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辽宁省猪链球菌流行株主要血清型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性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20:54
【摘要】:目的为明确辽宁省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流行菌株的主要血清型及其毒力因子分布特征、致病性强弱,探究与分析不同血清型的毒力因子、致病特征和病理类型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一方面为探索猪链球菌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建立相应的诊断方法、开发新型药物和疫苗、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辽宁地区1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SS疑似病例肺脏、肝、脾、脑、关节液等样品中采集样本,统计流行发病特征,病理变化类型等;对收集到的样本应用分离纯化培养,形态学特征观察,生化实验等细菌学方法进行初步鉴定;依据猪链球菌属保守基因及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类型鉴定;对确诊的SS病例样本进行病理类型和血清型的统计分析,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和血清型之间的关联,从而确定SS不同病理类型的优势血清型。应用毒力因子特异性基因对所分离鉴定的不同血清型SS进行主要毒力因子检测,比较分析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主要毒力因子的分布和差异性。应用小鼠攻毒试验和病理学技术对不同血清型SS的致病性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不同血清型致病性的差异性。结果1、查明了辽宁地区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型和血清型及其变化趋势,辽宁省SS流行菌株主要血清型为1、2、7型,与其它地区有所差异;此外,在不同时期,流行的血清型也存在一定差异,如2015年检出为1、2、7型,2016年主要为2型和7型,2017年为1型和7型。2017年以来辽宁省SS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减轻,可能与其血清类型变化有关。2、对SS的病理类型与血清型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败血型与关节炎型病例优势血清型为SS2,脑膜炎型病例优势血清型为SS1,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等轻度感染病例优势血清型为SS7。3、不同血清型毒力因子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S2均具备5-6种毒力因子,SS1、SS7和血清型阴性株只具有部分毒力因子,再一次证明SS2的致病力远远大于其他血清型,与其毒力因子分布有关。此外辽宁省与其它地区的SS2毒力因子表型存在差异,SS2与其它血清型的主要差异毒力因子是epf,表明epf是猪链球菌的重要毒力因子。4、对三种辽宁流行的SS主要血清型(1、2、7型)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SS2引起小鼠全部死亡,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以及严重脑膜炎,SS1、SS7引起部分小鼠死亡,各器官损伤和脑膜炎反应较轻,但SS1比SS7的死亡率高,病变程度也严重,说明SS2的致病力最强,SS1次之,SS7最轻。不同血清型对各器官的损伤有显著差异,SS2比SS1、SS7对各脏器损伤都很显著;SS1对脑组织损伤显著,SS7对肝脾损伤较大。脑内接种实验结果证明脑膜炎反应程度明显高于腹腔接种。结论1、辽宁省猪链球菌流行菌株主要血清型为1、2、7型,与其它地区有所差异;SS2均具备5-6种毒力因子,SS1、SS7和血清型阴性株猪链球菌只具有部分毒力因子,证明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分布有较大差异。2、猪链球菌不同病理类型的优势血清型不同,急性败血型与关节炎型、脑膜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猪链球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SS2、SS1和SS7。3、SS2的致病力最强,SS1次之,SS7最轻,确证了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的致病力有较大差异。不同血清型对感染动物器官的损伤有选择差异性,说明猪链球菌血清型与临床表现多种病理类型具有关联性。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852.611
【图文】:

猪链球菌,辽宁省,中性粒细胞,支气管


图 1 辽宁省猪链球菌流行发病特征剖检变化观察2、病理组织学变化特征观察(1)急性败血型:① 肺脏: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支气管腔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渗出,有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支气管周围粉红色有浆液和单核细胞;肺脏组织紊乱,肺泡壁崩解坏死,肺泡壁间隔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淤血。肺组织呈现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的化脓性炎症特征,有的肺组织有网状纤维素性渗出物(图2-A HE 200×)。② 脾脏:脾脏表现变质性出血性炎,脾小体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坏死崩解,大量中性粒细胞、出血;脾窦坏死崩解,中央静脉管壁坏死、溶解(图 2-B HE

组织病理变化,猪链球菌,辽宁省,化脓性淋巴结炎


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脑组织水肿;脑实质内血管周围间隙内有多量中性粒白细胞渗出(图2-F、G HE 100×)。(3)关节炎型:为浆液性或化脓性炎症。(4)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淋巴结表现变质性出血性炎,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下降,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渗出(图 2-H HE100×)。图 2 辽宁省猪链球菌流行发病特征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猪链球菌,生长状态,流行株,形态结构


呈α溶血或β溶血(见图3-B);经革兰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成对或呈 3~6 个球的短链存在,少量可被染成革兰阴性(见图 3-C)。图 3 猪链球菌流行株的生长状态与形态结构注:A 为在 THB 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B 为在绵羊血平板上的生长状态,C 为革兰染色镜下形态结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川;宋淑英;张泽辉;王庄;董素凤;张辉;佟玉红;;猪链球菌毒力因子简介[J];湖北畜牧兽医;2015年03期

2 南九洲;李军明;曾巧英;;猪链球菌2型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10期

3 马建华;魏建忠;;猪链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8期

4 宦海霞;黄莉莉;张科;;猪链球菌多样性及其致病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2期

5 胡丹;石洁;朱静;李先富;潘秀珍;王长军;;猪链球菌2型BALB/c小鼠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8期

6 邹君;王楷[

本文编号:2802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02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