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伊犁马日常速步训练探究
本文关键词:青年伊犁马日常速步训练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年伊犁马 血液生化 心率阈训练法 标准训练法
【摘要】:本文以12匹昭苏马场2-3岁的青年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8周心率阈法训练和标准训练法训练,分析心率阈训练法和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及心率阈训练法和标准训练法间马匹运动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两种训练方法训练后对马匹运动成绩的影响及血液生化指标间的差异,探究不同训练方法对马匹运动特点的影响,以期为马匹日常速步训练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6匹青年伊犁马通过8周心率阈训练法训练后1000m成绩显著提高(P0.05)。训练前血浆LAC、ALT、LDH浓度测试赛各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8周心率阈训练法训练后赛后即刻LAC浓度相比赛前极显著升高(P0.01),ALT、LDH浓度显著升高(P0.05)。训练前后测试赛各阶段血浆AST与CK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ALT浓度赛后即刻极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AST浓度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CK赛前浓度水平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LDH浓度赛后15min、30min显著高于训练前。因此,心率阈训练有助于增强马匹无氧代谢水平,马匹肝脏、心肌和骨骼肌机械损伤程度较训练前小,机体提高了对比赛负荷的适应性。训练后对LAC的消除率增强,说明有氧运动能力有所提升。6匹青年伊犁马经过8周标准训练法训练后1000米测试成绩显著提高(P0.05)。训练前LDH、CK测试赛各阶段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经8周标准训练法训练后测试赛赛后即刻血浆LDH浓度极显著高于赛前(P0.01),CK浓度显著高于赛前(P0.05)。训练后测试赛各阶段血浆ALP、AST、LDH浓度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静态血浆LAC、CK浓度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因此,标准训练法有助于提高马匹抗疲劳程度,增强无氧糖酵解供能水平,使骨骼肌机械损伤程度更小,有氧运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两组马匹分别通过8周心率阈训练和标准训练后,1000m测试赛用时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率阈训练组马匹相比标准训练组成绩提高略多。心率阈组马匹训练前期成绩提高较理想,而标准训练组中后期成绩提高较稳定。两组马匹测试赛各阶段生化指标数据显示血浆ALT、AST、CK与LDH浓度心率阈组显著低于标准训练组(P0.05),说明标准训练组对于1000m测试赛强度适应性较心率阈组差,机体疲劳感强,骨骼肌细胞受损较严重。因此,心率阈训练法可使马匹更快适应训练强度和比赛节奏。
【关键词】:青年伊犁马 血液生化 心率阈训练法 标准训练法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21.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24
- 1.1 国内外赛马业现状介绍9-12
- 1.1.1 国内赛马业现状介绍9-10
- 1.1.2 国外赛马业发展现状10-12
- 1.2 速步赛简介12
- 1.3 国内外速步马品种简介12-14
- 1.3.1 国外优秀速步马品种12-13
- 1.3.2 国内优良速步马品种13-14
- 1.4 速步赛马运动特点14-15
- 1.5 速步马调教训练对策15
- 1.6 运动训练常见方法及其应用15-19
- 1.6.1 间歇训练法及其应用16
- 1.6.2 无氧阈训练法及其应用16-18
- 1.6.3 标准训练法介绍及应用18-19
- 1.7 常用血液生化监测指标在运动训练中测定的意义19-22
- 1.7.1 乳酸(LAC)的生物学功能及检测意义19-20
- 1.7.2 肌酸激酶(CK)与乳酸脱氢酶(LDH)的生物学功能及检测意义20
- 1.7.3 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的生物学功能及检测意义20-21
- 1.7.4 钙(Ca~(2+))与磷(P)的生物学功能及测定意义21
- 1.7.5 甘油三脂(TG)与总蛋白(TP)的生物学功能及测定意义21-22
- 1.7.6 尿酸(UA)与肌酐(CREA)生物学功能及测定意义22
- 1.8 本试验研究目的和意义22-24
- 第2章 心率阈训练在青年伊犁马速步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探究24-31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24-26
- 2.1.1 研究对象24
- 2.1.2 试验器材24
- 2.1.3 试验场地24
- 2.1.4 试验方法24-25
- 2.1.5 指标测定25
- 2.1.6 数据统计25-26
- 2.2 结果与分析26-28
- 2.2.1 心率阈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成绩及马匹性能指标结果26
- 2.2.2 心率阈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血乳酸值与乳酸清除率结果26-27
- 2.2.3 心率阈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ALT、AST、CK及LDH的浓度变化27
- 2.2.4 心率阈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UA与TP的浓度变化27-28
- 2.3 讨论28-30
- 2.3.1 心率阈训练对马匹 1000m测试赛成绩、心率阈值和最大心率的影响28
- 2.3.2 心率阈训练前后对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LAC浓度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28-29
- 2.3.3 心率阈训练前后对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ALT、AST、CK及LDH浓度的影响29-30
- 2.3.4 心率阈训练前后对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UA与TP浓度的影响30
- 2.4 小结30-31
- 第3章 标准训练法在青年伊犁马速步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探究31-38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31-32
- 3.1.1 研究对象31
- 3.1.2 试验器材31
- 3.1.3 试验场地31
- 3.1.4 试验方法31-32
- 3.1.5 数据统计32
- 3.2 结果与分析32-35
- 3.2.1 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成绩变化32-33
- 3.2.2 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LAC浓度变化33
- 3.2.3 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运动各阶段静脉血中ALT、AST、CK与LDH浓度变化33-34
- 3.2.4 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TP与UA浓度变化34-35
- 3.3 讨论35-37
- 3.3.1 标准训练法对伊犁马速步训练 1000m测试赛成绩的影响35
- 3.3.2 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LAC浓度及乳酸清除率影响35-36
