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混合日粮饲喂泌乳奶牛群摄入养分偏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全混合日粮饲喂泌乳奶牛群摄入养分偏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泌乳奶牛群摄入养分偏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0个高产牛群,每个牛群采样5 d。采取牛群TMR及剩料样品,进行养分分析和颗粒分级评定,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记录产奶量,取奶样测乳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养分、颗粒的变异系数与牛群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30个牛群饲喂的TMR产奶净能(NEL)和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微生物蛋白质(MCP)、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P)、瘤胃能氮平衡(RENB)、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DCPSI)、钙(Ca)含量分别为6.56 MJ/kg和16.22%、35.71%、21.38%、77.84 g/kg、92.15 g/kg、14.77 g/kg、104.04 g/kg、1.43%,其中高于配方目标的指标有NDF(1.94%)、Ca(0.57%)、RUP(5.03 g/kg)、RENB(6.95 g/kg),低于配方目标的指标有CP(-0.36%)、ADF(-1.54%)、NEL(-0.12 MJ/kg)、MCP(-7.71 g/kg)、DCPSI(-2.12 g/kg)(正值表示提高,负值表示降低)。观测期内,RUP[(16.26±7.10)%]、MCP[(22.78±13.38)%]、RENB[(64.29±34.29)%]3种养分的变异系数大于10%,其他养分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长、中、短、细4类颗粒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78±9.25)%、(9.12±7.86)%、(6.00±4.00)%、(11.15±9.62)%。回归分析表明,TM R养分和颗粒度变异影响产奶量和乳成分,NEL变异系数每升高1个百分点,产奶量下降3.662 kg/d;长颗粒变异系数每升高1个百分点,产奶量下降0.124 kg/d,乳脂率升高0.012%。结果提示,TMR饲喂泌乳奶牛摄入养分因投料不准确、加工质量不稳定、搅拌不均匀、挑食等与配方养分产生差异。TMR加工质量稳定性影响到产奶量和乳成分,其中NEL、DCPSI、RENB的变异影响产奶量,长颗粒变异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摄入养分偏离 挑食 混合均匀度 生产性能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奶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7) 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SDAIT-12-011-06)
【分类号】:S823.5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大中型奶牛场基本都已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TMR能够为瘤胃微生物提供稳定、均衡的养分,优化瘤胃机能,提高养分利用效率[1]。养分均衡摄入是实现TMR最佳饲喂效果和生产性能最大化的前提。但是国内实际应用TMR技术时,存在饲粮配制不准确,养分摄入不均衡等诸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彪 ,刘刚 ,张忠 ,郭斌 ,梁金旺 ,张洪涛 ,陈国福 ,闫德光;“牛四防”疫苗在奶牛群消化道疾病中的防治作用[J];中国乳业;2005年10期
2 ;谨防奶牛群发病[J];农民致富之友;2005年12期
3 邱昌庆;周继章;曹小安;;奶牛群发性流产的诊断[J];中国奶牛;2006年04期
4 付小伟;李正;李安玲;郭会侠;;奶牛群发尘埃性肺炎的病例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06年04期
5 张明臣;张洪涛;梁宝龙;;“牛四防”疫苗在奶牛群消化道疾病中的防治作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8期
6 王云洲;;奶牛群“乳肉”双高生产配套技术[J];中国奶牛;2010年06期
7 宋化楞;;奶牛群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6年04期
8 杨善文;;培育七千公斤高产奶牛群的经验[J];河北农业科技;1988年10期
9 杨春华;;我省培育出7000公斤高产奶牛群[J];河北农业科技;1988年07期
10 戴克政;;奶牛群敌灭克(涕灭威)中毒[J];上海奶牛;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王赞江;奶牛群发病的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2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邢建军 博士;全混合日粮及其技术应用要点[N];中国畜牧报;2004年
本文关键词:全混合日粮饲喂泌乳奶牛群摄入养分偏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8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