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建立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15 18:36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感染可引起禽类的肿瘤、生长障碍和免疫抑制,导致禽类生产性能的降低以及疫苗免疫的失败,对养殖业的危害巨大。REV既可以水平传播,又能垂直传播,还能污染弱毒疫苗造成大范围的扩散。因此,有必要建立检测弱毒疫苗和临床样品中REV的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编码REV群特异性抗原p30的基因,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6P-1和pET-32a(+)。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分别获得49kD和43.4kD的重组蛋白GST-p30与His-p30,经高亲和力的GST树脂和NI-NTA树脂纯化,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p30免疫BALB/c小鼠制备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纯化的重组蛋白His-p30作为ELISA检测抗原筛选阳性克隆,经3-4次亚克隆,共获得8株可稳定分泌针对p30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10、2G1、4G2、4D9、2-4D9、8G3、9F2和12F2。经鉴定这8株单抗的ELISA效价可达1:6,400~1:204,80...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综述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病原特点和检测技术
1. 病原特点
1.1 基因组结构
1.2 主要功能蛋白
1.3 病毒复制
1.4 传播方式
2. 检测技术
2.1 聚合酶链反应(PCR)
2.2 DNA斑点杂交(DOT-BLOT)
2.3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6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建立及应用
1. 材料
1.1 毒株、细胞系和实验动物
1.2 菌株、载体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疫苗样品
1.6 病料样品
2. 方法
2.1 p30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2.2 针对REV p3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3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2.4 检测REV的IFA方法最佳工作条件的优化
2.5 弱毒疫苗中REV的检测
2.6 病料中REV的检测
2.7 RE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3. 结果
3.1 REV p3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3.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3 检测REV的IFA方法条件优化
3.4 临床样品中REV的检测
3.5 RE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检测鸭呼肠孤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 孙陈莉,杨瑞,王义敏,赵娜,张小荣,彭大新,吴艳涛. 中国兽医学报. 2014(01)
[2]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改良型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 曾婷婷,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庞耀珊,范晴,罗思思,邓显文,谢志勤. 动物医学进展. 2013(08)
[3]家禽病毒性免疫抑制病流行特点与防控对策[J]. 高玉龙,秦立廷,王笑梅. 中国家禽. 2012(15)
[4]部分禽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的检测[J]. 庄金秋,梅建国,刘晓倩,王艳,苗立中,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2012(04)
[5]14株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中国分离株gp90基因的分子特征(英文)[J]. 邓小芸,祁小乐,高玉龙,秦立廷,高立,吴关,王永强,高宏雷,王笑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12)
[6]蛋种鸡ALV-J与REV共感染病变新特点[J]. 王玥,姜艳萍,于琳琳,王峰,陈洪博,王晓伟,成子强. 畜牧兽医学报. 2011(11)
[7]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囊膜基因gp90的克隆表达及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J]. 余冲,黄勇,田明星,石敏,李敏,赵芳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04)
[8]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J]. 邓小芸,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秦立廷,高立,王永强,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0(09)
[9]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中的应用[J]. 王鑫,王林,马诚太,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2010(08)
[10]蛋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离鉴定[J]. 孙洪磊,秦梅,肖一红,杨凤,倪伟,聂丽,刘思当.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6)
博士论文
[1]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LAMP检测方法及感染性分子克隆的建立[D]. 邓小芸.东北农业大学 2011
[2]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与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致病性及其疫苗研究[D]. 孙淑红.山东农业大学 2007
[3]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在宿主免疫选择压下的分子变异[D]. 王玉.山东农业大学 2005
[4]我国近年来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张志.山东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感染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D]. 王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鸡痘病毒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基因的检测分析[D]. 车国喜.山东农业大学 2012
[3]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基因的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D]. 孙洪磊.山东农业大学 2010
[4]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env基因蛋白抗原的表达及其检测应用[D]. 牛星.广西大学 2008
[5]ALV-J和REV诱导雏鸡胸腺和法氏囊细胞凋亡的研究[D]. 刘玉洁.山东农业大学 2006
[6]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和禽痘病毒间基因天然重组的研究[D]. 于立娟.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9315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综述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病原特点和检测技术
1. 病原特点
1.1 基因组结构
1.2 主要功能蛋白
1.3 病毒复制
1.4 传播方式
2. 检测技术
2.1 聚合酶链反应(PCR)
2.2 DNA斑点杂交(DOT-BLOT)
2.3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6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建立及应用
1. 材料
1.1 毒株、细胞系和实验动物
1.2 菌株、载体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疫苗样品
1.6 病料样品
2. 方法
2.1 p30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2.2 针对REV p3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3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2.4 检测REV的IFA方法最佳工作条件的优化
2.5 弱毒疫苗中REV的检测
2.6 病料中REV的检测
2.7 RE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3. 结果
3.1 REV p3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3.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3 检测REV的IFA方法条件优化
3.4 临床样品中REV的检测
3.5 REV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检测鸭呼肠孤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J]. 孙陈莉,杨瑞,王义敏,赵娜,张小荣,彭大新,吴艳涛. 中国兽医学报. 2014(01)
[2]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改良型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 曾婷婷,谢芝勋,谢丽基,刘加波,庞耀珊,范晴,罗思思,邓显文,谢志勤. 动物医学进展. 2013(08)
[3]家禽病毒性免疫抑制病流行特点与防控对策[J]. 高玉龙,秦立廷,王笑梅. 中国家禽. 2012(15)
[4]部分禽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的检测[J]. 庄金秋,梅建国,刘晓倩,王艳,苗立中,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2012(04)
[5]14株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中国分离株gp90基因的分子特征(英文)[J]. 邓小芸,祁小乐,高玉龙,秦立廷,高立,吴关,王永强,高宏雷,王笑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12)
[6]蛋种鸡ALV-J与REV共感染病变新特点[J]. 王玥,姜艳萍,于琳琳,王峰,陈洪博,王晓伟,成子强. 畜牧兽医学报. 2011(11)
[7]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囊膜基因gp90的克隆表达及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J]. 余冲,黄勇,田明星,石敏,李敏,赵芳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04)
[8]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J]. 邓小芸,祁小乐,高玉龙,高宏雷,秦立廷,高立,王永强,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0(09)
[9]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在检测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中的应用[J]. 王鑫,王林,马诚太,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2010(08)
[10]蛋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离鉴定[J]. 孙洪磊,秦梅,肖一红,杨凤,倪伟,聂丽,刘思当.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6)
博士论文
[1]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LAMP检测方法及感染性分子克隆的建立[D]. 邓小芸.东北农业大学 2011
[2]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与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致病性及其疫苗研究[D]. 孙淑红.山东农业大学 2007
[3]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在宿主免疫选择压下的分子变异[D]. 王玉.山东农业大学 2005
[4]我国近年来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张志.山东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感染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D]. 王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鸡痘病毒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基因的检测分析[D]. 车国喜.山东农业大学 2012
[3]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基因的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机理研究[D]. 孙洪磊.山东农业大学 2010
[4]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env基因蛋白抗原的表达及其检测应用[D]. 牛星.广西大学 2008
[5]ALV-J和REV诱导雏鸡胸腺和法氏囊细胞凋亡的研究[D]. 刘玉洁.山东农业大学 2006
[6]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和禽痘病毒间基因天然重组的研究[D]. 于立娟.山东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9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97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