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5:11
【目的】本研究从兰州及其附近地区奶牛场分离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中药作为消除剂,作用于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通过检测中药提取液对耐药菌的耐药质粒、耐药基因和耐药酶的表达与含量等耐药性因素影响,以探究耐药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和消除耐药性的方法,并为临床耐药菌引起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兰州及其附近地区奶牛场采集样品,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致病性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确定耐药性菌株;用二倍肉汤稀释法确定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亚抑菌浓度;用影印培养法筛选质粒消除子,并通过碱裂解法对质粒进行抽提,经琼脂凝胶糖电泳后,分析比较不同中药MIC提取液作用后耐药菌株质粒条带的变化与差异;用纸片酸定量法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超声破碎法提取酶粗提液纸,用中药亚抑菌浓度提取液作用耐药菌株,分析中药对超ESBLs活性和含量的影响;根据GenBank中已发布的mecA基因序列,利用软件设计一对引物,用PCR法检测耐药mecA基因,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做中药对耐药基因mecA的失活试验,比较中药对病原菌耐药基因me...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乳房炎病原菌耐药性及中药消除耐药性的研究概况
1.1 乳房炎
1.1.1 奶牛乳房炎危害
1.1.2 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类
1.1.3 乳房炎的治疗及耐药性分析
1.2 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2.1 细菌耐药的现状
1.2.2 染色体介导的耐药
1.2.3 质粒介导的耐药
1.2.4 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1.2.5 灭活酶与钝化酶的产生
1.2.6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1.2.7 抗生素结合靶位的改变
1.2.8 主动外输系统
1.3 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况
1.4 细菌耐药质粒消除的概况
1.5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研究概况
1.6 中药影响耐药基因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 引起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种
1.1.2 主要仪器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
1.1.5 药敏纸片
1.1.6 试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2.1 样本的采集分离与生化试验
1.2.2 药敏试验
1.2.3 动物实验
1.2.4 葡萄球菌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
1.2.5 耐药菌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鉴定与生化鉴定
2.2 药敏试验
2.3 动物试验
2.4 葡萄球菌 16s rRNA 序列分析
2.5 耐药菌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中药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药物
1.1.2 菌种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仪器
1.1.5 主要试剂
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2.1 中药原液的制备
1.2.2 中药水提与醇提液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1.2.3 中药水提与醇提液亚抑菌抑菌浓度的测定
1.2.4 含药平板中抗菌药物母液的配制
1.2.5 药物平板的制备
1.3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体外消除试验
1.4 中药提取液消除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耐药作用
1.4.1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菌株的筛选
1.4.2 9 种中药消除耐菌株耐药酶试验
1.4.3 超声破碎法制备 ESBLs 粗提液
1.4.4 测定酶最佳反应时间
1.4.5 ESBLs 活性测定
1.4.6 ESBLs 的含量测定
1.4.7 资料处理
1.5 中药对耐药基因 mecA 影响试验
1.5.1 本试验中药 MIC 的测定
1.5.2 PCR 法检测耐药 mecA 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5.3 PCR 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1.5.4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测序
1.5.5 中药对耐药 mecA 基因的失活试验
1.5.6 PCR 检测经中药作用后的 mecA 基因
2 结果
2.1 21 味中药水提液最小抑菌浓度和亚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2.2 9 味中药醇提液最小抑菌浓度和亚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mg/mL)
2.3 耐药质粒体外消除试验
2.3.1 耐药消除率
2.3.2 质粒的检测
2.4 中药提取液消除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作用
2.4.1 测定酶最佳反应时间
2.4.2 ESBLs 活性测定及抑酶试验
2.4.3 ESBLs 的含量测定结果
2.5 经中药作用后 mecA 基因 PCR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析
3 讨论
3.1 中药提取液对耐药菌株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
3.2 中药水与醇提液对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
3.3 中药对 mecA 基因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黄连、清开灵对耐药大肠埃希菌R质粒及β-内酰胺酶的影响[J]. 何明,吴峥嵘,李渊,曹颖,陶庆春,张永生,郝素英,关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2]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J]. 马驰,林居纯,陈雅莉,覃春红,张辉建. 中国兽医杂志. 2010(09)
[3]3种中药方剂对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J]. 芦亚君,程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13)
[4]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性[J]. 陶陶,姜海洋,付建平,金虹. 医学综述. 2010(11)
[5]中药乳房灌注剂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J]. 张振国,秦晓庆,赵树臣,侯振中. 中国兽医杂志. 2010(04)
[6]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倪春霞,蒲万霞,胡永浩,邓海平,王玲,孟晓琴.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2)
[7]中药复方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基因AcrA-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 任玲玲,鞠玉琳,平家奇,张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2)
[8]中药柴贝止痫汤对难治性癫痫大鼠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研究[J]. 刘金民,郑香春. 天津中医药. 2009(06)
[9]中药“连黄”对巴氏杆菌耐药性的影响[J]. 苗春光,鞠玉琳,高威,任玲玲,崔洪钧.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3)
[10]鸡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进展[J]. 许虹,杜海燕,牛艺儒. 山东畜牧兽医. 2009(04)
博士论文
[1]以MRSA多重耐药蛋白PBP2a为靶点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敏剂的实验研究[D]. 董燕.第三军医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不同中药对3种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研究[D]. 马驰.四川农业大学 2011
