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L3基因对中国草原红牛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遗传多态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23
【图文】:
1.2 RT-PCR 产物;M,DL2000 DNA Mar1.2RT-PCRproduct;M,DL2000DNAMarke 1. 1 中国草原红牛 ACSL3 基因编码区 PCRtrophoregram of ACSL3 coding region in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BLAST 对中国草原红牛 ACSL3 基因 C68.2)、绵羊(登录号:XM_00400496)、人(登录号:NM_001354158)、大鼠(登NM_057107.1)、鸡(登录号:XM_015源性比对发现,中国草原红牛 ACSL3 基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93%、91苷酸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中国草原亲缘关系最远(图 1.2),所构建的系分子水平差异。
1.2 RT-PCR 产物;M,DL2000 DNA Marker1.2RT-PCRproduct;M,DL2000DNAMarker图 1. 1 中国草原红牛 ACSL3 基因编码区 PCR 扩增电泳图Fig 1.1 PCR electrophoregram of ACSL3 coding region in Chinese Red Steppe Ca1.2.2 ACSL3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1.2.2.1 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 NCBI 中 BLAST 对中国草原红牛 ACSL3 基因 CDS 核苷酸序列与牛(登号:NM_001205468.2)、绵羊(登录号:XM_004004964.3)、猪(登录号:NM_001143698.1)、人(登录号:NM_001354158)、大鼠(登录号:NM_001136222.小鼠(登录号:NM_057107.1)、鸡(登录号:XM_015277033.2)ACSL3 基因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中国草原红牛 ACSL3 基因与牛、绵羊、猪、大鼠、小鼠、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93%、91%、88%、88%、78%;并Mega6.0 构建核苷酸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中国草原红牛与牛、绵羊的亲缘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图 1.2),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以直观的表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子水平差异。
ACSL3 基因共编码 720 个氨基酸,ACSL3 蛋白分子式 C3597H5703N955O1044S39,总原子数 11338,分子量为 80.28 kDa,理论等电点为 8.74,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共包含 18 种氨基酸,其中亮氨酸(L)所占的比例最高 9.7%(70 个氨基酸),色氨酸(W)所占的比例最低 1.1%(8 个氨基酸),同时包含 75 个负电荷氨基酸碱基(天冬氨酸 D+谷氨酸 E),包含 87 个正电荷氨基酸(精氨酸 R+赖氨酸 K),消光系数 88335,不稳定系数为 32.68,说明该蛋白为稳定蛋白,预计的半衰期为 30h,脂肪系数为 88.43,总平均亲水性为-0.195,蛋白表现出亲水性,进一步使用 Protscale 软件分析其蛋白亲疏水性发现,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图 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婷婷;黄艳红;方芳;刘冲霄;陈源文;董艳;;母代大鼠高脂饮食对子代早期肝内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5年02期
2 李科;陈怡;董艳;叶志强;;ACSL3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转移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年02期
3 董炳梅;王金良;张春玲;魏凤;吕素芳;祖立闯;汪洋;沈志强;;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及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1期
4 唐立群;肖层林;王伟平;;SNP分子标记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12期
5 赵鹏;徐霞红;周立分;刘欣;聂舟;姚守拙;;磷酸化蛋白质分析[J];化学传感器;2011年01期
6 潘英树;张永宏;高妍;秦莹;马倩;刘同欣;陈承祯;刘国文;王哲;赵志辉;张嘉保;;草原红牛血液蛋白多态性及与生产性能相关性[J];中国兽医学报;2009年12期
7 姜铮;王芳;何湘;刘大伟;陈宣男;赵红庆;黄留玉;袁静;;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9年02期
8 屈长青,张国华,陈粉粉,赵丽丽,杨公社;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5期
9 刘正远,袁缨;影响肉质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学因素[J];饲料工业;2005年11期
10 王竹晨,刘建中,李燕,杨冬梓,邝健全;人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艳涛;母猪乳脂合成关键基因筛选及长链脂肪酸对乳脂合成的调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2 詹小立;牛ATGL基因对牛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积累的调控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欢;PID1对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原利荣;内毒素对奶牛乳腺组织免疫活化状态及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控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5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74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