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联合5-FU瘤内注射治疗鼠结肠癌模型的观察
本文关键词:贝伐单抗联合5-FU瘤内注射治疗鼠结肠癌模型的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5-氟尿嘧啶 贝伐单抗 联合用药 瘤内注射 肿瘤转移 副作用
【摘要】:目的 1.观察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单用及两者联合瘤内注射治疗结肠癌的的抗肿瘤疗效。 2.观察5-氟尿嘧啶、贝伐单抗单用及两者联合局部给药(瘤内注射)对远处肿瘤的作用。 3.观察5-氟尿嘧啶、贝伐单抗单用及两者联合的副作用。 方法 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建立BALB/c裸鼠人结肠癌HT-29双侧胁腹部皮下移植瘤模型,一侧为瘤内注药侧,另一侧为非注药侧,作为自身对照。根据起始给药时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直径的大小分为5mmm组及10mmm组,每组各16只裸鼠;5mm组、10mmm组又各分为4组:A组(对照组,瘤内注射生理盐水,50ul/次,每4天一次,共3次)、B组(5-氟尿嘧啶组,瘤内注射5-FU,20mg/Kg,溶于0.9%生理盐水,每4天一次,共3次)、C组(贝伐单抗组,瘤内注射Bev,4mg/Kg,溶于0.9%生理盐水,每4天一次,共3次)、D组(5-FU+Bev联合组,瘤内注射5-FU20mg/Kg (30ul)后15分钟,瘤内注射Bev4mg/Kg(20u1),每4天一次,共3次),每组各4只裸鼠,各组瘤内注药体积均为50ul。每2天观察1次,以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并记录肿瘤体积(V=0.5×长×宽2)。观察药物对荷瘤鼠模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比较给药后第18天各组肿瘤生长抑制值(Tumor Grouth Inhibition,T/C值);以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直径达15mmm为观察终点,比较肿瘤生长延缓值(Tumor Grouth Delay,T-C值)、肿瘤细胞对数杀灭值(Log cell kill,LCK);以及比较各组双侧移植瘤体积及湿重。同时观察各组裸鼠肝脏、脾脏、肺脏、淋巴结肿瘤转移情况。评价药物副作用:比较各组治疗前一天、第三次给药后第十天裸鼠白细胞计数变化;比较各组裸鼠皮肤破溃出血、体重增减情况。 结果 1.各组药物对裸鼠荷瘤模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绘制的荷瘤鼠移植瘤生长曲线图表明,各实验组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生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对照组、Bev组、5-FU组、5-FU+Bev联合组,且5mm组及10mm组中相应各组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生长趋势相同。各组非注药侧侧移植瘤生长趋势无明显差异(数据未列出)。 2.各组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计算给药后第18天各组肿瘤生长抑制值(T/C值)。肿瘤生长抑制值(T/C值)=实验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39,40]。T/C值≤42%为药物有抗肿瘤效应的最低标准;T/C值10%为药物有高度抗肿瘤活性的标准[39,401。5mm组中,各实验组T/C值分别为:5-氟尿嘧啶组42%,贝伐单抗组85%,5-FU+Bev联合组20%;10mm组中,各实验组T/C值分别为:5-氟尿嘧啶组66%,贝伐单抗组98%,5-FU+Bev联合组32%。 3.各组药物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 以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直径达15mm为标准,T-C值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直径达15mm天数之差[39,401。5mm组中,5-氟尿嘧啶组、贝伐单抗组、5-FU+Bev联合组T-C值分别为5.5,-2.5,14.5;10mm组中,5-氟尿嘧啶组、贝伐单抗组、5-FU+Bev联合组T-C值分别为10.5,2,20.5。肿瘤体积倍增时间(Tumor-doubling Time,Td),为实验组达标天数与对照组达标天数之比;LCK=T-C值/(Td×3.32)LCK1,表示药物有抗肿瘤效果,LCK1,表示药物无抗肿瘤效果,即肿瘤模型对药物抵抗[39,40]。5mm组中,5-氟尿嘧啶组、贝伐单抗组、5-FU+Bev联合组LCK值分别为1.24,-0.89,2.32;10mm组中,5-氟尿嘧啶组、贝伐单抗组、5-FU+Bev联合组LCK值分别为1.09,0.44,1.31。 4.各组药物使肿瘤体积缩小的作用 本实验中观察到5-FU+Bev联合组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缩小,分别为:5mm组第6-14天,移植瘤体积由213.191mm3缩小至170.483mm3,肿瘤体积缩小20.03%;10mm组第4-6天,第12-14天两度出现移植瘤体积缩小,分别由389.512mm3缩小至373.114mm3,肿瘤体积缩小4.21%,422.830mm3缩小至349.573mm3,肿瘤体积缩小17.33%。 5.各组药物对远处肿瘤生长的影响 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给药后第18天双侧移植瘤体积,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瘤内注药侧移植瘤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而各组非注药侧移植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直径达15mmm为观察终点,断颈法处死裸鼠,剥离瘤体,测定湿重及瘤体积。各实验组瘤内注药侧移植瘤直径生长至15mm的天数分别为,5mm组:对照组24天,5-FU组32天,Bev组20天,5-FU+Bev联合组40天;10mmm组:对照组18天,5-FU组24天,Bev组20天,5-FU+Bev联合组36天。