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猪博卡病毒多重PCR检测和分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17:19

  本文关键词:猪博卡病毒多重PCR检测和分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猪博卡病毒 基因群组 多重PCR 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 检测


【摘要】: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PBoV)是无囊膜单链线状DNA博卡病毒属成员。自2009年在瑞典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体内被检测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多个病毒种或基因型被发现,依据系统进化关系可分为G1,G2,G3三个PBoV基因群组。这一新发猪病毒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但人们对其研究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PBoV的检测和分型方法并不全面。因此发展有效和可靠的检测技术对PBoV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分别构建了PBoV普通多重PCR和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本研究中,在对三个基因群组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首先构建了一个普通多重PCR方法用于同时检测和鉴定不同分型的PBoV。此方法可特异地检测三个PBoV基因群组,对PBoV G1,PBoV G2和PBoV G3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103,4.5×103和3.8×103 copies/μL,与三个PBoV基因群组普通单重PCR的灵敏度1.0×103 copies/μL相近。利用新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来检测227个临床样品。PBoV G1,PBoV G2和PBoV G3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2.6%和12.3%。其中三个基因群组检测有混合感染,PBoV G1与PBoV G3、PBoV G2与PBoV G3及PBoV G1、PBoV G2与PBoV G3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0.4%、0.9%和0.4%。除在猪粪样品中多检测出一个PBoV G2阳性外,PBoV基因群组单重PCR结果与多重PCR结果相同。建立的基于EvaGreen PBoV单重或多重实时荧光PCR扩增后经熔解曲线分析,三个基因群组的扩增产物均形成特异熔解峰,PBoV G1、PBoV G2和PBoV G3的Tm值分别为81.3±0.34°C,78.2±0.37°C和85.0±0.29°C,各病毒间Tm值间隔在3°C左右,而非靶标病毒及空白阴性对照无特异熔解峰产生,通过Tm差异可区分鉴定三个PBoV基因群组,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三个基因群组EvaGreen单重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5 copies/μL(PBoV G1),10 copies/μL(PBoV G2)和25 copies/μL(PBoV G3);而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体系下单个基因群组的检测灵敏度稍有下降,依次为100 copies/μL(PBoV G1)、50 copies/μL(PBoV G2)和100 copies/μL(PBoV G3);三个基因群组同时存在时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依次为250 copies/μL(PBoV G1),250 copies/μL(PBoV G2)和100 copies/μL(PBoV G3)。EvaGreen单重实时荧光PCR和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的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都小于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对227个样品检测结果为:PBoV G1阳性率为15.0%,PBoV G2的阳性率为25.1%,PBoV G3的阳性率为41.9%,与利用EvaGreen单重实时荧光PCR检测的17.2%PBoV G1,29.1%PBoV G2和44.5%PBoV G3阳性率结果较为一致;其中,PBoV G1与PBoV G2、PBoV G1与PBoV、G3 PBoV G2与PBoV G3及PBoV G1、PBoV G2与PBoV G3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3.1%、5.7%、13.2%及3.1%。上述结果表明PBoV在国内猪群中较流行。对PBoV检测阳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得的目的片段序列分别与PBoV全基因组序列或者接近全基因组序列间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三组PBoV基因群组内的同源性比较高,范围在72.1-100%之间,而基因群组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为3.2-54.2%,表明将本研究构建的普通多重PCR和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两组PBoV检测方法选择的诊断区区分PBoV G1、PBoV G2与PBoV G3三个基因群组的基因分型方法可行且具有代表性,同时证实猪群中PBoV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成功构建立了普通多重PCR和Eva 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两组PBoV检测和分型方法,可以满足不同调查和研究的检测需求,这两组多重PCR检测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养猪场大批量检测需求,为PBoV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检测技术手段。
