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祛脂愈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6 14:16

  本文关键词:祛脂愈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祛脂愈肝颗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瘦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理学影响及祛脂愈肝颗粒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祛脂愈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均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NASH模型。造模6周后,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灌胃;祛脂愈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祛脂愈肝颗粒高、中、低剂量干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TNF-α、瘦素水平,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TG、TC、TNF-α及瘦素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祛脂愈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LT、AST、TG、TC、TNF-α及瘦素均下降(P0.01,P0.05),祛脂愈肝颗粒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LT、AST、TG、TC、TNF-α及瘦素均下降(P0.01,P0.05)。结论:祛脂愈肝颗粒可能通过降低TNF-α、瘦素水平,减轻肝脏炎性反应,改善肝细胞脂肪沉积,且以祛脂愈肝颗粒高剂量效果最优。
【作者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资助项目(No.[2012]LKZ7017)~~
【分类号】:R285.5;R-332
【正文快照】: 表1各组大鼠AST、ALT、TC、TG比较(x-±s,n=10)组别AST(U/L)ALT(U/L)TC(mmol/L)TG(mmol/L)空白组109.89±6.91**48.00±3.50**1.13±0.09**0.46±0.08**模型组166.88±19.00 85.60±5.71 1.78±0.10 0.97±0.11对照组133.67±7.44**75.90±4.58**1.60±0.04**0.86±0.08*祛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鲜平;吴孟晋;赵琦;许剑;胡芳;;祛脂愈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2 钟岚,范建高,王国良,吴伟清,史祺;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玲,黄德武;再生室修复神经缺损实验模型的研究[J];安徽医学;2004年03期

2 宋育林;曾民德;陆伦根;范竹萍;茅益民;;枸杞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7年03期

3 高辉,周大桥,熊益群,贺劲松,童光东,彭立生;活血化痰利湿方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赵文霞,张永艳,李建国,叶放;化痰祛浊方、疏肝健脾方抗大鼠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2期

5 何鲜平;吴孟晋;赵琦;许剑;胡芳;;祛脂愈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6 刘春杰;董立珉;田宏俊;黄付春;;益气活血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4期

7 于永军;刘清新;祁秀玲;于娜;王国明;朱晓林;;祛脂保肝颗粒对高脂饮食所致脂肪肝大鼠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9期

8 邓彬,戴林,白成,于洪波;吡格列酮对实验性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刘近春;张志岗;柴宝;郭亚荣;孟娟娟;韩德五;;甘氨酸对NASH大鼠肝组织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2期

10 潘莉;韩真;;脂肪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松梅;李秀芳;林青;淤泽溥;代蓉;;参苓白术散和膈下逐瘀汤对早期脂肪肝大鼠模型血小板聚集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罗先钦;刘剑毅;黄崇刚;伍小波;徐嘉红;梅小利;徐晓玉;;净肝脂胶囊对高脂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司书丽;张玉佩;杨钦河;;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宏宾;于国英;王芝;杨庭显;;青海地区乙肝肝硬化患者瘦素水平及其C2549A多态性研究[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志华;茯苓辐照降解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翔;糙米型饲粮对鹅鸭肥肝性能影响及朗德鹅肥肝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晋生;降脂宁调节胆固醇代谢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邹宇宏;豹皮樟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预防作用及部分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5 刘祥友;日粮粗纤维水平对6-10周龄肥肝鹅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朗德鹅与溆浦鹅肥肝脂肪沉积规律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董柳;消膏转浊法逆转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李霖;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脂肪酸谱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张海峰;游泳训练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及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井军;电针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10 曾斌芳;脂肪性肝病病证、用方用药及其临床的一体化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贝贝;黄连素对模型大鼠脂联素的影响及其联合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宋瑞华;瘦素、MMP-2和MMP-9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肖剑;祛痰活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4 张天庆;巨胚米对豚鼠高脂血症的预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一帆;枳i子水提取液对乙醇体外诱导脂肪变L-02细胞UCP2基因的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6 徐小江;茯砖茶调节脂代谢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孙林林;低分子肝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干预作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蓓;海洋棘皮动物脑苷脂对动物肝疾患的改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曾丽娟;高胆固醇负荷对肝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10 兰兰;非酒精性脂肪肝行为干预的探索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良洲;杨正武;;瘦素、胰岛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1期

2 钟岚,范建高,王国良,吴伟清,史祺;肥胖、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0年02期

3 颜勤明,陈莹;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杰;曾蔚越;;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早产[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年06期

2 朱丽红,栾庆先;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年02期

3 李晨虹;童夏生;罗冬娇;叶辉;王恩智;金小红;;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08期

4 程违;肿瘤坏死因子有抗病毒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7年04期

5 潘启超;肿瘤坏死因子的发现[J];新医学;1987年06期

6 孙新来;朱定尔;袁恬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结构[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7年06期

7 川上正舒;耿排力;;γ—干扰素与β—肿瘤坏死因子的杂交蛋白[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0年01期

8 余伟明,焦丙华,周丙荣,丁锡竞;肿瘤坏死因子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J];癌症;1991年01期

9 王慧,童善庆;肿瘤坏死因子与某些临床疾病的关系[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1年05期

10 黎燕,沈倍奋,赵薇薇;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作用机理初步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浩;;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蛋白3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牛微;;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家族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瑞娟;唐雪梅;周娟;安云飞;刘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体内IP-10 IL-17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性研究[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管频;;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田林红;张明;张宏刚;罗晖;王逸群;倪安民;;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杨田军;聂秀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植延;张荔群;;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徐芝华;和法文;吴培福;曲伟杰;韩博;;氟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莱;肖浩文;来晓瑜;吴功强;罗依;施继敏;谭亚敏;黄河;;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曾萍;谢颖;唐盈;王敏;曾华松;;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的临床特点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梅;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类克”中国上市[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记者 邰举;肿瘤坏死因子抑制机理探明[N];科技日报;2007年

3 张哲浩 郑红蔓;生物学家发现:坏死因子能治癌[N];科技日报;2003年

4 东辰;二医大研制出抗癌类新药“重组人新型肿瘤坏死因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周清华 侯梅;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有化疗增敏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通讯员 刘承志、梁时荣;太和医院一成果成为世界三大基因库共享数据[N];湖北日报;2006年

7 新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NC进入Ⅱ期临床试验[N];医药经济报;2000年

8 记者 杨永林 通讯员 郑红蔓;我国一种抗肿瘤新药研制成功[N];光明日报;2003年

9 王世焕;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有突破[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及核因子-κB的表达[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海川;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配体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以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马文君;肿瘤坏死因子-α5'上游核因子-κB结合位点转录调控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张德震;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及其与γ-干扰素融合蛋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88年

4 肖蕾;人肿瘤坏死因子(TNF)cDNA的分离、鉴定及其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5 张连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突变体的筛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6 毛西京;肿瘤坏死因子-α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吴浩;人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8 蒋峻;肿瘤坏死因子1型受体在小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双重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慧;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研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张劲翼;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及其高活性突变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频;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映;GFE-1多肽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组织分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冯雷;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信杰;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风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6 韩慧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耐药肿瘤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7 谢龙;参芪复方辩证加味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杨文玖;肿瘤坏死因子-α对NIH3T3细胞成熟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孙颖;长牡蛎肿瘤坏死因子(CgTNF-1)免疫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10 吕兆琴;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G/A、-863C/A多态性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2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92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