剥离的各组非注药侧移植瘤湿重(g)分别为:5mmm组:对照组0.85,5-FU组1.52,Bev组1.04,5-FU+Bev联合组2.26;10mm组:刘照组0.84,5-FU组1.10,Bev组0.97,5-FU+Bev联合组2.12;各组非注药侧瘤体积(mm3)分别为:5mm组:对照组880.52,5-FU组1525.88,Bev组1007.06,5-FU+Bev联合组2283.10;l0mm组:对照组868.14,5-FU组1099.13,Bev组971.35,5-FU+Bev联合组2105.39。以配对t检验比较各实验组双侧移植瘤体积及湿重,除对照组外,5-氟尿嘧啶组、贝伐单抗组、5-FU+Bev联合组瘤内注药侧移植瘤湿重较非注药侧明显减轻(P0.05),瘤内注药侧移植瘤体积较非注药侧明显缩小(P0.05)。 6.各组药物对裸鼠肝脏、脾脏、肺脏、淋巴结肿瘤转移的影响 经解剖检查,各实验组裸鼠肝脏、脾脏、肺脏均未见肿瘤转移,各组淋巴结转移数目分别为:对照组4.75,5-氟尿嘧啶组4.75,贝伐单抗组5.00,5-FU+Bev联合组5.2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淋巴结转移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 7.药物副作用评价 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裸鼠均有皮肤破溃出血发生,经安尔碘消毒处理后,溃疡均能1天内结痂,创面无渗血、感染等。5-FU+Bev联合组裸鼠体重减轻量较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贝伐单抗组低(P0.05),而5-氟尿嘧啶组、贝伐单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各组相比,5-氟尿嘧啶组裸鼠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贝伐单抗组、5-FU+Bev联合组裸鼠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5-氟尿嘧啶瘤内注射可抑制结肠癌的生长,且抑瘤作用强于贝伐单抗;两者联合瘤内注射有协同抑制裸鼠结肠癌移植瘤体积增长的作用。 2.5-氟尿嘧啶、贝伐单抗单用及两者联合瘤内注射给药,对远处(即非注药侧)移植瘤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3.5-氟尿嘧啶、贝伐单抗联合用药能减轻5-氟尿嘧啶或贝伐单抗单用对荷瘤鼠的体重减轻、白细胞计数减少等副作用。
【关键词】: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5-氟尿嘧啶 贝伐单抗 联合用药 瘤内注射 肿瘤转移 副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32;R735.35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5
- 英文~.略词表15-16
- 第一章 前言16-21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1-27
- 2.1 细胞株、裸鼠21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21-22
- 2.3 方法22-27
- 2.3.1 细胞培养22-23
- 2.3.2 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制作23-24
- 2.3.3 动物分组24
- 2.3.4 给药24-25
- 2.3.5 观察指标25-26
- 2.3.6 统计学处理26-27
- 第三章 结果27-39
- 3.1 各组药物对裸鼠荷瘤模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27-31
- 3.2 各组药物对荷瘤模型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31
- 3.3 各组药物对荷瘤模型肿瘤生长的延缓作用31-32
- 3.4 各组药物使肿瘤体积缩小的作用32-33
- 3.5 瘤内注射各组药物对远处肿瘤生长的影响33-37
- 3.6 各组药物对裸鼠肝脏、脾脏、肺脏、淋巴结肿瘤转移的影响37
- 3.7 药物副作用评价37-39
- 3.7.1 荷瘤裸鼠消化系统、注药部位、眼部副反应发生率37-38
- 3.7.2 药物对荷瘤裸鼠白细胞计数的影响38-39
- 第四章 讨论39-46
- 第五章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3
- 综述53-63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锋;林秋玉;赵红光;林承赫;;恶性肿瘤放射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2 张宝明;黎成金;王烈;;结肠癌基因治疗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雷志敏;赵怡芳;尚政军;;肿瘤血管形成方式及其分子机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4 金留根,邢春根,吾为一,刘增礼,吴锦昌;~(188)Re-抗CEA单抗治疗小鼠结肠癌模型的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5 李惠源,吴元芳,董墨;~(188)Re标记锡硫混悬液对荷人结肠癌裸鼠模型的治疗研究[J];同位素;2003年Z1期
6 王红鲜;陈道瑾;杨开焰;成伟;胡桂;;慢病毒载体介导的CXCR7shRNA治疗人结肠癌皮下种植瘤的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9年02期
7 施亚军;;晚期结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8期
8 林海;王云海;;微波消融联合5-氟尿嘧啶瘤内注射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的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22期
9 王学虎;傅仲学;;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13期
10 丁娅,张晓实,彭瑞清,张蓉,张念华,李志铭,刘继彦,马锦,程霞,苏义顺,曾益新;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宁;微波消融/氩氦刀冷冻联合TLR9激动剂治疗CT26结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2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3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