【关键词】:猪博卡病毒 基因群组 多重PCR 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 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PBoV的发现13
  • 1.2 PBoV的分类13-15
  • 1.3 PBo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15-16
  • 1.4 PBo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相关性16-18
  • 1.4.1 国内PBoV的流行情况16-17
  • 1.4.2 国外PBoV的流行情况17-18
  • 1.5 PBoV的检测技术18-21
  • 1.5.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18
  • 1.5.2 间接免疫荧光法18-19
  • 1.5.3 聚合酶链式反应19
  • 1.5.4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19-21
  • 第二章 PBoV多重PCR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的实验方案设计21-24
  • 2.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21
  • 2.2 实验主要内容21-23
  • 2.2.1 引物设计21-22
  • 2.2.2 标准品构建及普通多重PCR构建22
  • 2.2.3 三个PBoV基因群组单重实时荧光PCR体系的优化和建立22
  • 2.2.4 多重实时荧光PCR体系同时检测三个PBoV基因群组的优化和建立22-23
  • 2.3 实验流程23-24
  • 第三章 PBoV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24-36
  • 3.1 实验材料24-25
  • 3.1.1 病毒和临床样品24-25
  • 3.1.2 主要试剂25
  • 3.1.3 主要仪器设备25
  • 3.2 引物设计25-26
  • 3.3 病毒核酸提取和质粒标准品制备26-27
  • 3.3.1 PBoV DNA提取26
  • 3.3.2 PCR反应26
  • 3.3.3 PCR产物割胶回收26
  • 3.3.4 PCR目的片段连接26
  • 3.3.5 连接产物转化26
  • 3.3.6 重组质粒提取26-27
  • 3.3.7 重组质粒鉴定27
  • 3.3.8 重组质粒标准品制备27
  • 3.4 PBoV多重PCR体系建立27-28
  • 3.4.1 PBoV多重PCR体系优化27
  • 3.4.2 PBoV多重PCR灵敏度和特异性27-28
  • 3.5 PBoV临床样品多重PCR检测28
  • 3.5.1 样品核酸提取28
  • 3.5.2 临床样品检测28
  • 3.6 结果28-33
  • 3.6.1 PBoV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图28-30
  • 3.6.2 标准品构建30
  • 3.6.3 PBoV多重PCR体系优化30-31
  • 3.6.4 PBoV G1, PboV G2和G3 Pbo V多重PCR特异性和灵敏度31-33
  • 3.6.5 临床样品单重和多重普通PCR检测33
  • 3.7 讨论33-36
  • 第四章 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PBoV三个基因群组方法的建立和应用36-56
  • 4.1 实验材料36-37
  • 4.1.1 毒源36-37
  • 4.1.2 主要试剂37
  • 4.1.3 主要仪器设备37
  • 4.2 引物设计37-38
  • 4.3 PBoV EvaGreen单重实时荧光PCR38-39
  • 4.3.1 PBoV单重荧光PCR特异性及产物Tm值38
  • 4.3.2 PBoV单重荧光PCR灵敏度及重复性38-39
  • 4.4 PBoV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39-40
  • 4.4.1 PBoV多重荧光PCR特异性及产物Tm值39
  • 4.4.2 PBoV多重荧光PCR灵敏度及重复性39-40
  • 4.5 PBoVEvaGreen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临床样品40
  • 4.5.1 临床样品及样品核酸提取40
  • 4.5.2 临床样品检测40
  • 4.6 结果40-52
  • 4.6.1 PBoV单重实时荧光PCR的扩增产物Tm值40-41
  • 4.6.2 PBoV单重实时荧光PCR特异性41-42
  • 4.6.3 PBoV单重实时荧光PCR灵敏度及标准曲线42-43
  • 4.6.4 PBoV单重实时荧光PCR重复性43-45
  • 4.6.5 PBoV多重实时荧光PCR的扩增产物Tm值45
  • 4.6.6 PBoV多重实时荧光PCR特异性45-46
  • 4.6.7 单个PBoV模板多重实时荧光PCR灵敏度及标准曲线46-48
  • 4.6.8 多个PBoV模板多重实时荧光PCR灵敏度48-49
  • 4.6.9 PBoV多重实时荧光PCR重复性49-50
  • 4.6.10 PBoV临床样品实时荧光PCR检测50-52
  • 4.7 讨论52-56
  • 第五章 PBoV遗传多样性分析56-63
  • 5.1 材料和方法56
  • 5.2 结果56-61
  • 5.3 讨论61-63
  • 结论与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8
  •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成果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峰;;人博卡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07年02期

