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LDL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对TLR-4和EpCAM表达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OX-LDL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对TLR-4和EpCAM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活性氧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Toll样受体-
【摘要】: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5、50、100和200mg·L-1 OX-LDL),处理后细胞继续培养24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周期与凋亡以及EpCAM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50、100和200mg·L-1 OX-LDL组ECV-304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活力和MMP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25和50mg·L-1 OX-LDL组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而G0/G1期细胞略减少,SubG1期细胞(凋亡细胞)随OX-LDL浓度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50mg·L-1 OX-LDL组24h时ECV-304细胞膜表面TLR-4和EpCAM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OX-LDL具有提高内皮细胞ROS水平、降低细胞活力和MMP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损伤效应,此过程中ECV-304细胞中TLR-4和EpCAM水平升高。
【作者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检验学院免疫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82102953) 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资助课题(20140203012YY);吉林省科技厅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资助课题(20130521018JH) 吉林省卫生厅项目资助课题(2012Z076)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资助课题(2014ZD30)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血管内皮细胞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不仅在维持血管渗透性和血压调节中起关键作用,还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肽类激素和调节免疫黏附等机制参与免疫应答与炎症反应[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振香;赵珩;彭丽萍;;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失血-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肺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2 刘铭,王志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其受体与心血管疾病[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3期
3 冉小丽;吴芹;石京山;陈修平;;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辉;张群燕;董晓蕾;商玮;姚茹冰;赵智明;;压力负荷增加大鼠模型左室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改变[J];安徽医药;2010年01期
2 金力薇;;氯沙坦与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疗效与成本分析[J];海峡药学;2007年10期
3 余泽琪;彭建军;李少兰;苏伟青;李树裕;姚林伶;马润梅;;苯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6年10期
4 孙景丽;常规疗法加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05年02期
5 张辉容;;缬沙坦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78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3期
6 王永霞;王世君;钱义明;陈召起;何立人;;三种治法对SHR血管AT1和TGF-β1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3期
7 温霞;贺文帅;苏布道;赵兴胜;;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8 张慧锋;张铎;王婧;牛佳丽;陈陶陶;李妍;;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9 赵文蕊,褚以德;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青海医药杂志;2004年07期
10 周燕宁;安体舒通和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56例临床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霞;李柏成;;福辛普利单用或与氯沙坦联用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比较[A];200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尚美生;性激素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AT_1受体基因表达的作用及机制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2 李淑雯;缩泉丸对醛固酮合成与分泌的调控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张维;人参皂苷对复苏大鼠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及实验模型的选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4 王志飞;“心应夏”理论及其受体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秋江;加味参附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及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宁;扩心病心衰患者血清leptin,NO,血浆ET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王哲;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水停证的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赵翠;替米沙坦对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干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顾洁莹;黄芪多糖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D];辽宁医学院;2013年
5 刘海华;刮痧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6 余盛龙;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D];广州医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刘喜春,于振香,李扬,赵丹,张健,赵雪俭;人参二醇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CD14和NF-KB表达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2 王秋静,刘洁,刘芬,李扬;人参二醇皂苷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3 但汉雄,刘翠霞,江南;人参二醇甙对实验动物的免疫促进作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魏盟,魏钧伯,蔡忷绳;Lox-1受体介导ox-LDL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MMP-9 mRNA表达[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4期
5 周国强,汪良,陈彦;“两次打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6 陈立波,崔东哲,刘玉梅,林柏松;人参二醇组皂甙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年03期
7 谷振勇,凌亦凌,丛斌,朱铁年;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致大鼠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07期
8 刘喜春;李璐;于振香;张键;赵丹;杨宝学;赵雪俭;;人参二醇皂苷对LPS休克大鼠肺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年08期
9 ;High-throughput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ligands of LOX-1[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6年04期
10 吴惠,杨向红,董玉兰,孙东辉,王跃中,张亚加;脂质过氧化对人血管内皮细胞NO合成的影响及维生素E的作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昌益;肖子杰;;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的中药筛选[J];中医药通报;2002年01期
2 李峻;许玲;魏品康;;消痰散结方对体外肿瘤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S1期
3 高笑舸,崔桅;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概况[J];天津药学;2003年02期
4 吕鹤,刘冉,张巍,袁云;血管内皮细胞病变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2期
5 吴少科;曾荣;郭伟韬;;血管内皮细胞在骨形成及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陈彦平;眭承志;;激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8期
7 王丽萍;祝光礼;;中医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2期
8 宋立群;周延萌;马小茜;高允生;;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年06期
9 韩建科;;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曹梅;齐华林;李玉雯;陈春燕;桂莉;李伟;;瘦素在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祝光礼;;中医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2 叶盛;张怀勤;林以诺;黄伟剑;张艳丽;邵小琳;;雷帕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杨宗城;;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早期脏器损害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郑怀恩;李大元;王俊茹;Martin Hauer-Jensen;;他汀对血管内皮细胞放射防护作用的研究[A];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震;黄红林;;有机磷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6 王楠;吕欣;范传东;霍思维;张尚立;苗俊英;;二甲基亚砜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李震;黄红林;;有机磷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8 夏尊恩;李艳;汪明;;脱氢表雄酮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初步探索[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徐军;齐法莲;陈英剑;胡成进;;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乔亮;陆树良;高见佳宏;郭静萍;优美香;尾乡贤;廖镇江;史济湘;;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超群;范晓莉;尼莫地平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记者 刘云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山东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崔钊;感染时血小板为何减少[N];健康报;2007年
4 董德伍;体外反搏研究进入新阶段[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万同己;VC、VE对DM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廖福龙;用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药是一新领域[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菊;血管内皮细胞的膜蛋白与乙酰胆碱靶标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2 张前;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调控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张莉;扰动剪切流场的体外模拟及其对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皮下沉积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沈传陆;在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PDGF-B链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5 潘銮凤;血管内皮细胞FcγRs的表达及免疫复合物与FcγRs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2年
6 金鑫;飞燕草素葡萄糖苷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摄取利用及损伤保护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7 王妍妍;OPG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梁敏;二羰基化合物对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9 俞世强;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机理及其保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10 玄红专;蜂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功甫;野蔷薇苷对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调亡及钙超载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卜德云;氨基与羧基功能化修饰介孔SiO_2(SBA-15)致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震;Tie2信号系统激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4 修敏;内毒素诱导血管内皮细胞NF-κB-Jmjd3信号轴下游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5 张鹏飞;乳腺癌细胞分泌的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才臻;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下调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炎症反应的作用[D];华侨大学;2015年
7 蔡长帅;鼠尾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罗侠女;基于脓毒症气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理论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高莹;扇贝裙边糖胺聚糖对过氧化氢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王海桃;牡蛎糖胺聚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7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9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