[2]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停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提纯[D]. 王正兵.甘肃农业大学 2011
[3]鸭源性E.coli耐药相关基因mRNA表达差异分析及中药对E.coli耐药性的消除试验[D]. 张奎.西南大学 2009
[4]新疆部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大肠杆菌的初步研究[D]. 徐志光.新疆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3541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乳房炎病原菌耐药性及中药消除耐药性的研究概况
1.1 乳房炎
1.1.1 奶牛乳房炎危害
1.1.2 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类
1.1.3 乳房炎的治疗及耐药性分析
1.2 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2.1 细菌耐药的现状
1.2.2 染色体介导的耐药
1.2.3 质粒介导的耐药
1.2.4 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1.2.5 灭活酶与钝化酶的产生
1.2.6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1.2.7 抗生素结合靶位的改变
1.2.8 主动外输系统
1.3 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况
1.4 细菌耐药质粒消除的概况
1.5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研究概况
1.6 中药影响耐药基因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 引起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种
1.1.2 主要仪器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
1.1.5 药敏纸片
1.1.6 试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2.1 样本的采集分离与生化试验
1.2.2 药敏试验
1.2.3 动物实验
1.2.4 葡萄球菌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
1.2.5 耐药菌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鉴定与生化鉴定
2.2 药敏试验
2.3 动物试验
2.4 葡萄球菌 16s rRNA 序列分析
2.5 耐药菌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中药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药物
1.1.2 菌种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仪器
1.1.5 主要试剂
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2.1 中药原液的制备
1.2.2 中药水提与醇提液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1.2.3 中药水提与醇提液亚抑菌抑菌浓度的测定
1.2.4 含药平板中抗菌药物母液的配制
1.2.5 药物平板的制备
1.3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体外消除试验
1.4 中药提取液消除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耐药作用
1.4.1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菌株的筛选
1.4.2 9 种中药消除耐菌株耐药酶试验
1.4.3 超声破碎法制备 ESBLs 粗提液
1.4.4 测定酶最佳反应时间
1.4.5 ESBLs 活性测定
1.4.6 ESBLs 的含量测定
1.4.7 资料处理
1.5 中药对耐药基因 mecA 影响试验
1.5.1 本试验中药 MIC 的测定
1.5.2 PCR 法检测耐药 mecA 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5.3 PCR 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1.5.4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测序
1.5.5 中药对耐药 mecA 基因的失活试验
1.5.6 PCR 检测经中药作用后的 mecA 基因
2 结果
2.1 21 味中药水提液最小抑菌浓度和亚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2.2 9 味中药醇提液最小抑菌浓度和亚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mg/mL)
2.3 耐药质粒体外消除试验
2.3.1 耐药消除率
2.3.2 质粒的检测
2.4 中药提取液消除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作用
2.4.1 测定酶最佳反应时间
2.4.2 ESBLs 活性测定及抑酶试验
2.4.3 ESBLs 的含量测定结果
2.5 经中药作用后 mecA 基因 PCR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析
3 讨论
3.1 中药提取液对耐药菌株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
3.2 中药水与醇提液对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
3.3 中药对 mecA 基因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黄连、清开灵对耐药大肠埃希菌R质粒及β-内酰胺酶的影响[J]. 何明,吴峥嵘,李渊,曹颖,陶庆春,张永生,郝素英,关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2]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J]. 马驰,林居纯,陈雅莉,覃春红,张辉建. 中国兽医杂志. 2010(09)
[3]3种中药方剂对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J]. 芦亚君,程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13)
[4]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性[J]. 陶陶,姜海洋,付建平,金虹. 医学综述. 2010(11)
[5]中药乳房灌注剂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J]. 张振国,秦晓庆,赵树臣,侯振中. 中国兽医杂志. 2010(04)
[6]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 倪春霞,蒲万霞,胡永浩,邓海平,王玲,孟晓琴.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2)
[7]中药复方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基因AcrA-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 任玲玲,鞠玉琳,平家奇,张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10(02)
[8]中药柴贝止痫汤对难治性癫痫大鼠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研究[J]. 刘金民,郑香春. 天津中医药. 2009(06)
[9]中药“连黄”对巴氏杆菌耐药性的影响[J]. 苗春光,鞠玉琳,高威,任玲玲,崔洪钧.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3)
[10]鸡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进展[J]. 许虹,杜海燕,牛艺儒. 山东畜牧兽医. 2009(04)
博士论文
[1]以MRSA多重耐药蛋白PBP2a为靶点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敏剂的实验研究[D]. 董燕.第三军医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不同中药对3种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研究[D]. 马驰.四川农业大学 2011
[2]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停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提纯[D]. 王正兵.甘肃农业大学 2011
[3]鸭源性E.coli耐药相关基因mRNA表达差异分析及中药对E.coli耐药性的消除试验[D]. 张奎.西南大学 2009
[4]新疆部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大肠杆菌的初步研究[D]. 徐志光.新疆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3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6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