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坦布苏病毒对鸭及小鼠致病的分子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05:07
  自2010年以来,新发鸭坦布苏病毒(TMUV)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给我国鸭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鸭TMUV同其它蚊媒黄病毒属病毒,如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和西尼罗病毒(WNV)一样,能够不以蚊虫作为媒介直接在动物间传播。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病毒脱离蚊媒直接在动物间传播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当前流行的鸭坦布苏病毒FX2010能够在鸭子各脏器组织中复制,并且能在鸭间高效传播;而早期蚊源坦布苏病毒MM1775可以在鸭子部分脏器中复制,但不能在鸭间传播。为了了解黄病毒属病毒直接在动物间传播的分子基础,本研究利用坦布苏病毒反向遗传技术对FX2010和MM1775的E蛋白进行相互替换,拯救得到两株E蛋白嵌合病毒:FX/MME和MM/FXE。将嵌合病毒和各自的亲本毒分别接种DF-1细胞,每隔12h测定接种细胞上清的病毒滴度,发现E蛋白替换后,并不影响病毒在DF-1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将病毒经肌肉接种鸭子后第3天,与FX2010相比,FX/MME仍然可以在接种鸭的脾脏、肾脏和卵巢中检测到,但是没有在肺脏中检测到;与MM1775相比,MM/FXE可以在接种鸭肾脏、肺脏中检测到,说明E蛋白影响TMU...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坦布苏病毒对鸭及小鼠致病的分子基础研究


坦布苏病毒基因组结构

黄病毒,生命周期,蛋白


图 1. 2 黄病毒生命周期(Mukhopadhyay et al., 2005a)Fig. 1.2 Flavivirus life cycleUV 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C 蛋白 13kDa、PrM 蛋白蛋白 25kDa、NS2B 蛋白 15kDa、NS3 蛋白 68 kD 28kDa、NS5 蛋白 100kDa,也对鸭 TMUV 潜在的黄病毒进行了分析,鸭 TMUV 和其他黄病毒属病 蛋白的丝氨酸催化三联体结构基序、底物结合基t al., 2017)。参与病毒核酸的组装,与核酸结合,避免被 RNA酶作用后,形成具有生物功能的 M 蛋白,而 M 蛋要成分,对于维持病毒的形态有重要作用,还与病病毒的增殖 (Zhang et al., 2006) 等。E 蛋白是病毒作用,包括与宿主的受体蛋白结合、介导病毒与宿y et al., 1995)。与其他黄病毒相似,TMUV 的 E 蛋DI),呈手指样的结构域 II(DII)和呈免疫球蛋白膜螺旋区(Th)(Bressanelli et al., 2004,Yu et al., 2E 蛋白中心位置的结构域 I 主要起到连接结构域 I

示意图,病毒,示意图


13图 2. 1 病毒拯救示意图;以构建 FX2010 和 MM1775 为例Fig. 2.1 Construction and rescue of viruses; Take FX2010 and MM1775 as examples2.1.7.2 突变质粒构建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坦布苏病毒MM1775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及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闫大为.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2]H7亚型和H10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及鸭坦布苏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张月娥.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014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14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0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