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体外释放以及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6:13

  本文关键词: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体外释放以及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β-环糊精由于其优异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已成为构筑各种功能材料的优良结构单元。本课题通过研究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制作最佳方法、模拟机体体外释放率对比研究及对SD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找出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相对于维生素E对SD大鼠生长影响。试验数据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果为未来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以及在动物饲料添加提供理论依据。为了制备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试验采用微波法、溶液法、超声法。包合温度分别设定:溶液法与微波法(50℃,60℃,70℃),微波法由于温度不可控所以不设定。包合时间分别设定:微波法(2 min,4 min,6 min),溶液法(1 h,2 h,3 h),超声法(2 h,3 h,4 h)。包合比例分别设定:微波法、溶液法与超声法(维生素E与β-环糊精比例:1:2,1:3,1:5)。用红外光谱测定包合物已生成。结果表明:溶液法包合比例1:3,包合时间3 h,包合温度70℃时制得最佳包合率为72.45%。说明本实验制备β-环糊精与维生素E的包合物方法有效。为了检测β-环糊精与维生素E包合物的释放率,该试验通过模拟体内胃肠液环境,分别在不同天数(30天,60天)、不同包合物与模拟液体比例(0,1:1,1:2,1:3,1:4)、不同释放时间(0.5h,1h,1.5h,2h,2.5h,3h,3.5h,4h,6h,8h)和不同温度(室温,4℃)条件下,检测对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保存释放率明显高于室温相同时间内的释放率,因此4℃保存更加有利。在相同温度保存下,不同保存时间相比,30天释放率明显高于60天释放率,因此时间越短释放效率越高。在时间、温度都相同的情况下,在模拟肠液条件下释放率在70%左右显著高于模拟胃液条件下的释放率30%左右,因此可以看出在包合物被小肠吸收前,胃液对包合物存在一定影响,但大部分为肠液分解释放,所以β-环糊精对维生素E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本试验证明在β-环糊精能有效保护维生素E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饲料添加保存过程中应保存在低温,短时间内饲喂对饲料品质较好。在对大鼠抗氧化性能的试验中对照组、VE组、包合物组抗氧化性指标的测量中,大鼠血清中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大鼠血清中丙二醛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大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从平均值可以得到大鼠血清中过氧化氢酶包合物组好于VE组,VE组好于对照组,对照组、VE组、包合物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含量有增长趋势。大鼠血清中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平均值包合物组和VE组相比于对照组含量升高。对大鼠各项指标测量中可以得到,对大鼠增重分析,对照组、VE组、包合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大鼠血清肌酐分析,对照组和VE组差异不显著(P0.05),VE组和包合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包合物组差异显著(P0.05)。对大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分析,对照组、VE组、包合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大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分析,对照组、VE组、包合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分析,对照组、VE组、包合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大鼠谷氨酰胺酶分析,对照组相比于VE组和包合物组差异显著(P0.05),VE组和包合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分析,对照组、VE组、包合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维生素E 包合物 抗氧化性 生理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农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6.7
【目录】:
  • 摘要12-14
  • Abstract14-16
  • 第一章 引言16-29
  • 1.维生素E生物学特点16-20
  • 1.1 维生素E分类及结构16
  • 1.2 维生素E存在方式16-17
  • 1.3 维生素E的理化性质17-19
  • 1.4 维生素E的吸收与转运19
  • 1.5 维生素E的储存和代谢19-20
  • 2.维生素E在畜禽中的应用20-26
  • 2.1 维生素E对畜禽抗氧化性的影响20-21
  • 2.2 维生素E对畜禽应激影响21
  • 2.3 维生素E对畜禽免疫力影响21-22
  • 2.4 维生素E对畜禽产品的影响22-23
  • 2.5 维生素E对畜禽繁殖性能的影响23
  • 2.6 动物饲养过程中维生素E需求量23-24
  • 2.7 对添加维生素E添加含量的影响24-26
  • 2.8 维生素E对鱼类的影响26
  • 3.β-环糊精简介26-28
  • 3.1β-环糊精分子结构26-27
  • 3.2 β-环糊精性质27-28
  • 3.3 β-环糊精历史发展过程28
  • 4.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简介28-29
  • 第二章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以及光谱学特性的研究29-40
  • 1 材料与方法29-32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29
  • 1.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29-30
  • 1.3 标准曲线的制备30-31
  • 1.4 包合物的制备31-32
