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PRRSV诱导应激颗粒形成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3:22
【摘要】:在热休克、饥饿、氧化应激、紫外线照射、缺氧或病毒感染等环境压力下,真核细胞的翻译被抑制,从而使mRNA(messenger RNA)和相关蛋白聚集形成一种无膜动态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应激颗粒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处于压力条件下细胞的mRNA,并保护其不被降解。应激颗粒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存在差异,且可能包含很多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因此,应激颗粒能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进而影响很多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例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病毒感染等。G3BP1(RAS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SH3domain-binding protein 1)是应激颗粒的成核蛋白之一,也被证实是一种新型抗病毒因子,能够拮抗多种病毒的增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目前影响全球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开展了其调控应激颗粒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PRRSV通过激活PERK(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诱导经典应激颗粒的形成,且利用自身编码的N蛋白上调G3BP1的磷酸化水平,进而逃避G3BP1的抗病毒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RRSV感染诱导经典应激颗粒的形成为了检测PRRSV感染是否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首先以应激颗粒的关键成核蛋白TIA1(T cell-restricted intracellular antigen 1)和G3BP1作为标志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点TIA1和G3BP1的聚集情况。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细胞中,TIA1和G3BP1均聚集成点状颗粒分散于细胞质中,且TIA1与G3BP1在PRRSV感染细胞中存在共定位,提示PRRSV感染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为了检测该颗粒是否是经典的应激颗粒,进一步检测了经典应激颗粒的标志蛋白翻译起始因子3η(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3,eIF3η)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发现,在感染后期,eIF3η与G3BP1之间存在共定位,说明PRRSV诱导经典应激颗粒的形成;然而紫外灭活的PRRSV不能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表明PRRSV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依赖于其正常复制。2.PRRSV通过PERK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为了进一步分析PRRSV诱导应激颗粒可能的信号通路,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PRRSV感染上调eIF2α的磷酸化水平,推测PRRSV诱导应激颗粒形成依赖于eIF2α的磷酸化。eIF2α上游存在四种激酶,分别为PKR(protein kinase RNA-dependent kinase)、HRI(heme-regulated initiation factor 2αkinase)、GCN2(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 2)及PERK。为了确定在PRRSV感染细胞中诱导eIF2α磷酸化的激酶,首先利用PKR特异性抑制剂C16及2-AP(2-aminopurine)处理细胞,发现C16及2-AP均不能抑制PRRSV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而用PERK抑制剂PERK-I(516535 PERK Inhibitor I,GSK2606414)处理细胞能显著降低PRRSV诱导应激颗粒的数量;另外,考虑到没有针对GCN2及HRI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转染GCN2和HRI相应的siRNAs,发现干扰GCN2和HRI均不影响PRRSV诱导应激颗粒的聚集。以上结果说明PRRSV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不依赖于PKR、GCN2及HRI,而是通过PERK途径。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只有PERK-I能抑制PRRSV上调的eIF2α磷酸化水平,而抑制PKR、干扰GCN2或HRI均对PRRSV诱导的eIF2α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影响,进一步证实PRRSV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依赖于PERK。3.应激颗粒及其组成成分G3BP1轻微抑制PRRSV增殖以前的研究证实同时干扰TIA1、G3BP1及TIAR(TIA1-related protein)的表达能显著抑制亚砷酸钠诱导应激颗粒产生。为了探讨应激颗粒形成对PRRSV增殖的影响,通过特异性siRNA同时干扰细胞的TIA1、TIAR及G3BP1,发现抑制应激颗粒形成只能轻微促进PRRSV增殖,但显著上调PRRSV诱导炎症因子的产生。应激颗粒的组成成分G3BP1被认为是一个新型抗病毒因子,但超表达或稳定表达G3BP1均只能轻微抑制PRRSV增殖。以上结果表明,应激颗粒及其组成成分G3BP1仅能轻微抑制PRRSV增殖,提示PRRSV可能拮抗应激颗粒及G3BP1的抗病毒作用。4.PRRSV N蛋白上调G3BP1的磷酸化水平,从而逃避其抗病毒作用本实验室前期通过PRRSV感染细胞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发现,PRRSV能上调G3BP1的磷酸化水平,本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组学结果。为了检测G3BP1磷酸化修饰对PRRSV感染的影响,将其149及231位丝氨酸(S)残基突变为丙氨酸(A)或谷氨酸(E),分别模拟其去磷酸化(S149A/S231A)及磷酸化(S149E/S231E)状态。结果发现,S149A/S231A突变体抑制PRRSV增殖的能力较G3BP1野生型增强,而S149E/S231E突变体对PRRSV增殖无显著影响,提示PRRSV可能通过上调G3BP1的磷酸化水平,逃避G3BP1的抗病毒作用,但PRRSV通过哪种编码蛋白逃避G3BP1的抗病毒作用尚不清楚。从以前关于PRRSV N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组学的数据库中发现,N蛋白与G3BP1之间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本研究进一步通过Co-IP实验证实,在PRRSV感染或者N蛋白超表达条件下,G3BP1与N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且发现PRRSV N蛋白显著上调G3BP1的磷酸化水平。以上结果表明,PRRSV可能通过N蛋白上调G3BP1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拮抗G3BP1的抗病毒作用。总之,本研究对PRRSV感染细胞后的应激颗粒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PRRSV感染细胞后应激颗粒标志蛋白TIA1、G3BP1、eIF3η在细胞质中聚集成点状颗粒,且存在共定位,表明PRRSV诱导经典应激颗粒的形成;随后发现PRRSV通过PERK上调eIF2α的磷酸化水平,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然而应激颗粒及其组成成分G3BP1仅能轻微抑制PRRSV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PRRSV能通过N蛋白上调G3BP1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拮抗G3BP1的抗病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2.651
【图文】:

