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野猪A型流感、戊型肝炎、支原体肺炎及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6:16
   野猪(Sus scrofa)属脊椎动物门哺乳纲有胎盘动物亚纲偶蹄目猪科猪属,是家猪的祖先。野猪具有瘦肉率高、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酮体内无任何药物残留、后腿内的脂肪仅有家猪的50%,因此家养野猪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A型流感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和副猪嗜血杆菌不仅是感染家猪的常见病原,同样可以感染野猪,严重危害养殖野猪业的发展。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是猪最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全世界范围流行。猪群感染IAV会导致急性呼吸道症状,如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和打喷嚏,并且可以感染其它动物,在全球造成重大的经济影响和公共卫生问题。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戊型肝炎病毒科家族的成员,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戊型肝炎(Hepatatitis E,HE)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并且猪是戊型肝炎病毒的天然储库。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要症状。Mhp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共同诱导免疫抑制,使猪因继发感染细菌而死亡,是世界上危害养猪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革拉斯氏病的病原体,以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以及脑膜炎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严重阻碍全球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首次对我国吉林地区养殖野猪的A型流感、戊型肝炎、猪支原体肺炎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野猪血清中A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80%(44/758),分别对地区、性别、日龄以及收集年份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这四个因素均不是A型流感病毒感染养殖野猪的风险因素。野猪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4.54%(186/758),经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和日龄是野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主要风险因素。野猪血清中猪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8.84%(78/882),经过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地理来源是野猪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风险因素。野猪血清中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阳性率为29.99%(236/787),分别对地理来源、性别、日龄以及收集年份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日龄是野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风险因素。本研究为我国首次对吉林省养殖野猪感染A型流感、戊型肝炎、支原体肺炎及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不仅为养殖野猪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学位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858.28
【部分图文】:

野猪,不同性别


图 1-1 3 个地区野猪 IAV 血清学阳性率Fig. 1-1 The seroprevalence of IAV in wild boars in the 3 regions 不同性别野猪 IAV 感染情况结果表明,5.77%(95%CI 4.08-7.46)的雌性野猪对 IAV 呈血清反应阳性,低于(6.67%, 95% CI 2.26-15.59)(见图 1-2)。

野猪,不同性别


图 1-1 3 个地区野猪 IAV 血清学阳性率Fig. 1-1 The seroprevalence of IAV in wild boars in the 3 regions 不同性别野猪 IAV 感染情况结果表明,5.77%(95%CI 4.08-7.46)的雌性野猪对 IAV 呈血清反应阳性,低于雄(6.67%, 95% CI 2.26-15.59)(见图 1-2)。

野猪,日龄,年份


图 1-3 不同日龄的野猪 IAV 血清学阳性率Fig. 1-3 The seroprevalence of IAV in wild boars in different age 不同收集年份野猪 IAV 感染情况不同收集年份的野猪中均有 IAV 感染,其中 2015 年为 5.44%(95% CI 3.48-7.39 年为 6.58%(95% CI 3.46-9.69)(见图 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宪;白红杰;郎利敏;游一;朱文豪;王克领;;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J];养猪;2019年06期

2 夏道伦;;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广东饲料;2018年12期

3 蓝广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诊断及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19年02期

4 夏道伦;;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J];四川畜牧兽医;2019年02期

5 孟庆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与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年02期

6 王宏宇;马梓承;孟凡亮;刘照虎;刘思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及综合防控[J];猪业科学;2019年05期

7 梁冰纯;孙福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19年06期

8 林素尾;;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2019年04期

9 徐玉青;;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8年32期

10 张飞清;;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认识与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勇;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及疗效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2 靳国旺;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勤立;野猪A型流感、戊型肝炎、支原体肺炎及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2 赵谦;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3 刘双红;基于CdtB的副猪嗜血杆菌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4 樊祜卿;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研究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静;副猪嗜血杆菌全菌体免疫原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高艳;副猪嗜血杆菌平板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梁留存;副猪嗜血杆菌陕西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成琳;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间接ELISA检测抗体方法的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9 郭志伟;副猪嗜血杆菌保护性抗原的筛选与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赖陆葉;四川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HPS野外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2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62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