2 傅希;伍严安;;博卡病毒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15期

3 陈倩;胡正;;人博卡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8期

4 李建宁;姚青;孙玉宁;;博卡病毒属基因组特征与致病的分子机制[J];微生物学报;2013年05期

5 何涛君;王琼;何英;黄烈;张银辉;林广裕;陆学东;;采用半巢式PCR技术从临床标本中克隆人类博卡病毒的全基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6 黄头华;;我国医学界首次发现人类博卡病毒[J];中国医药指南;2006年09期

7 何慧;刘新;;新发现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人博卡病毒[J];医学综述;2008年21期

8 钱渊;;人博卡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年01期

9 周建林;伍严安;;人博卡病毒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12期

10 邹丽容;郑夔;周杰;莫艳玲;方苓;陈秋霞;李晖;柯昌文;;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人博卡病毒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虹;彭亮;;新型微小病毒——人类博卡病毒[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峰;曾爱平;杨宁敏;林海燕;郑昌华;李桦;陈弘;李旭阳;郁明素;金大智;王升启;;小儿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林峰;曾爱平;林海燕;郑昌华;李桦;陈弘;李旭阳;郁明素;杨宁敏;金大智;王升启;;小儿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陆学东;林广裕;周仁彬;王琼;林创兴;杨来智;陆长东;;广东地区首例人博卡病毒的检出及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王婷;李昌崇;陈小芳;聂颖;崇蕾;;温州地区人博卡病毒在急性喘息患儿中的检测及其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林峰;;人博卡病毒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研究[A];2008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婷;李昌崇;陈小芳;聂颖;崇蕾;;温州地区人博卡病毒在急性喘息患儿中的检出及其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李芳;孙玉宁;张茜;芦晓红;;博卡病毒MVC在不同种属细胞系病毒基因组复制及感染特性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何彪;杨凡力;涂长春;;中国蝙蝠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维;林书祥;黄敬孚;徐晓华;;天津地区婴幼儿腹泻博卡病毒的检出及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邓明 通讯员  白培生 刘巧突;郴州在国内首次发现人类博卡病毒[N];湖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吴德群;口岸连查4宗 人感染博卡病毒[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陈茂j 赵斌;温岭市一院在我国首次发现人博卡病毒[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记者 王理略 通讯员 任丽琼;首次克隆出人博卡病毒全基因组[N];湖北日报;2014年

5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郝飞 汤德元;猪博卡病毒研究进展[N];河北科技报;2012年

6 记者  龙军;我国首次发现人类博卡病毒HBoV[N];光明日报;2006年

7 洪卫 张敏;迎接照耀医学高峰的新曙光[N];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雪萌;博卡病毒感染的检测和原始抗原效应的相关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若曦;猪博卡病毒NP1蛋白调控Ⅰ型干扰素反应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程卫霞;博卡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性及基因进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赵慧;儿童腹泻相关的人博卡病毒2型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邓雪锋;人类博卡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体外感染模型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京京;人类博卡病毒HBoV1基因组克隆及转录、翻译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换弟;人博卡病毒1-4型重组分析及人博卡病毒1型相关质粒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4年

2 姚爽;2014-2015年黑龙江三个地区犬博卡病毒的PCR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3 马俊;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猪博卡病毒VP2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马婧;博卡病毒MVC结构蛋白VP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5 郑晓文;猪博卡病毒多重PCR检测和分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6 马均;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博卡病毒检测及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梁丹丹;小儿呼吸道人类博卡病毒感染免疫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刘萌萌;屠宰猪博卡病毒全基因序列测定及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杨晚竹;猪博卡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感染性克隆构建的初步探索[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10 漆正宇;我国人博卡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衣壳蛋白独有区表达纯化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6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26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