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稳定表达犬瘟热病毒SLAM受体细胞系的建立及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0-11-05 01:42
【摘要】: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在食肉目动物中广泛传播的急性,高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CDV野毒株很难在无受体的细胞系上进行传代,严重制约CDV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构建稳定表达SLAM受体的SLAM-Vero细胞系和SLAM-BHK21细胞系,比较其对CDV野毒株的敏感性,并对分离到的CDV野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Ⅰ SLAM-Vero细胞系和SLAM-BHK21细胞系建立本将真核表达载体Pcag-SLAM分别转染Vero细胞和BHK21细胞。经G418压力筛选结合有限稀释法筛选阳性克隆株,并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鉴定(IF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稳定表达SLAM受体的SLAM-Vero细胞系和SLAM-BHK21细胞系加以验证。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构建出SLAM-Vero细胞系和SLAM-BHK21细胞系。Ⅱ CDV的分离及鉴定本研究探索了SLAM-Vero细胞系和SLAM-BHK21细胞系对CDV的分离率,比较不同组织对同种细胞系的趋向性,对分离得到的CDV进行RT-PCR、IFA鉴定、电镜观察、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利用SLAM-Vero细胞从3只CDV阳性犬的肺和脾中分离得到2株CDV,而SLAM-BHK21细胞系,亲本Vero细胞及亲本BHK21细胞未能分离出病毒。Ⅲ CDV全基因组序列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对分离得到的CDV-SC1706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其核苷酸全长15690 bp。SC1706分离株的N基因系统分析显示该毒株与分离自辽宁的LN(10)1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9.6%,都属于亚洲1型野毒株。SC1706株与大熊猫分离株SX2014和Louguantai 1的同源性也分别达到了98.4%和98.3%,显示它们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与经典的onderstepoort疫苗株和shuskiy疫苗株的同源性很低,分别是有93.5%和93.1%。与CDV 3疫苗株的同源性最低,只有93%。SC1706株有9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这一特点是野毒株特有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852.65
【图文】:

深粉红色,脂蛋白


a:具有脂质蛋白囊膜(黑色圆圈)的 CDV 示意图b:CDV 基因组结构模式图。图 1.1 在脂蛋白下面是病毒基质蛋白(深粉红色),插入病毒囊膜的分别是血凝素蛋白(H)(黄色)和融合蛋白(F)(绿色);大蛋白(L)(紫色)、核衣壳蛋白(N)(蓝色)和磷蛋白(P)(深紫色)这三个蛋白一起形成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RNP)。该示意图没有说明蛋白质的相对丰度和比例。参考自 Sato 等人[26]。Fig. 1.1 Schematic diagram of a (a) CDV with a lipoprotein envelope (black circle), containing anon-segmented negative-sense ssRNAgenome, consisting of six genes (b). Adapted from Sato etal[26].

结构图,结构图,受体,免疫细胞


这两种受体都存在一种类似免疫蛋白的一个结合面[78]。SLAM 作为免疫细胞受体[79]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78, 80]。第二种细胞受 CDV 的上皮细胞受体[77, 82],Nectin-4 参与细和内皮组织的连接[83]。Nectin-4 被认为是一种细胞释放后,在感染的后期发挥作用[82]。M(CD150)激活分子(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胞膜上的有八个潜在糖基化位点的一种糖蛋麻疹病毒属病毒的主要受体[85],影响 CDV 的性[86]。SLAM 是有选择的表达在免疫细胞,形病毒共同的受体[88](结构如图 1.2)。

受体,上皮细胞


的残基之间相似性很高,表明了这组动,将猫科和犬科动物进行比较,发现了几科动物 SLAM 受体的电荷差异[94]。因此不太适应与另一个非犬的 SLAM 受体结 受体犬身上发现了一个新的上皮细胞受体 ne的 6-9 d,病毒通过上皮细胞受体 Nect内分泌系统的上皮细胞[82, 97]。当宿主免统,使宿主产生神经症状[98]。Nectin-4 ,其他未知的受体也可能参与其中[99]。异体,这两种变体对病毒侵入及病毒在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健诚;;基于双目SLAM的室内导航系统[J];通讯世界;2019年01期

2 吴林峰;王录涛;;图优化SLAM的嵌入式处理技术[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年02期

3 卢天利;;基于地面匹配的单目SLAM局部尺度恢复[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年08期

4 罗润鑫;余柳平;陈梦强;黄军;邬依林;;SLAM问题中机器人定位误差分析与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26期

5 董蕊芳;柳长安;杨国田;程瑞营;;基于图优化的单目线特征SLAM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6 蔡来良;杨望山;王姗姗;朱学练;;SLAM在室内测绘仪器研发中的应用综述[J];矿山测量;2017年04期

7 杨祥红;王希彬;;无人机主动SLAM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技术;2015年04期

8 王超杰;苏中;连晓峰;赵旭;;搜救环境中的仿生蛇形机器人SLAM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年08期

9 吴晓琳;宋萌;苑晶;孙凤池;陶通;;通讯范围受限条件下的多机器人主动SLAM[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10期

10 野舟;;SLAM-ER导弹达到两项新里程碑[J];战术导弹技术;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玲;移动机器人适应搜救环境的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SLAM)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刘丹;智能车辆同时定位与建图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3 陈孟元;移动机器人仿生SLAM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4 张超凡;基于多目视觉与惯导融合的SLAM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金红岩;PPRV全长基因克隆及H蛋白与SLAM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6 王丹丹;水下无人潜器同步定位与地图生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7 苑全德;基于视觉的多机器人协作SLAM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赵一路;人机交互环境下的主动SLAM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刘浩敏;面向复杂环境的鲁棒高效的三维注册与结构恢复[D];浙江大学;2017年

10 康轶非;不依赖GPS定位理论及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瑞营;基于点线综合特征的视觉SLAM中闭环检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2 余宇;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快速回环检测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3 何凯文;基于综合特征SLAM的无人机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林敏捷;基于全景相机的视觉SLAM系统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潘从祥;基于Web技术的移动机器人SLAM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6 韦晓琴;基于激光雷达的AGV机器人SLAM与定位导航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翁潇文;基于图优化的移动机器人SLAM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8 彭思远;基于稠密视觉SLAM的无人机三维地图快速重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章晓伟;基于视觉SLAM的履带式液压挖掘机行走轨迹跟踪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0 崔巍杰;毫米波和激光雷达数据融合的SLAM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0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70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