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其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6:03
在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是奶业发展的“第一车间”,生鲜乳的安全优质是奶业立足的基础。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呈现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模式共存的局面。面对奶牛养殖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合国情的奶牛养殖模式成为了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奶牛养殖模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全面剖析了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历史变化规律,探索了奶业发达国家奶牛养殖模式的不同特点和典型作法,揭示了奶牛养殖重点地区的养殖模式特征和问题,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提出了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五年里,居民对乳制品的强烈需求推动了国营奶牛场(牧场)的大发展,国营奶牛场的规模养殖模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奶业生产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推动了奶牛养殖模式由国营规模养殖为主向个体散养、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新世纪以来,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崛起对高质量生鲜乳的需求,推动了奶牛养殖由散养模式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模式转变。2.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都是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78-2000年中国牛奶产量和奶牛存栏变化趋势图
适应了当时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历史的经验和分析,文章总结出了 3 个四个主时期中国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和思考,总结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规律为未来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道路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见图 3-4)。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时期新世纪初期
:第一阶段 1929~1955 年,数量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发展奶牛头数、稳定奶牛总产。第二阶段 1955~1975 年,过渡改造阶段。主要特征是减少奶牛头数、提高总产。第三阶段 1980~至今,质量提高阶段。主要特征是稳定奶牛头数,1995 年之产、发展牛奶总产量。上世纪 20 年代至今,美国奶牛从最高的 2500 多万头,减万头,牛奶产量却从 4000 多万吨增加到将近 9000 万吨。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奶农户数在不断减少,平均规模逐步扩大,单产水平不断提有奶牛 1724 万头,总产奶量 5701 万吨,单产 3307 千克,到 1990 奶牛存栏减少牛奶总产量增加到 6700 万吨,单产提高到 6705 千克, 而到 2010 年美国成年母少到 911 万头,总产奶量提高到 8745 万吨,成母牛单产达到 9599 千克。1990 年量为 19.4 万个,每个奶牛场存栏奶牛 51 头,经过 20 年的发展到 2010 年美国的到 5.31 万个,减少了 72.6%,而平均每个牛场饲养的成母牛头数却提高到 172 头了 2.4 倍(见图 4-1)。
本文编号:2970233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78-2000年中国牛奶产量和奶牛存栏变化趋势图
适应了当时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历史的经验和分析,文章总结出了 3 个四个主时期中国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和思考,总结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规律为未来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道路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见图 3-4)。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时期新世纪初期
:第一阶段 1929~1955 年,数量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发展奶牛头数、稳定奶牛总产。第二阶段 1955~1975 年,过渡改造阶段。主要特征是减少奶牛头数、提高总产。第三阶段 1980~至今,质量提高阶段。主要特征是稳定奶牛头数,1995 年之产、发展牛奶总产量。上世纪 20 年代至今,美国奶牛从最高的 2500 多万头,减万头,牛奶产量却从 4000 多万吨增加到将近 9000 万吨。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奶农户数在不断减少,平均规模逐步扩大,单产水平不断提有奶牛 1724 万头,总产奶量 5701 万吨,单产 3307 千克,到 1990 奶牛存栏减少牛奶总产量增加到 6700 万吨,单产提高到 6705 千克, 而到 2010 年美国成年母少到 911 万头,总产奶量提高到 8745 万吨,成母牛单产达到 9599 千克。1990 年量为 19.4 万个,每个奶牛场存栏奶牛 51 头,经过 20 年的发展到 2010 年美国的到 5.31 万个,减少了 72.6%,而平均每个牛场饲养的成母牛头数却提高到 172 头了 2.4 倍(见图 4-1)。
本文编号:2970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9702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