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寻找受体分子研究方法的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21 04:31

  本文关键词:寻找受体分子研究方法的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免疫共沉淀 噬菌体展示 酵母双杂交 分子模拟 串联亲和纯化


【摘要】:配体与受体间的识别及相互作用是分子发挥其功能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是,寻找某一分子的受体并不容易,往往成为研究的瓶颈所在。目前寻找及验证某一对配体/受体分子及其对应关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免疫共沉淀、噬菌体展示、酵母双杂交、分子模拟、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ull-down、串联亲和纯化等。该文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简要步骤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育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医院普通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胸外科;
【关键词】免疫共沉淀 噬菌体展示 酵母双杂交 分子模拟 串联亲和纯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955)
【分类号】:R329.2
【正文快照】: 受体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异性化学分子,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其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1]。配体和相应受体的结合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一种配体可以通过作用于不同的受体蛋白产生不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伯安,刘岩,李靖,舒翠莉,何卫平,侯俊,程云;HBeAg与CD81分子结合的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纯;;免疫共沉淀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7年12期

2 李昊;李义;高建梅;;免疫共沉淀技术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3 樊同涛;樊小农;麻聪聪;王晓光;常女子;;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穆亚芳;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与膜突蛋白相互作用的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刘盈麟;用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研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M蛋白相互作用[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3 石宏浩;水稻OsRhoGDI2和OsRacD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传博;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S1蛋白受体的初步鉴定[D];吉林大学;2013年

5 罗丽萍;黑米花青素抗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转移及分子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小平,李爱月,陈勇,周永兴,李向霞;HBV DNA及HBV抗原在血清HBV标志物阴性肝炎肝组织中表达的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年01期

2 张国君,刘荷中,徐元基,陈坤,张贺秋,宋晓国,凌世淦;人CD81的克隆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年02期

3 李伯安,戚扬,舒翠利,刘岩,陈昊,李靖,高蓉,侯俊,程云;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基因作为酵母双杂交体系结合域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文涛,张芳琳,吴兴安,于澜,史梦远,胡刚,王海涛,徐志凯;β3整合素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秦少溥;;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J];生物学通报;2009年12期

3 胡承香,徐祥,梁华平,王付龙,罗艳,王正国;酵母双杂交随机肽库的设计及构建[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2期

4 徐文琳,廖志勇,王春丽,余利红,王新兴,尹昭云,张成岗,钱令嘉;酵母双杂交相关方法的改良及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3年05期

5 李剑;饶凯锋;马梅;王子健;;核受体超家族及其酵母双杂交检测技术[J];生态毒理学报;2008年06期

6 段强德;陈铁桥;;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原理及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09年01期

7 黄欣媛;范红波;;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J];生物技术通报;2014年01期

8 罗星;张峪涵;于娜;孔雪;徐坚;顾少华;杨磊;黄瑾;;神经突起因子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构建和转化[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4期

9 郜尽;王海侠;李京敬;俞雁;;酵母双杂交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10 谢超;王方圆;袁运生;郜尽;朱润芝;韩伟;俞雁;;酵母双杂交研究小鼠肝脏再生TGF-β调控通路中相关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彦姝;;酵母双杂交顺转法筛选相互作用蛋白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彦姝;;PAK4相互作用蛋白质筛选[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贾思远;罗向东;齐洁;;酵母双杂交证实Id1'与AGGF1存在相互作用[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旭东;Rhonda R.McCartney;Tommy S.Tillman;Harry Solimeo;Stefan Wf;Ciprian Almonte;Simon C.Watkins;Martin C.Schmidt;;Stdl蛋白对葡萄糖感受体Rgt2和Snf3的作用及对蛋白激酶Snf1活性的调节(英文)[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酵母双杂交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鲁宁;应用酵母双杂交和酵母三杂交系统研究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相关蛋白因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朱君俏;血管生成素与磷脂混杂酶1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叶晓霞;人类新基因pp5644的功能研究以及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改造与文库构建[D];复旦大学;2006年

5 车红磊;NDRG2(371)相互作用分子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沈煜;子宫颈部位输卵管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及其在毕赤酵母的重组表达及纯化[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郭芬;小鼠Rhox5蛋白与鞘脂激活蛋白原功能性相互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袁莉刚;大鼠RSA14-44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9 马志海;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新底物Eps15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孙茂云;Cyclin D3相关蛋白的筛选及其与ERK3或nm23-H2相互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爱娜;酵母双杂交法筛选与BACE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D];厦门大学;2006年

2 沈宏杰;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陈琼琼;酵母双杂交法对STK11羧基端互作蛋白的筛选[D];中南大学;2010年

4 黄欣媛;Daintain/AIF-1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宋博翠;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筛选朊蛋白的互作蛋白[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6 刘康武;PRAS40与14-3-3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相互作用规律的酵母双杂交检测[D];安徽大学;2007年

7 罗星;Neuritin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其相互作用因子的筛选[D];石河子大学;2005年

8 王永虎;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家蚕BR-C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D];西南大学;2013年

9 徐玉金;FoxP3与UXT相互作用位点的确认及其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霍淑芳;酵母双杂交法筛选与PS1-C_(265-467)有相互作用的蛋白[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1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071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