- 3.3.3 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ALT、AST、CK与LDH浓度影响36
- 3.3.4 标准训练法训练前后 1000m测试赛各运动阶段静脉血中TP与UA浓度影响36-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心率阈训练法与标准训练法对青年伊犁马的影响比较38-50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38-39
- 4.1.1 研究对象38-39
- 4.1.2 试验器材39
- 4.1.3 试验场地39
- 4.1.4 试验方法39
- 4.1.5 数据统计39
- 4.1.6 指标测定39
- 4.2 结果与分析39-47
- 4.2.1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不同阶段测试赛用时对比39-40
- 4.2.2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LAC浓度变化对比40-41
- 4.2.3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ALT浓度变化对比41-42
- 4.2.4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AST浓度变化对比42-43
- 4.2.5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CK浓度变化对比43-44
- 4.2.6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LDH浓度变化对比44-45
- 4.2.7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TP浓度变化对比45-46
- 4.2.8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UA浓度变化对比46-47
- 4.3 讨论47-49
- 4.3.1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不同阶段测试赛用时对比分析47
- 4.3.2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LAC浓度变化分析47-48
- 4.3.3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ALT、AST浓度变化分析48
- 4.3.4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CK、LDH浓度变化分析48
- 4.3.5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TP浓度变化分析48-49
- 4.3.6 心率阈训练与标准训练测试赛不同阶段UA浓度变化分析49
- 4.4 小结49-50
- 第5章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5
- 作者简介55-56
- 谢辞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文平;陈晓蕊;;“逆向训练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中的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关键;;浅谈犬的几种训练方法[J];中国养犬杂志;1997年04期
3 马春建,张争,乔来明;篮球分组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9年04期
4 朱文平;乔来明;;“软梯训练法”在普通高校篮球课中的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晓光;;“变量训练法”在链球训练中的作用[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晓光;肖山;;“变量训练法”在链球训练中的作用[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霍子文;;关于“篮球双系统变化控制训练法”的理论初探[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洪涛;李丰祥;;髋受力技术力量训练法与几种主要下肢力量训练法的特点和作用的比较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姚定方;陈钰杰;;早期强化肢体训练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评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王永龙;;“听说写评”习作训练法[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7 尚久华;杨忠山;李金辉;刘继月;;以刺激和诱导骨骼肌耐酸能力的“短间歇无氧训练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影响[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北湘;石玉琴;白晋湘;高长渊;;使用最大动量训练法发展投掷运动员专项爆发力的尝试[A];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96年
9 张建;史东林;;核心训练法对女子铁饼运动员核心力量影响的实效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洪川 李辉;“兴趣训练法”激起练兵热潮[N];边防警察报;2008年
2 彭国坚、夏传峰;让每个战士都能享受快乐训练[N];战士报;2009年
3 记者 王阳;“四五”训练法促青年“挑大梁”[N];上海科技报;2013年
4 肖苑玫;中国跆拳道队没有星期天[N];中国体育报;2005年
5 陈嘉德 郭锐 屈国号;八七四四部队快乐训练法生成战斗力[N];人民武警;2004年
6 高福东 特约记者 郝长波;排爆队长王长锋[N];人民武警;2006年
7 湖北省襄阳市前进路小学 陈华清;公开课训练法[N];中国教师报;2014年
8 杨光富 杨飞(作者单位:贵阳指挥学校);利用条件反射指导擒敌术训练[N];人民武警;2005年
9 本报记者 夏洪青 高志文 刘欣欣;“思维黑障”突破记[N];解放军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肖苑玫;“倒序法”拉动中国空手道进步[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中国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队备战温哥华冬奥会年度训练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张锦应;软梯训练法对湖南省体育高考男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陶志豪;“高台抛击球训练法”在排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4 程威;软梯训练法对高校男排运动员脚步移动影响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5 周墨竹;高中英语课堂读写整合训练法的实证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6 王欢;青年伊犁马日常速步训练探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7 谭斌;“目标选择训练法”的理论研究与初步验证[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8 韩静;游戏训练法在河北青年女子篮球队训练中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庆波;节拍训练法在青少年男子400米栏训练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鹏;间歇性训练法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与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731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3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