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感染抗体血清学调查及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1-12-12 10:44
为了掌握新疆牛口蹄疫(FMD)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FMD3ABC-I-ELISA)对从新疆南北疆14个地(州)、市采集的4700头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阳性的地(州)、市有13个,检出阳性率达到92.86%;检出感染抗体阳性的牛381头,占总样品头数的8.11%;其中C、B、N等地的感染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0.99%、29.25%、24.06%。上述检测结果说明在新疆牛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自然感染康复牛或隐性感染牛,反映了我区从1999年发生口蹄疫大流行后每年疫情都有发生和出现点状暴发的事实,这一结果与实际的流行病学资料相符。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了运用FMD3ABC-I-ELISA可以检测曾经感染了口蹄疫的康复牛或隐性感染牛,从而为牛群净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血清学调查可成为牛群口蹄疫综合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使用口蹄疫抗体检测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对伊犁、阿克苏、昌吉及奇台4个牛场使用口蹄疫A型、O型和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口蹄疫A型、O型和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
【文章来源】: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口蹄疫病毒5’UTR结构(引自P.W.Mason,1994)
口蹄疫病毒在自身编码的蛋白酶(L、2A、3C)及少数的宿主因子的参与下,经过 3 级裂解后,形成 3~4 种病毒结构蛋白(VP0 或 VP4,VP2、VP3、VP1)和 8~9 种非结构蛋白(Lab,Lb、2A、2B、2C、3A、3B、3C 和 3D)(图 1-2)[11]。结构蛋白 VP1、VP2、VP3 与 VP4 的各一个分子组成一个原粒,每五个原粒形成一个五聚体,十二个五聚体借助组氨酸聚合成病毒衣壳,但每个病毒衣壳中总有 1~2 个未裂解的前体 VP0,但其意义还不清楚。根据现在国内外所研究的情况,各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如下:具有裂解蛋白功能的有 L 蛋白酶,2A 蛋白与 3C 蛋白酶。L 蛋白酶不仅具有分子内与分子间裂解的功能,还可以阻断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同时,L 蛋白还是 FMDV的一个毒力决定因子。对于 2A 蛋白已经证实的是能介导 P1-2A 与 2B 的分离,还参与病毒合成蛋白的过程。但是 2A 蛋白酶是否催化 2A 与 2B 之间形成 P1-2A 前体,这还有图 1-2 FMDV 基因组 RNA 结构图(单位:核苷酸=bp)(引自 Carroll and Fors)
VP3 26 220 表面 抵抗 甘氨酸 不确定VP4 13.5 85 内部 抵抗 甘氨酸 不能图1-3A FMD病毒 X-射线衍射图 1-3B 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蹄疫及其防控技术[J]. 郑海学,何继军,郭建宏,刘湘涛. 兽医导刊. 2012(12)
[2]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J]. 白丽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15)
[3]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 刘明,徐娜,李志勇,柳纪省.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5)
[4]基因芯片技术及口蹄疫病毒基因芯片研究进展[J]. 王建东,郭建宏,杨春生,刘在新. 动物医学进展. 2007(S1)
[5]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技术概述[J]. 苗海生,李华春,李乐,廖德芳. 湖北畜牧兽医. 2007(04)
[6]口蹄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董志强,张志,李晓成,陈德坤,洪军,张燕霞,黄保续. 中国动物检疫. 2007(03)
[7]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常小斌,刘洵,程天印,王小君,陈宇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12)
[8]口蹄疫检测能力比对试验的结果分析[J]. 周碧君,李谦,汪德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02)
[9]国外口蹄疫流行现状分析及防治策略[J]. 高飞,孙国斌,张金凤.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01)
[10]口蹄疫的流行与防制[J]. 张海峰,富相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3536530
【文章来源】: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口蹄疫病毒5’UTR结构(引自P.W.Mason,1994)
口蹄疫病毒在自身编码的蛋白酶(L、2A、3C)及少数的宿主因子的参与下,经过 3 级裂解后,形成 3~4 种病毒结构蛋白(VP0 或 VP4,VP2、VP3、VP1)和 8~9 种非结构蛋白(Lab,Lb、2A、2B、2C、3A、3B、3C 和 3D)(图 1-2)[11]。结构蛋白 VP1、VP2、VP3 与 VP4 的各一个分子组成一个原粒,每五个原粒形成一个五聚体,十二个五聚体借助组氨酸聚合成病毒衣壳,但每个病毒衣壳中总有 1~2 个未裂解的前体 VP0,但其意义还不清楚。根据现在国内外所研究的情况,各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如下:具有裂解蛋白功能的有 L 蛋白酶,2A 蛋白与 3C 蛋白酶。L 蛋白酶不仅具有分子内与分子间裂解的功能,还可以阻断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同时,L 蛋白还是 FMDV的一个毒力决定因子。对于 2A 蛋白已经证实的是能介导 P1-2A 与 2B 的分离,还参与病毒合成蛋白的过程。但是 2A 蛋白酶是否催化 2A 与 2B 之间形成 P1-2A 前体,这还有图 1-2 FMDV 基因组 RNA 结构图(单位:核苷酸=bp)(引自 Carroll and Fors)
VP3 26 220 表面 抵抗 甘氨酸 不确定VP4 13.5 85 内部 抵抗 甘氨酸 不能图1-3A FMD病毒 X-射线衍射图 1-3B 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蹄疫及其防控技术[J]. 郑海学,何继军,郭建宏,刘湘涛. 兽医导刊. 2012(12)
[2]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J]. 白丽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15)
[3]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 刘明,徐娜,李志勇,柳纪省.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5)
[4]基因芯片技术及口蹄疫病毒基因芯片研究进展[J]. 王建东,郭建宏,杨春生,刘在新. 动物医学进展. 2007(S1)
[5]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技术概述[J]. 苗海生,李华春,李乐,廖德芳. 湖北畜牧兽医. 2007(04)
[6]口蹄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董志强,张志,李晓成,陈德坤,洪军,张燕霞,黄保续. 中国动物检疫. 2007(03)
[7]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常小斌,刘洵,程天印,王小君,陈宇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12)
[8]口蹄疫检测能力比对试验的结果分析[J]. 周碧君,李谦,汪德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02)
[9]国外口蹄疫流行现状分析及防治策略[J]. 高飞,孙国斌,张金凤.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01)
[10]口蹄疫的流行与防制[J]. 张海峰,富相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3536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3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