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复合菌系构建及发酵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15:15
   新疆具有丰富的棉花秸秆资源,其营养成分具备制作反刍动物饲料的基础,但由于木质纤维素含量比较高,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低,并含有一定量游离棉酚等原因,严重阻碍了其有效利用。本研究针对棉花秸秆特性进行了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复合菌系构建、发酵工艺优化,并对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发酵机理进行探索,为新疆棉花秸秆饲料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采用可培养方法,定向筛选获得9株较优良的乳酸菌,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片球菌属(Pediococcussp.)。其中乳杆菌L2产酸速率最快,生长15小时pH值达到3.35。获得4株纤维素降解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其中C3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为27.89 U/mL。获得2株优良的游离棉酚降解菌:分别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G3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sp.)G9,其中假丝酵母G3对棉花秸秆中棉酚降解率较高,达到69.5%。另外检测到乳杆菌L2、芽孢杆菌C3、肠球菌L16均具有棉酚降解能力。为了构建出最佳的复合菌系,进行了菌种配伍研究及固体发酵工艺优化,获得一组优良的复合菌系:乳杆菌L2和芽孢杆菌C3(2:1),该复合菌系能有效发酵棉花秸秆并能降解游离棉酚。进一步探索了复合菌系-纤维素酶协同作用对棉花秸秆的发酵效果,发现复合菌系中添加0.1%的纤维素酶,可以加快棉花秸秆饲料pH值下降速度,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保存。采用响应面方法对棉花秸秆饲料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为0.5%(菌液初始活菌数为108cfu/mL)、含水量63%、糖蜜7%,发酵时间60天。在此条件下,所得棉花秸秆饲料pH值为4.12,干物质含量为37.39%,粗蛋白含量为7.16%,纤维素降解率为21.5%。饲料松软,具有酸醇香味,达到优质饲料标准。对羊的饲喂效果基本达到饲喂玉米秸秆饲料的效果。为了探索棉花秸秆微贮饲料的发酵机理,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Pediococcus是提升饲料品质的有益菌,而Enterobacteriaceae的某些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是引起饲料变质的腐败菌。添加上述复合菌系后明显改变了棉花秸秆微贮饲料体系中的菌群结构和发酵进程,进而提升了饲料品质。复合菌系中添加纤维素酶对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但可促进Lactobacillus更快达到最大丰度并在一段时期内维持稳定,更有利于微贮饲料营养物质的保存。通过本研究获得了一组优良的棉花秸秆微贮复合菌系及发酵工艺,对棉花秸秆微贮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新疆棉花秸秆饲料化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816
【部分图文】:

木质纤维素,植物,木质素


第一章文献综述??胞壁机械强度的作用(朱宁,2016)。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结合比较牢固,紧紧地包围着??纤维素,使酶和其它物质与纤维素作用时具有一定难度(图1-2),由于木质素难以被??消化利用,使得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较难被微生物降解和酶降解,降低了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据报道,对于反刍动物,木质素含量每增加1%,其消化率就会下降0.8%。因??此,在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的去除是非常重要的(Lizbeth??Laureano-Perez?et?al.,?2005;刘诗慧,2016;徐雯,2015)。??\??'?Cdhsk'jsc??图1-2植物木质纤维素的结构(William?etal.,2010)??1.3.4棉花秸秆的营养特性及直接作为饲料的缺陷??魏敏等研究表明,棉叶中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磷和钙的含量比较高(表1-1),其??中粗蛋白含量约为6.5%,半纤维素10.7%、纤维素44.1%、木质素15.2%、钙0.65%、??磷?0.09%?(魏敏等

