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鸭坦布苏病毒病病原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22:23
   本文旨在运用江西省自主分离纯化的流行毒株进行病例复制试验及防治研究,确定我省蛋鸭减蛋症致病原因,系统运用中草药制剂对当前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优防治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药物组方,获得药效学和安全性分析基础数据,以期为开展好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性的建议与指导。课题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病毒分离纯化、病例复制、防治研究等综合试验和方法,从病原特性、致病机理、致病因素、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研究成功分离纯化了江西省鸭坦布苏病毒YF毒株,成功复制鸭坦布苏病毒并证实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传播方式,验证疫苗和中草药是防治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较好措施和方法。具体结果如下:一是通过病例复制试验,病毒分离、基因序列测定后,证实病原是鸭坦布苏病毒,其不仅具有致病性,并且是独立的病毒种类,具有可复制性,在感染机体内能够稳定存在。二是通过鸭坦布苏病毒病传播试验,结果证明鸭坦布苏病毒病不仅具有致病性,且能够通过混群接触感染、空气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对患病鸭群应尽早实行较好的隔离措施等方式,才能阻止疫病的传播。在鸭坦布苏病毒病临床防治上,本课题研究通过对鸭坦布苏病毒预防用药与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用F疫苗和中草药1组、2组配方均能很好地控制鸭坦布苏病毒对鸭群产蛋的危害,能够显著地增强鸭群抵抗力,减轻卵巢的损伤,缩短恢复产蛋的时间;但中草药1组配方在治疗时没能很好的控制蛋鸭死亡,鸭群死亡率为3.33%。这表明疫苗是预防该病发生与防控的较好选择,中草药在预防该病防控与治疗中有一定效果,但用法、用量及生产效益比等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学位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852.65
【部分图文】:

株基,病毒


预测基本相符,结果见图 1。将扩增的片段纯化进行回收(1%琼脂凝胶纯化),克隆到 pEASY-B 载体中,对每个扩增的片段,挑选 3 个阳性克隆送生物技术公司测序。图1病毒YF 株基因组的扩增Figure 1 genome amplification of YF strain of virusM:DNA分子量标尺;1-8:YF毒株基因组各扩增片段3.1.2 序列比对结果序列分析表明,该株病毒全基因组全长 10990nt,未出现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及基因重组的变异情况,与已报道的 DTMUV 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在 98.5%以上,且亲缘关系与当前鸭群中优势病毒亚群非常近。

分子进化,病毒基因组,毒株,肉鸡


表3 坦布苏病毒信息及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Table 3 Tembusu virus information and sequence homology comp毒株GenBankID宿主YF 株 (%)毒株GenBankID核苷酸氨基酸ZD/2010 JQ595407鸭 99.2 99.0JXSP JQ920423andong1 JX965381鸭 99.3 99.4Du/CH/LSD/110128KC136210MH220 JQ928189鸭 99.3 98.6ZJ-6 JF459991J-407 JQ314464鸭 99.3 99.0byd1 JQ920420YY5 JF270480鸭 99.2 99.1TA JQ289550JS JQ920422鸭 99.4 99.2WR JX196334JS804 JF895923鹅 99.3 98.7JX2 JQ920426goose JQ920424鹅 99.4 99.6duan JQ920421J GH-2 JQ314465鹅 99.1 99.0JS/2010 JX273153S-PT-7 JQ627864鹅 99.4 99.8WJ-1 JX549382itiawan JX477686肉鸡 87.2 96.2MM 1775 JX477685

谱系,分子进化,病毒,病毒群


鸭坦布苏病毒病病原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16图3 基于病毒E蛋白(A)和NS5基因(B)的分子进化分析FIG. 3 molecular evolution analysis based on virus E protein (A) and NS5 gene (B)黑三角(▲)标注的毒株为本试验分离的毒株,图中树结处的阿拉伯数字为自举检验置信值(1,000次重复)以上果表明,在宜丰发病场采集的病料中分离到了鸭坦布苏病毒。鸭群中流行的鸭坦布苏病毒存在 2 个病毒群,但主要以 II 群的病毒为主,其中 II-C 亚群的毒株为流行的优势病毒群。本研究分离获得的江西分离株(YF 株)基因组与已报道的高度同源,遗传稳定,没有出现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未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基于 YF 株全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YF 株与鸭群中流行的 II-C 谱系病毒群亲缘关系最近,这与基于 YF 株病毒 E 蛋白及 NS5 蛋白编码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龙;赵明;王群;孙涛;岳志芹;徐彪;;鸭黄病毒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15年09期

2 袁朋;王斌;许传田;杨少华;黄庆华;张秀美;张琳;;鸭坦布苏病毒竞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3 赵虹;谢芝勋;谢丽基;谢志勤;罗思思;邓显文;黄娇玲;曾婷婷;;鸭坦布苏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畜牧与兽医;2015年03期

4 孙敏华;李林林;董嘉文;袁建丰;邝瑞欢;胡奇林;;鸭坦布苏病毒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5年01期

5 曾婷婷;谢芝勋;谢丽基;邓显文;谢志勤;罗思思;刘加波;黄莉;黄娇玲;;应用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鉴别坦布苏病毒与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J];中国家禽;2015年01期

6 朱玉婵;孙继国;林密;孙燕燕;蒋韬;朱启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鸭坦布苏病毒方法的建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7 张蓉蓉;温国元;罗青平;王红琳;邵华斌;;鸭黄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23期

8 陈桂英;;鸭坦布苏病毒病诊断方法概述[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8期

9 万春和;朱海侠;施少华;黄瑜;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鸭坦布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13年07期

10 刘志刚;孙青松;姚蓉;刘冰心;晁行周;邹忠;刘立峰;吴彦;郑爱芳;赵苏红;金梅林;;鸭坦布苏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2812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12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0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