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锌指蛋白ZBTB4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表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1 00:22

  本文关键词:锌指蛋白ZBTB4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表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ZBTB45 转录因子 同源重组 基因打靶 能量代谢


【摘要】:研究背景 含有锌指结构域(zinc finger domain)的一类蛋白,被称之为锌指蛋白(zinc fingerprotein),作为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真核生物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作为最丰富的的蛋白质模体,普遍发现于哺乳动物的细胞内。在人类基因组中,约有将近2%的序列,多达上百个基因可编码锌指蛋白,在生命体的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对锌指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靶分子的筛选及作用调控机制的研究。 目前,研究发现的新型转录因子ZBTB20广泛表达于体内各个组织器官,尤其是大脑、肝脏、胰腺、肌肉等组织,参与了体内多种基因及蛋白的转录、翻译,调控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等生命过程,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型转录因子ZBTB20基因全身敲除模型小鼠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生理缺陷:生长发育明显障碍,不能存活到成年,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异常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同源比较数据显示,ZBTB45是与ZBTB20同源性最高的家族成员,两者在蛋白水平的一致性高达43.5%,BTB结构域和C2H2锌指结构域的一致性甚至高达68%,提示ZBTB45可能也与ZBTB20一样,在机体内参与了诸多重要的生理学作用。 基因剔除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的建立成为可能,并且日渐成为研究基因功能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及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锌指蛋白ZBTB45基因全身敲除的小鼠,这就为锌指蛋白ZBTB45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模型。 研究目的 利用基因剔除技术建立新型锌指蛋白ZBTB45基因条件敲除和全身敲除的小鼠模型,为探讨ZBTB45在体内的生理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手段。 研究方法 利用同源重组和ES细胞技术,首先建立ZBTB45基因的Flox小鼠;然后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建立ZBTB45基因全身敲除小鼠模型,并从基因组和mRNA等水平验证小鼠模型的建立成功;最后,对ZBTB45基因全身敲除小鼠模型进行了发育、生殖和代谢等方面的初步表型分析。用同窝、同性别的野生型小鼠与KO小鼠作为对照。选取成年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监测体重、进食量、随机血糖、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血脂等表型,分析锌指蛋白ZBTB45在个体发育及糖脂代谢中的可能生理学功能。 实验结果 成功建立了新型锌指蛋白ZBTB45基因全身敲除小鼠模型,,并在基因组、mRNA等水平证明了小鼠模型的成功建立。对其表型的初步分析显示:锌指蛋白ZBTB45基因全身敲除小鼠的生长发育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没有肉眼可见的差异,且生育能力不受影响。进食量、体重、体重标化后的进食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实验等,两种基因型小鼠也没有统计学差异。脂代谢指标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经统计学分析,也无明显改变。 结论 通过对锌指蛋白ZBTB45基因全身敲除小鼠模型的初步表型分析,我们发现KO小鼠的一般发育正常,在常规饮食条件下,能量和糖脂代谢等方面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新型锌指蛋白ZBTB45基因很有可能不参与对生长发育和糖脂代谢的调控,或者由该基因缺失所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和糖脂代谢紊乱并不足以引起相应的表型变化。但目前证据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结果证实。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63;R-33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英浩;张菊;卢兹凡;;干细胞伦理之争的“终结者”——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J];医学争鸣;2013年05期

2 Jian Shu;Hongkui Deng;;Lineage Specifers:New Players in the 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3 Wenwen Jia;Wen Chen;Jiuhong Kang;;The Functions of MicroRNAs and Long Non-coding RNAs in Embryonic an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4 Yi-ye Zhou;Fanyi Zeng;;Integration-free Methods for Generating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5 Menghua Wu;Guilai Chen;Baoyang Hu;;Induced Pluripotency for Translational Research[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6 Xiao Lu;Tongbiao Zhao;;Clinical Therapy Using iPSCs:Hopes and Challenge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7 Chunjing Feng;Yun-Dan Jia;Xiao-Yang Zhao;;Pluripotency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8 Juan Wang;Qi Gu;Jie Hao;Donghui Bai;Lei Liu;Xiaoyang Zhao;Zhonghua Liu;Liu Wang;Qi Zhou;;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High Efciency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9 Guangjun Xi;Pingfang Hu;Cunye Qu;Shenfeng Qiu;Chang Tong;Qi-Long Ying;;Induced Neural Stem Cells Generated from Rat Fibroblast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10 Minjie Zhang;Caiyun Yang;Huixian Liu;Yingli Su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re Sensitive to DNA Damage[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灿权;李宇彬;;研究中的生殖医学技术[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二次全国生殖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张可华;袁宝珠;;治疗性干细胞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3 种朝阳;臧伟进;周筠;;iPSCs在心律失常疾病体外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会议纪要[C];2013年

4 蔡杰;李慧;杨焰;荆小莉;魏红艳;胡春林;廖晓星;李欣;;iPS-MSCs通过调节CD4~+ CD25~+ Foxp3~+ T细胞改善心脏骤停后全身免疫反应[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三届组稿会暨第六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蓓;A型血友病人非整合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系及其细胞疾病模型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刘馨;小麦赤霉病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申晶;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促进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腺内α细胞向β细胞的转变:糖尿病治疗的新模式[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4 李远;杂合型重编程Oct4联合多能干细胞因子表现重编程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袁建龙;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绒山羊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6 于泊洋;大鼠精原干细胞基因修饰及移植操作技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姜保春;转诱导型生长激素基因猪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祝亮方;基于体外重编程技术诱导生成急性髓系白血病源性多能干细胞(iPSC)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9 顾斌;胚胎干细胞特征性标志物Aire的发现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马瑞娜;保留软骨的去细胞全喉支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歌;胃癌组织中PCNA、Ki-67、Nanog、Oct-4的表达与复发转移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3年

2 陈明;骨髓单个核细胞在脑缺血大鼠脑内受损区域的定向分化[D];郑州大学;2013年

3 张艳玲;E-cadherin、β-catenin及Oct-4、Sox-2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3年

4 解智慧;干细胞转录调控因子SOX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3年

5 邓玉金;应用小鼠ESCs体外诱导己分化体细胞为iPSCs的异性来源鉴别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鲁德意;ZBTB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RTN4基因3’-UTR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陈裕聪;富集舌癌干细胞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干细胞标志Oct-4检测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惠学玲;人羊膜治疗家兔皮肤Ⅲ度烧伤的作用与抗炎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3年

9 刘勇;家蚕丝素重链基因敲除品系的建立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李树裕;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与体外诱导向生殖细胞分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9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69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