效果图,产酸菌,效果图,产酸


参照2.4.1.1的方法,从含有CaC03的MRS培养基平板上,获得产生溶钙圈的菌??株33株,分别命名为L1-L33。其中溶钙圈大于4?mm的菌落有22株,将22株菌分别??接种于新的含有CaC03的MRS培养基平板上(图3-la,?b),进行初步纯化并确认溶钙??效果。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挑选出12株类似乳酸菌菌株。对12株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及过氧化氢酶试验,获得9株可能的乳酸菌,分别为L2、L7、L9、L12、L16、??L19、L20、L23、L25。采用含有溴甲酚紫和CaC03的MRS划线接种乳酸菌,发现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接种L2培养基中的CaC03大部分被分解,接种L23培养基中的??指标剂有变色现象,但CaC03则没有被明显分解,由此说明,L2和L23均产酸,但??L23产酸能力不及L2产酸能力强(图3-1?c,d)。??对9株菌进行革兰氏染色,9株菌均为阳性、无芽孢,其中杆菌7株、球菌2株,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阴性

菌落形态,菌落,乳酸菌,菌体


参照2.4.1.1的方法,从含有CaC03的MRS培养基平板上,获得产生溶钙圈的菌??株33株,分别命名为L1-L33。其中溶钙圈大于4?mm的菌落有22株,将22株菌分别??接种于新的含有CaC03的MRS培养基平板上(图3-la,?b),进行初步纯化并确认溶钙??效果。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挑选出12株类似乳酸菌菌株。对12株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及过氧化氢酶试验,获得9株可能的乳酸菌,分别为L2、L7、L9、L12、L16、??L19、L20、L23、L25。采用含有溴甲酚紫和CaC03的MRS划线接种乳酸菌,发现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接种L2培养基中的CaC03大部分被分解,接种L23培养基中的??指标剂有变色现象,但CaC03则没有被明显分解,由此说明,L2和L23均产酸,但??L23产酸能力不及L2产酸能力强(图3-1?c,d)。??对9株菌进行革兰氏染色,9株菌均为阳性、无芽孢,其中杆菌7株、球菌2株,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阴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林;;新疆喀什地区饲草料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草业与畜牧;2015年06期

2 杨永在;王长水;梁艺洵;姬琳堡;夏传齐;曹兵海;;不同添加物对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年05期

3 尚婷婷;李全宏;邓尚贵;;高效降解纤维素菌系的筛选分离及复合菌系的构建(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年04期

4 李红亚;李术娜;王树香;王全;薛茵茵;朱宝成;;解淀粉芽孢杆菌MN-8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5期

5 张永建;郝雷雷;丁健;李林;崔卫东;詹发强;;新疆棉秆发酵饲料加工利用[J];农业工程;2014年06期

6 李兴莲;;巴州棉花秸秆饲用模式及现状分析[J];新疆畜牧业;2014年10期

7 周慧林;梅雪臣;缪礼鸿;;一株降解棉酚的酵母菌培养特征及发酵效果分析[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吴文韬;鞠美庭;刘金鹏;刘博群;佟树敏;;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04期

9 张慧杰;玉柱;王林;蔡义民;李峰;陶雅;孙启忠;;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J];草地学报;2011年01期

10 熊昌国;谢祖琪;易文裕;徐润琪;姚金霞;;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基本性能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明利;苜蓿青贮中梭菌多样性及其诱发梭菌发酵的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朱宁;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在草本类生物质上的协作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付彤;玉米青贮饲料中优势乳酸菌的筛选与青贮发酵调控技术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花梅;不同地区青贮玉米发酵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李永凯;西藏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常娟;高效玉米秸秆生物饲料的研制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韩吉雨;青贮发酵体系中乳酸菌多样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晨;乳酸氧化酶的改良及其对秸秆青贮处理的促进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2 张阿强;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3 徐生祥;山毛豆和甜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4 赵静;高效降解棉酚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聪;不同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固态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宋偌萱;不同类型添加剂对黄贮玉米秸秆品质及其养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7 谢艳锋;新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比较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8 魏如腾;高效降解玉米秸秆复合菌系的构建[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9 丁婉;布氏乳杆菌对不同含水量玉米青贮品质影响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10 刘诗慧;纤维素酶重组菌株构建及其在秸秆降解中的应用[D];湖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4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884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b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