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鸭坦布苏病流行病学调查和DEFs对强弱毒株的天然免疫反应比较
发布时间:2021-12-16 21:28
鸭坦布苏病是由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eus,DTMU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鸭的传染病,产蛋鸭感染后产蛋率会急剧下降,雏鸭感染表现为神经症状和较高的死亡率。山东省内大部分养鸭地区均存在鸭坦布苏病,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健康发展。鉴于目前鸭坦布苏病尚没有可靠的预防措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鸭坦布苏病的流行动态及病原的变异情况,有助于鸭坦布苏病的及时防控。根据对鸭的致病性,DTMUV分为强毒株(如FX2010)和弱毒株(如MM1775),目前关于两种毒株的宿主范围、致病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多见,宿主或者细胞对两种毒株的天然免疫应答研究较少,而天然免疫可能与毒株的致病性和传播有关。对强弱毒株引起的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进行比较,可以为揭示DTMUV的致病机理和筛选防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山东省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鸭群进行坦布病的流行调查。首先,在山东省内的泰安、菏泽、聊城等9个地区采集了未经免疫的鸭群血清4437份和临床疑似病例276份,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鸭坦布苏的抗体阳性率,以RT-PCR方法检测肝、脾、脑、肺、肾和心脏等器官中的DTMUV核酸,进一步对阳性病料进...
【文章来源】: 李刚 山东农业大学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病毒的模式示意图,来自(HeinzandStiasny,2017)
图 1 黄病毒的模式示意图,来自(Heinz and Stiasny, 2017)Fig1: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of Flavivirus1.2.3病毒的基因结构DTMUV具有典型的黄病毒基因结构,病毒颗粒由一层外边带有纤突的囊膜包裹着,全长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 RNA,全长有大约 10990nt,分子量约为 3.8×106,GC 含量约为 48%,和其他黄病毒一样,其基因组也具有感染性,长度为 94个核苷酸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s)带有Ⅰ型帽子结构,但长度为 618个核苷酸的 3非编码区没有 poly尾结构。基因组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含有 3425个氨基酸的的多聚蛋白,它在病毒丝氨酸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 3个结构蛋白(C, prM, E)和 7 个非结构蛋白(NS1, NS2A, NS2B, NS3, NS4A, NS4B, NS5)。
得到一个有囊膜的 RNA 病毒,疑似黄病毒,将该病命名为“鸭病毒性脑炎”,2010 年曹真真等将导致鸭产蛋下降的病毒暂命名为“鸭出血性卵巢炎”(曹贞贞等,2010),有学者报道鸭鹅均能发病,将其命名为“脑炎-卵巢炎综合征”(黄欣梅等,2011)随着我国学者的研究该病毒最终被命名为鸭坦布苏病毒(一种新型的黄病毒)。DTMUV在 2010 年 4 月首次全国性疫情爆发后,整个 2011 年,只在一些个别农场散发存在,没有重大 DTMUV 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然而,在 2012 年,在我国主要养鸭地区中,又爆发了该病。距离第一次爆发 2 年以后,再次爆发流行的原因尚不清楚。与所有 RNA病毒相同,DTMUV 的 R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可能缺乏一个 39-59 的核外切酶的校对功能,无法及时更正复制错误,如删除错配的碱基。因此,DTMUV 复制容易出错,在病毒基因组中产生大量突变。遗传变异可导致抗原改变,从而促进 DTMUV 逃避宿主的免疫。此外,来自宿主免疫系统的选择压力是病毒基因特别是 E 基因进化的另一种动力,这种基因变化可以使病毒对抗 E 中和抗体产生耐受(Yu, Sheng et al., 2013)。
本文编号:3538848
【文章来源】: 李刚 山东农业大学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病毒的模式示意图,来自(HeinzandStiasny,2017)
图 1 黄病毒的模式示意图,来自(Heinz and Stiasny, 2017)Fig1: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of Flavivirus1.2.3病毒的基因结构DTMUV具有典型的黄病毒基因结构,病毒颗粒由一层外边带有纤突的囊膜包裹着,全长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 RNA,全长有大约 10990nt,分子量约为 3.8×106,GC 含量约为 48%,和其他黄病毒一样,其基因组也具有感染性,长度为 94个核苷酸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s)带有Ⅰ型帽子结构,但长度为 618个核苷酸的 3非编码区没有 poly尾结构。基因组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含有 3425个氨基酸的的多聚蛋白,它在病毒丝氨酸蛋白酶和宿主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 3个结构蛋白(C, prM, E)和 7 个非结构蛋白(NS1, NS2A, NS2B, NS3, NS4A, NS4B, NS5)。
得到一个有囊膜的 RNA 病毒,疑似黄病毒,将该病命名为“鸭病毒性脑炎”,2010 年曹真真等将导致鸭产蛋下降的病毒暂命名为“鸭出血性卵巢炎”(曹贞贞等,2010),有学者报道鸭鹅均能发病,将其命名为“脑炎-卵巢炎综合征”(黄欣梅等,2011)随着我国学者的研究该病毒最终被命名为鸭坦布苏病毒(一种新型的黄病毒)。DTMUV在 2010 年 4 月首次全国性疫情爆发后,整个 2011 年,只在一些个别农场散发存在,没有重大 DTMUV 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然而,在 2012 年,在我国主要养鸭地区中,又爆发了该病。距离第一次爆发 2 年以后,再次爆发流行的原因尚不清楚。与所有 RNA病毒相同,DTMUV 的 R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可能缺乏一个 39-59 的核外切酶的校对功能,无法及时更正复制错误,如删除错配的碱基。因此,DTMUV 复制容易出错,在病毒基因组中产生大量突变。遗传变异可导致抗原改变,从而促进 DTMUV 逃避宿主的免疫。此外,来自宿主免疫系统的选择压力是病毒基因特别是 E 基因进化的另一种动力,这种基因变化可以使病毒对抗 E 中和抗体产生耐受(Yu, Sheng et al., 2013)。
本文编号:3538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3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