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应用不同分型方法对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09:36
【摘要】: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类全球性分布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不仅会给畜牧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依据对宿主偏好性、培养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将布鲁氏菌分为6个经典的种,分别为牛种、羊种、猪种、犬种、绵羊附睾种和沙林鼠种,其中牛种和羊种是最为常见的人布病的病原体。目前布鲁氏菌的分型方法主要有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其中基因分型方法在布鲁氏菌快速种型鉴定,病原的溯源分析以及菌株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快速、分辨率高的分型方法,对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建立菌株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我国布鲁氏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病原溯源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收集临床分离的23株布鲁氏菌,综合运用16S rDNA、 AMOS-PCR.改良后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以及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等技术,对布鲁氏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各方法的特点并探讨临床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关系。23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的16S rDNA序列经BLAST比对后,结果显示与布鲁氏菌的同源性最高,达到了99%以上。核酸序列相似性达到了99.85%,但不能区分种、型。采用AMOS-PCR对23株布鲁氏菌分离株进行种型鉴定,其中22株为羊种1、2或3型。1株为牛种1、2或4型。为了提高MLST方法的分析效率,本研究通过重新设计引物,加长扩增产物长度,使扩增产物的长度在750bp左右,建立了改良型MLST方法(EMLST).传统MLST方法(CMLST)九个基因的有效序列长度在422bp至589bp之间,而改良型MLST方法的有效序列长度在611bp至759bp之间,改良型MLST方法每个基因参与分型的有效序列长度增加了121bp-302bp,增加的比例在24.69%-71.56%之间。对23株布鲁氏菌进行了CMLST和EMLST的分析,CMLST方法定义了5个ST型,EMLST方法定义了10个ST型。九个基因中,glk、gyrB和Omp25基因增加了1个基因型。多态性位点的数量与该基因型别的多少成正比,通过加长每个基因的扩增序列,4个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得到了增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基因型的分裂分解分析还是进化分析,EMLST与CMLST相比,均具有更多的分支,说明EMLST方法比CMLST方法的分型分辨率更高。国外来自30个国家的160株布鲁氏菌,一共被定义了27个ST型。本研究23株分离株共有5个ST型,其中有2个ST型与国外菌株一致,另外3个ST型为本研究新发现ST型,命名为ST28、ST29、和ST30,其中ST28为本研究的优势ST型。本研究采用测序的方法对23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的16个多态性较高的MLVA位点进行分析,使用MLVA-8分型结果显示,22株为羊种,仅1株为牛种,其中羊种为115型,牛种为117型。使用MLVA-11和MLVA-16分型则没有发现与已知序列完全一致的基因型。对23株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16S rDNA、AMOS-PCR、CMLST、EMLST以及MLVA数据综合分析表明: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能够实现对布鲁氏菌属的准确鉴定,对临床快速诊断布鲁氏菌病有重要作用,但不宜进行布鲁氏菌的种型鉴定。AMOS-PCR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布病诊断方法,并能鉴定布鲁氏菌的种和部分生物型。EMLST方法分型分辨率高于传统MLST方法,可用于流行病学和菌群多态性研究,且适用于亲缘性较远的布鲁氏菌菌株。MLVA是本研究所有方法中分辨率最高的,适用于对亲缘性较近的布鲁氏菌进行基因分型以及流行病学溯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园园;杨洪;普雄明;;新疆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年09期

2 张新妹;马越;李景云;张力;胡昌勤;金少鸿;;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率比较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年02期

3 曹晓慧;刘志广;赵秀芹;吕冰;张媛媛;万康林;;220株结核分枝杆菌北京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年05期

4 曹元书;刘兴容;;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的实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年12期

5 李卓成;张彦鹏;吴伟清;李延武;丁芳林;;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外排泵分布水平与碳氢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研究[J];重庆医学;2016年22期

6 马越;徐迎春;谢秀丽;李景云;张新妹;胡昌勤;金少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相关性聚类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年02期

7 杨江华;曹元书;刘兴容;;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实验研究[J];海南医学;2010年24期

8 马晟利;孙辉;李宪国;姜月红;佟忠山;吴晓岩;;血链球菌对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年04期

9 张在亭;刘恩梅;刘岚;谢晓虹;陈沅;黄英;王刚;沈叙庄;杨永弘;;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耐药机制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年02期

10 孙明姣;王丽娟;刘颖超;李向梅;孙静;王传清;邓秋莲;郑跃杰;刘岚;李昌崇;尚云晓;赵长安;杨永弘;沈叙庄;;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国玲;李乔;刘维达;;红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刘毓刚;吴丽娟;曾平;吴艾霖;杨川江;;四川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分析[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3 闫丽萍;肖和平;乐军;张滢蓉;;左氧氟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耐氧氟沙星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委员会、中国防痨协会基础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闫丽萍;肖和平;乐军;张滢蓉;;左氧氟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耐氧氟沙星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8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兴容;曹元书;;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杨杰;姜海;田国忠;朴东日;赵鸿雁;崔步云;;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方法检测布鲁氏菌分型标准化操作程序的建立[A];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晓峰;孙自勤;刘长江;尚瑞莲;贾爱芹;;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与临床疾病关系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8 李克诚;钱定良;周邦瑶;;布鲁氏菌16S rD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赵娜;崔步云;张雯;姜海;;布鲁氏菌最小核心基因组分型[A];第五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10 陈经雕;赖沛炼;彭晓放;;广东地区羊种布鲁氏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A];2016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谭丁;布鲁氏菌自述[N];健康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袁志勇;别让动物把布鲁氏菌传给你[N];科技日报;2010年

3 晓艳;布鲁氏菌疫苗仅能对抗肝脾感染[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衣晓峰;黑龙江域内汉族人群HLA基因分型完成[N];健康报;2007年

5 卢维;丙肝检测添基因分型手段[N];健康报;2003年

6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 王洁;抽血即可明确肺癌基因分型[N];健康报;2011年

7 衣晓峰;黑龙江省汉族人群HLA基因分型明确[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季涛;可同时进行STR和ABO基因分型[N];人民公安报;2008年

9 顾蓓红;基因分型抗病毒有的放矢 PEG干扰变异者难逃“罗”网[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比基因组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2 吕冰;中国结核分枝杆菌标准化MLVA分型技术及MLST分型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3 张科;布鲁氏菌019株组学特征解析[D];石河子大学;2014年

4 德艳艳;布鲁氏菌毒力相关基因及必需基因的全基因组水平筛选[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5 孙永涛;汉坦病毒的基因分型、变异及其检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6年

6 石荔;西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基因分型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田明星;流产布鲁氏菌毒力基因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8 杨艳玲;羊布鲁氏菌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免疫候选抗原的筛选与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威;布鲁氏菌抗体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10 张辉;羊种布鲁氏菌感染胚胎滋养层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妤冰;应用不同分型方法对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珊;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糖蛋白H基因多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在亭;重庆儿童医院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血清型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4 张代涛;沙门菌属分离株MLST分析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MLVA实验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5 陈玉贞;山东省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多态性和耐药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张忠;宁夏地区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7 刘朋涛;一氧化氮/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在布鲁氏菌侵染过程中的响应特征[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赵永坤;牛布鲁氏菌544A感染巨噬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9 钱晶;犬布鲁氏菌菌壳疫苗株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10 陈诗涛;牛布鲁氏菌和牛分枝杆菌抗原的基因克隆、表达和抗原性鉴定[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9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769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