应激,颗粒,复合物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initiation factor 2α kinase)(Anderson et al. 2008; Donnelly et al. 2013; McEwen et al.2005);热休克,病毒感染,紫外照射激活 PKR(protein kinase RNA-dependent kinase)(Anderson et al. 2008; Donnelly et al. 2013; White et al. 2012);位于内质网的未折叠蛋白激活 PERK(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氨基酸缺乏激活 GCN2(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 2)(Anderson et al. 2008; Donnelly et al. 2013)。这四种激酶磷酸化 eIF2α 的 51 位丝氨酸,导致翻译起始所必须的 eIF2/tRNAiMet/GTP三元复合物减少,不能形成有功能的 48S 复合物,而是产生大量无功能的非经典 48S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招募 60S 核糖体亚基,因此不能参与翻译,而是被招募进入应激颗粒,参与应激颗粒的组装(Kedersha et al. 2002c; Kedersha et al. 2013; Thomaset al. 2011)。另外,当 eIF4A 和 eIF4G 的功能被拮抗时,也能抑制翻译,从而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如 pateamine A 等药物能通过破坏 eIF4A 进而诱导应激颗粒的形成(Low et al. 2005; Mazroui et al. 2006; Thomas et al. 2011)。

应激,病毒诱导,信号通路


图 1-2 病毒诱导应激颗粒的信号通路 (McCormick et al. 2017)Fig. 1-2 The signaling pathway involved in induction of stress granules by virus大多数病毒均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翻译机制来合成病毒蛋白,因此,真核细胞进化出了各种机制来关闭翻译,以抵抗病毒感染。当宿主细胞被病毒感染时,eIF2α发生磷酸化,导致翻译起始被抑制,进而诱导应激颗粒形成。该途径可以迅速破坏病毒蛋白的合成,从而在宿主抗病毒蛋白的转录上调之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病毒增殖,因此,应激颗粒的形成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大多数病毒能通过抑制 eIF2α 的磷酸化而拮抗应激颗粒的形成,最终逃避应激颗粒的抗病毒作用(Cheng et al. 2005; Garcia et al. 2007),例如单纯性疱疹病毒 1(Herpes Simplexvirus,HSV-1)的内切核糖核酸酶 VHS(virion host shutoff)抑制应激颗粒形成(Burgesset al. 2018)。此外,一些病毒利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起始翻译,该机制不依赖于 eIF2α 的磷酸化途径,所以当宿主翻译关闭时,病毒仍能通过eIF2α非依赖的方式合成蛋白,最终逃避应激颗粒的抗病毒作用(Jan et

示意图,基因组,示意图,衣壳蛋白


(Fang et al. 2012b; Li et al. 2014)。病毒基因组的 3’末端包含 8 个相对较小的基因,除了北美型 PRRSV 的 ORF4/ORF5,这些基因的 5’端和 3’端序列与邻近基因均有重叠(图 1-3),并编码四种膜相关糖蛋白(GP2a、GP3、GP4 和 GP5)、三种未糖基化的膜蛋白(E、ORF5a 和 M)和一种核衣壳蛋白(N)(Snijder et al. 20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洪盈;水雾化法制取铁粉[J];鞍钢技术;1989年02期

2 ;蛛膜颗粒形成的磁共振[J];广东解剖学通报;1990年01期

3 钟德钰,王光谦,王士强;非均匀颗粒形成浆体屈服应力的计算模型[J];泥沙研究;1998年03期

4 齐淑玲;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颗粒形成异常[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78年01期

5 赵劲松;悬浮法聚氯乙烯颗粒形成的研究[J];高分子通讯;1981年04期

6 杨义涛;;注Ar尖晶石中空位型缺陷增强的Ag纳米颗粒形成核研究(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10年00期

7 冯帆;王莉莉;;基于ERα-EGFP核颗粒形成的荧光成像分析快速识别环境中雌激素样物质[J];军事医学;2015年01期

8 Lindquist ME;;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宿主细胞RNA应激颗粒形成而促进病毒复制[J];微生物与感染;2010年04期

9 迟凌云;;水边的房子(五首)[J];诗林;2005年01期

10 ;无团聚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备技术项目(专利申请号:200410014475.2)[J];中国粉体工业;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翔;;粉末中硬颗粒对陶瓷UO_2芯块质量的影响[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2 程鹏丽;胡瑞琴;陈良标;;低温胁迫对斑马鱼成纤维细胞(ZF4)的应激颗粒形成的影响[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任振兴;左旋樟脑通过miR-140-HnrnpA1轴促进急性脑缺血应激颗粒形成的机制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周艳荣;PRRSV诱导应激颗粒形成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史艳萍;生物素化普鲁兰多糖衍生物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杨晓雪;酿酒酵母中应激颗粒形成的相关基因及作用规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孙英杰;新城疫病毒诱导宿主细胞应激颗粒形成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蔡开妹;PRV诱导IL-10及抑制应激颗粒形成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尹秀娟;低温胁迫下极地鱼抗冻基因ld4对细胞应激颗粒形成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2 杨文栋;Tudor-SN蛋白磷酸化对其参与应激颗粒形成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王晓旭;新城疫病毒诱导宿主细胞应激颗粒形成机制的初步探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频;鸡TIA-1和G3BP1在应激颗粒形成和抗病毒反应过程中的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5 张健;EGR对生物柴油燃烧及碳烟颗粒形成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俞军;玻璃材料中铜纳米颗粒形成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7 李星;聚合氯化铝投加时期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89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789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a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