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本文关键词: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课题旨在优化制备伊维菌素(IVM)聚乳酸(PLA)缓释微球,用该微球制备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并对该注射液进行质量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为该注射液的后期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伊维菌素缓释微球中伊维菌素含量测定方法;使用响应面法对微球制备过程进行优化,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缓释注射液助悬体系进行优化,最后对制备的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进行体外缓释研究;参照《中国兽药典》相关方法对制备的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进行质量研究,并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制备的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进行初步毒性研究,最后制定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质量标准。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建立了伊维菌素缓释微球中伊维菌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优化后的伊维菌缓释微球制备条件为:搅拌速度为651 r/min,投料比(质量比,下同)IVM∶PLA=7∶16,聚乙烯醇(PVA)浓度(质量浓度,下同)为1.47%,此条件下微球载药率为29.4%;确立最佳助悬体系为:微球粒径范围d≤80μm微球、吐温20与羧甲基纤维素(SCMC)钠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2.5%、1.5%、1%,在此条件下注射液沉降体积比为91.5%;制备的伊维菌缓释微球注射在体外20 d缓释测定相比原料药缓释效果明显;起草制定了注射液注的质量标准;经测定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对小鼠的LD50为14.61 mL/kg·BW,其95%可信限的为11.58 mL/kg·BW~18.75 m L/kg·BW,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注射液对大鼠的体内蓄积毒性较小。
【关键词】:伊维菌素 缓释微球注射液 响应面优化 质量标准 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9.79
【目录】:
- 摘要4-5
- Summary5-6
- 缩略词表6-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4
- 1 伊维菌素国内外的研究进展11-16
- 1.1 伊维菌素概述11
- 1.2 伊维菌素理化及结构性质11-12
- 1.3 伊维菌素药效学12-14
- 1.4 伊维菌素药动学14-15
- 1.5 伊维菌素毒理学15
- 1.6 伊维菌素检测15
- 1.7 伊维菌素制剂研究进展15-16
- 2 聚乳酸微球研究进展16-21
- 2.1 聚乳酸微球概述16-17
- 2.2 聚乳酸缓释微球制备方法17-20
- 2.3 聚乳酸微球的释药机理研究20-21
- 3 兽用缓释注射制剂研究进展21-23
- 3.1 兽用缓释注射制剂概述21
- 3.2 缓释注射制剂剂型21-23
- 4 本文研究内容23-24
- 第二章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24-31
- 1 实验材料24-25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24
- 1.2 实验仪器24-25
- 2 实验方法25-26
- 2.1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制备25
- 2.2 空白微球制备25
- 2.3 色谱条件25
- 2.4 样品溶液配制25-26
- 2.5 方法学验证26
- 3 实验结果26-30
- 3.1 色谱条件验证结果26-28
- 3.2 标准曲线28
- 3.3 检测限和定量限28-29
- 3.4 精密度试验结果29
- 3.5 稳定性试验结果29
- 3.6 回收率试验结果29-30
- 4 小结30-31
- 第三章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实验室制备工艺研究31-41
- 1 实验材料31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31
- 1.2 实验仪器31
- 2 试验方法31-35
- 2.1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制备31-32
- 2.2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评价指标及测定32-33
- 2.3 沉降体积比测定33
- 2.4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体外缓释测定33
- 2.5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实验室制备工艺优化33-35
- 3 实验结果35-39
- 3.1 微球制备优化结果35-38
- 3.2 助悬体系优化结果38
- 3.3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优化制备后体外模拟缓释测定结果38-39
- 4 讨论39-40
- 5 小结40-41
- 第四章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的质量研究41-54
- 1 实验材料41-42
-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41
- 1.2 实验仪器41-42
- 2 实验方法42-44
- 2.1 质量研究42-43
- 2.2 影响因素实验43-44
- 2.3 稳定性试验44
- 3 结果与讨论44-53
- 3.1 检查44-46
- 3.2 鉴别46
- 3.3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建立46-48
- 3.4 影响因素试验48-52
- 3.5 稳定性试验52-53
- 4 小结53-54
- 第五章 伊维菌素缓释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研究54-61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54
- 1.1 药品与试剂54
- 1.2 实验动物54
- 1.3 仪器及试剂54
- 2 方法54-56
- 2.1 急性毒性试验54-55
- 2.2 亚慢性毒性试验55-56
- 3 实验结果56-60
- 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56-57
- 3.2 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57-60
- 4 小结60-61
- 第六章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7
- 附录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67-69
- 致谢69-70
- 作者简介70-71
- 导师简介71-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新华;廖列文;张志祥;徐汉虹;崔英德;;农药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农药;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辰允;刘燕;梅兴国;;紫杉醇长效注射缓释微球的体内外评价[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思;董念国;史嘉玮;郭超;仇玉明;;转化生长因子-β1缓释微球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瓣膜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3 吴祥根;范昭泽;姜玲黎;李高;;纳美芬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董晓庆;常津;徐俊;王鹏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伟伟;冯浩;陈希恩;徐聪慧;李占杰;宗兆锋;;生防放线菌孢子缓释微球的研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春梅;蒋朝军;滕乐生;姜丹;陈亚光;;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缓释微球的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汪鹏飞;李志宏;武继民;;bFGF-PLGA缓释微球的成球工艺参数对其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项舟;张开伟;;bFGF缓释微球复合雪旺细胞及小肠粘膜下层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黄婷;李奎锋;张严之;黄锐;康云清;尹光福;;吲哚美辛对5-氟尿嘧啶聚乳酸缓释微球性质的影响[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赵丽辉;王会堂;刘建;李景梅;李甜;;生物材料制备胰岛素缓释微球的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丽娜邋 金义光;生物技术药物缓释微球注射剂研究广受重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小斌;聚乳酸聚乙醇酸/RNAⅢ抑制肽缓释微球的制备和预防骨科内植物葡萄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2 李万里;异烟肼缓释微球治疗家兔膝关节滑膜结核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杜丽娜;抗前列腺新药LXT-101缓释微球注射剂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4 张晖;bFGF/PLGA缓释微球对兔膝关节软骨不同面积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力群;VEGF-PLA纳米缓释微球与SVFs对游离移植脂肪颗粒及脂肪组织工程胶原支架血管化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王鑫众;PLA/MSM缓释微球的制备及骨关节炎治疗[D];吉林大学;2013年
7 周新腾;注射用雌二醇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基于乳化溶剂挥发法的缓释微球制备及性能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吕云峰;EGF-bFGF-壳聚糖缓释微球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家玲;植物乳杆菌细胞壁肽聚糖缓释微球免疫效果评价[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武正前;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5 罗浩;长春新碱靶向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毛敏;利福平缓释微球的制备及释放特性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7 郭梅燕;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缓释微球的剂型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戴莉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缓释微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赵X;载复合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的调控[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王书典;5-氟尿嘧啶缓释微球药动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7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