  • 1.5 包合率的测定32
  • 2 结果与分析32-38
  • 2.1 包合物的制备32-37
  • 2.2 微波法、溶液法和超声法最佳包合方法的比较37
  • 2.3 红外光谱测定37-38
  • 2.4 紫外光谱测定38
  • 3 讨论38-39
  • 3.1 维生素类包合物的研究38
  • 3.2 包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38-39
  • 4 结论39-40
  • 第三章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体外释放研究40-48
  • 1 材料与方法40-41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40
  • 1.2 测定模拟肠液、胃液条件下的释放率40-41
  • 2.结果与分析41-46
  • 2.1 模拟胃环境体外释放41-44
  • 2.2 模拟肠道环境体外释放44-46
  • 3 讨论46-47
  • 3.1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体外释放的意义46
  • 3.2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体外释放46-47
  • 4 结论47-48
  • 第四章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抗氧化性的影响48-53
  • 1 材料与方法48-49
  • 1.1 主要仪器与实验动物48
  • 1.2 试剂盒48
  • 1.3 方法48-49
  • 2 结果与分析49-51
  • 2.1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过氧化氢酶影响49
  • 2.2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丙二醛影响49-50
  • 2.3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影响50-51
  • 2.4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影响51
  • 3 讨论51-52
  • 3.1 维生素E对畜禽抗氧化性的影响51-52
  • 3.2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抗氧化性的影响52
  • 4 结论52-53
  • 第五章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代谢性能的影响研究53-63
  • 1 材料与方法53-54
  • 1.1 主要仪器与实验动物53
  • 1.2 主要试剂53
  • 1.3 方法53-54
  • 2 结果与分析54-59
  • 2.1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肌酐的影响54-55
  • 2.2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影响55
  • 2.3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55-56
  • 2.4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影响56-57
  • 2.5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57
  • 2.6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57-58
  • 2.7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谷氨酰胺酶的影响58-59
  • 3 讨论59-62
  • 3.1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肌酐的影响59
  • 3.2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59-60
  • 3.3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60
  • 3.4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影响60-61
  • 3.5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61
  • 3.6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61-62
  • 3.7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血清谷氨酰胺酶的影响62
  • 4 结论62-63
  • 第六章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萍,刘耕陶;酞丁安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2 符路娣;蔡海云;;介绍一种简便的大鼠灌胃方法[J];中兽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3 罗丽华,陈宜峰,单祥年,曹筱梅;大鼠(Rattus norvegicus)微量血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作的方法[J];动物学研究;1980年03期

4 辛丘岩,曹一亮,马振凯,张德金,李美娟;磁处理水对大鼠生长影响的试验(摘要)[J];兽医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5 王继玉,刘鑫,吴治礼,戴清文,樊璞;耕牛钼中毒的研究(Ⅵ报)——铜钼镉在大鼠体内的相互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6 王玉琳;朱宣人;;蕨和毛叶蕨对大鼠致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甘肃农大学报;1986年02期

7 AhmedG.;金月英;;铜镉铁钼锰对大鼠硒利用的影响[J];国外畜牧科技;1987年02期

8 王颖;;蛋白物质使嗜酒大鼠戒酒[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7期

9 徐晶;吴桂林;马莉;王珑;阎铭杰;;SD大鼠生长用饲料配方的研究[J];饲料研究;1991年01期

10 李传玉;张波;李振邦;黄伏连;田绍文;胡新天;;大鼠成年前异常生活环境对其成年后恐惧记忆的影响(英文)[J];动物学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音;孙振宇;胡敏;李冬霞;;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对大鼠颞颌关节损伤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祝~=骧;iJ梊霞;洃克琴;崔素英;文允摪;

本文编号:315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15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