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鸡源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18:33
【摘要】:对于禽类,一些大肠杆菌能够通过定植在肠道导致肠内感染,同时也能转移到肠外导致肠外感染,主要感染3~7周龄的雏鸡,临床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眼炎等症状,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达氟沙星(氟喹诺酮类)和安普霉素(氨基糖苷类)是两种兽医专用广谱抗生素,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猪等动物的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目前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不规范使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然而国内外尚未建立这两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的耐药判定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判定标准,为规范这两种药物在我国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COWT)的测定本研究从全国各大规模化养鸡场采集并分离鉴定了 1412株鸡源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氟沙星在0.125~64 μg/mL浓度范围内的MIC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为0.5μg/mL和8 μg/mL,其中MIC为8μg/mL时细菌有215株,占15.7%,分布最多。达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MIC50为4μg/mL,MIC90为64μg/mL。而安普霉素在2~256 μg/mL浓度范围中呈单峰分布,峰值为MIC=8μg/mL,此处细菌有828株,占60.7%。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的MIC50为8μg/mL,MIC90为16μg/mL。将两种药物的MIC值转换为Log2MIC,进而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NORMINV和NORMDIST方法建立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COWT分别为4 μg/mL和16 μg/mL。(2)大肠杆菌对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的耐药特点分析选择不同MIC值的大肠杆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耐药基因与MIC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中达氟沙星耐药基因oqxAB、aac(Ib-cr)、qnrAqnrB、qnrS和qepA基因的阳性率在一定程度上随着MIC值的升高而增大,qnrC和qnrD阳性率为0。同样,安普霉素耐药基因aac(3)-Ⅳ和npmA的阳性率也具有MIC值依赖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一步筛选到24株达氟沙星高度耐药菌和16株安普霉素高度耐药菌,并使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这两类菌株对17种抗革兰氏阴性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两类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最低10耐,最高达15~16耐。同时还发现所有的达氟沙星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萘啶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四环素和甲氧苄啶均表现出100%耐药,而对阿米卡星和磷霉素相对较敏感。所有的安普霉素耐药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和氟苯尼考均表现出100%耐药。所有安普霉素耐药菌株都对庆大霉素耐药,而对阿米卡星和大观霉素相对较敏感。(3)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药效学临界值(COPD)的建立构建大肠杆菌感染鸡动物模型,单次口服给予达氟沙星5 mg/kg后,分别收集不同时间点健康组和感染组鸡的血样和4种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肠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药物浓度。4种肠段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符合二室模型。健康组鸡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的吸收速率(Ka)、清除率(CL)和分布体积(V)依次下降。而在感染组鸡的肠道中,空肠中Ka和V值最高。与健康组相比,感染组鸡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达氟沙星的CL依次降低,且均低于健康组鸡的相应肠段,十二指肠和回肠的Ka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中的V增大。健康组和感染组鸡回肠中的F均较高。大肠杆菌078在MH肉汤、回肠液和血浆中的生长曲线的趋势一致。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达氟沙星在肉汤、血浆和4种肠液中对大肠杆菌07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达氟沙星在MH肉汤和血浆中的MIC均为0.016μg/mL,而在4种肠液中MIC值均比血浆中和MH肉汤中的大,其中空肠液中的MIC值最大(6.4 μg/mL),而在回肠液中的MIC值最小(0.64 μg/mL)。采用平板倾倒计数法,绘制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078的体外和半体内(回肠和十二指肠)杀菌曲线。达氟沙星的体外和半体内杀菌作用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因此可选择PK/PD参数AUC/MIC来制定COPD。综合血浆和4种肠段中达氟沙星的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特点,最终采用感染组回肠中的数据建立COPD。使用Winnonlin软件分析血浆和回肠的PK数据,得到达氟沙星在感染组鸡血浆中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分别为 1 h,0.38 μg/mL 和 2.06 h·μg/mL;在回肠中的 Tmax、Cmax和 AUC 分别为 2.7 h,18.95μg/mL和261.78 h·μg/mL。进而用Winnonlin软件中Sigmoid Emax模型对回肠的PK/PD数据进行模拟,选择E=-3时AUC/MIC的值为药效学目标。计算得到达氟沙星在回肠中的药效学目标为421.45。最后使用Crystal ball软件对达氟沙星在回肠中的PK/PD数据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不同MIC值下AUC/MIC达到药效学目标的概率,选择达标率大于90%的最大MIC为COPD。即回肠液中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PD为0.54 μg/mL。(4)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临床临界值(COCL)的制定本研究中,达氟沙星对鸡的临床治疗试验包括感染组、感染治疗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鸡。攻毒菌株是通过PCR和雏鸡攻毒实验筛选出的5个不同MIC值的大肠杆菌致病株。每一个感染组对应三个感染治疗组,治疗方案分别为5 mg/kg,2次/天,连续3天;10mg/kg,2次/天,连续3天;20mg/kg,1次/天,连续3天。治疗结果表明,3种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因此,选择5 mg/kg的治疗结果来制定COCL。首先采用EUCAST推荐的WindoW法,得到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CL范围为0.5~16 μg/mL。然后用CART分类树回归分析法分析得到,当POC等于90%时,COCL2.25μg/mL。因此,推荐4μg/mL为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COCL。综上,本研究中达氟沙星的COWT=COcL=4μg/mL,COPD为0.54μg/mL。因此,达氟沙星的耐药判定标准为4 μg/mL。而安普霉素的COWT为16 μg/mL,其药效学和临床临界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图文】:

