噬泡内细菌逃逸[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陈慧燕;;单增李斯特菌室间比对活动实验室结果评价[A];2009年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会刊[C];2009年

9 陈健舜;方维焕;;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致病力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程超男;张笑言;彭媛;白家磊;刘原媛;宁保安;高志贤;;基于3-巯基丙酸修饰金电极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单增李斯特菌[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凤贤;FDA发布修订控制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措施指南[N];中国国门时报;2017年

2 总局;单增李斯特菌危害不容小觑[N];中国医药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王嘉;人体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可造成严重后果[N];中国质量报;2017年

4 ;专家解读单增李斯特菌[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7年

5 ;重视单增李斯特菌风险防范[N];中国医药报;2014年

6 张启华邋姜文辉;烟台首次从进口水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7 浙江检验检疫局杭州机场办事处 金钤 许琰丹 林瀑;推进空港指定口岸建设的相关思索[N];中国国门时报;2017年

8 潘兰;进口食品畅销 更需监管保驾护航[N];中华合作时报;2016年

9 记者  胡其峰;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质量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姜浩峰 邱伟科;检验检疫部门如何严把“准入关”?[N];中国国门时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揭示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2 江玲丽;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分析及其重组菌构建与免疫原性[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辉;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免疫原性及胶体金试纸研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吴诗;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数值鉴定系统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亢春雨;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分布、遗传多态性及其毒理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陈谋通;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群体感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方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谱系Ⅲ强毒株与弱毒菌株比较基因组及致病力差异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林文凭;Bacillus subtilis ZJU15产生的抗菌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丽;三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隋建新;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航;单增李斯特菌氨基肽酶Lmo1711以及鞭毛结构蛋白FlhB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2 贺婷;三种天然抑菌剂对低温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研究[D];成都学院;2018年

3 朱雅慧;应用RT-qPCR技术研究模拟体系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表达[D];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

4 闫军;北京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致病力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

5 徐冬;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不同阶段小鼠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6 韩笑;基于免疫磁珠—PCR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建立及p60单链抗体的制备[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7 代长宝;肉牛屠宰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流行特点调查及溯源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8 张美玲;等温核酸扩增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9 刘昀阁;基于细胞内pH值和乳酸根离子浓度变化对单增李斯特菌诱导耐酸反应机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10 杜冬冬;单增李斯特菌Lmo0331蛋白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7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87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0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