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荒漠草原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荒漠草原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酶活性
【摘要】:以宁夏荒漠草原典型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和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物群落不同土层深度(0~5、5~10和10~15cm)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特征及其与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SOC、MBC、E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表层(0~5cm)土壤显著高于亚表层(5~10cm)和深层(10~15cm)土壤(P0.05),而土壤DOC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同一土层深度,灌木(柠条和沙蒿)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高于禾本科植物(短花针茅和蒙古冰草)。(2)4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局部土层深度表现出波动性;同一土层不同植被群落土壤酶活性未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3)4种典型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除DOC外,其余均与SO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熵以及有机碳活度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不仅依赖于总有机碳,也与土壤酶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大学科学技术处;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酶活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123;41101301;3126058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413060)
【分类号】:S812.2
【正文快照】: 处,银川750021)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库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土壤碳汇的重要功能。土壤有机碳是反映土壤质量或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土壤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随着对有机质分组深入的研究,学者们相继提出了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汪思龙;王清奎;刘燕新;;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季节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年01期
2 向成华;栾军伟;骆宗诗;宫渊波;;川西沿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J];生态学报;2010年04期
3 卢慧;丛静;薛亚东;杨敬元;陈克龙;李迪强;张于光;;海拔对神农架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4年08期
4 徐侠;权伟;汪家社;方燕鸿;阮宏华;叶镜中;;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李鹏;沈振西;钟志明;;西藏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梯度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6 刘振花;陈立新;王琳琳;;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9年05期
7 李平;郑阿宝;阮宏华;李莉;沈玉娟;赵琦齐;谢涛;;苏南丘陵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1年04期
8 冯发堂;荣丽;李贤伟;赖元长;周义贵;范川;;实验室不同温度下添加细根(草根)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1年04期
9 华娟;赵世伟;张扬;马帅;;云雾山不同草地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J];草地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李鹏;沈振西;钟志明;;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为例[J];生态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国勇;李昆;;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特征[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秋芳;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窦艳星;间伐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云红;采伐及伐后土地利用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3 徐侠;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4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66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