分布图,达氟沙星,分布直方图,大肠杆菌


星对1369株鸡消化道大肠杆菌的MIC结果见表3-2,其抑菌浓度范围为0.125?64邋pg/mL,逡逑在此范围内,达氟沙星的MIC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为0.5邋(ig/mL和8邋jig/mL,其中MIC为逡逑8邋pg/mL时细菌有215株,占15.7%,分布最多,其柱状分布图如图3-3所示。达氟沙星对鸡逡逑消化道大肠杆菌的MIC50为4吨/mL

分布图,安普霉素,分布直方图,大肠杆菌


次结果基本无差异,结果可信。安普霉素对1364株鸡消化道大肠杆菌的MIC结果见表3-3,逡逑其抑菌浓度范围为2邋 ̄邋256邋pg/mL,安普霉素在此范围中呈单峰分布,峰值为MIC邋=邋8邋gg/mL,,逡逑此处细菌有828株,占60.7%,分布最多,其柱状分布图见图3-4。安普霉素对鸡消化道大肠逡逑杆菌的邋MIC50邋为邋8pg/mL,MIC90Sl6邋吗/mL。逡逑表3-3邋1364株大肠杆菌对安普霉素的MIC分布逡逑Tab.3-3邋MIC邋distribution邋of邋apramycin邋against邋1364邋E.邋coli逡逑安普霉素逡逑0.5逦1逦2逦4逦8逦16逦32逦64逦128逦256逦>256逡逑MIC邋(ng/mL)逡逑菌株数逦0逦0逦3逦55逦828逦200逦10逦5逦1逦7逦255逡逑百分比(%)逦0逦0逦0.22逦4.03逦60.7逦14.66逦0.73逦0.37逦0.07逦0.51逦18.7逡逑1000-.逡逑800-逦咬逡逑^逦600-逦§逡逑_逦400_逦^逡逑200■逦|逦ra逡逑J,逦一^3邋W ,逡逑^逦\逦^逦^邋^逡逑MIC0ig/mL)逡逑图3-4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MIC分布直方图逡逑Fig.3-4邋MIC邋distribution邋histogram邋of邋apramycin邋against邋E.邋coli逡逑27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会杰;张琪;周明旭;朱国强;;不同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家禽;2015年10期

2 莫文艳;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黄文庆;陈冰;陈晓瑛;王绥涛;;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预混剂中硫酸安普霉素[J];药物分析杂志;2015年01期

3 王亚芳;崔小七;贾召锋;秦俊杰;王秀敏;;鸡大肠杆菌病的模型建立与中兽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9期

4 杨启文;朱任媛;王辉;;药敏试验折点的设定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年04期

5 吴宁鹏;班付国;周红霞;郭芙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安普霉素有关物质[J];中国兽药杂志;2009年11期

6 童明庆;;抗菌药的PK/PD理论及其在新抗菌药的药效研究中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涛;动物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折点及分子耐药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东廷;喹赛多对猪大肠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潘华芳;猪沙门菌对恩诺沙星耐药判定标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3 唐志君;肠道致病大肠杆菌致肠道外感染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6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696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