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弓形虫优势基因型虫株诱导神经干细胞C17.2凋亡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23: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弓形虫优势基因型虫株诱导神经干细胞C17.2凋亡的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流行于我国的弓形虫优势基因型(ChineseⅠ型)代表虫株TgCtwh3对神经干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1)C17.2神经干细胞系的复苏、培养、鉴定及与GFP-RH株弓形虫共培养体系的建立。复苏C17.2细胞,常规传代后,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Nestin对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运用transwell培养板,在下室中预先加入已计数的C17.2细胞,上室中加入GFP-RH株弓形虫速殖子,共培养不同时间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下室是否有GFP-RH速殖子以检测共培养系统的滤过效率。(2)与弓形虫共培养后C17.2细胞凋亡的检测。根据实验安排加入2×104、1×105、5×105个TgCtwh3速殖子,并设立对照组、速殖子热灭活组及阳性对照组,培养6h、12h、24h后,收集下室C17.2细胞,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3的表达。(3)抑制剂预处理后,细胞凋亡水平及内质网应激通路中相关蛋白的检测。1mmol/L TUDCA预处理C17.2细胞6h后,在transwell上室中加入5×105个TgCtwh3速殖子,培养24h后收集下室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1)C17.2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Nestin呈免疫阳性。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中,弓形虫速殖子无法穿过滤膜进入含C17.2细胞的下室中。(2)C17.2细胞与TgCtwh3株弓形虫速殖子共培养6h、12h、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62±1.02%、12.73±0.99%、15.6±1.35%,而此时对照组细胞凋亡水平分别为4.54±1.72%、5.25±1.27%、6.98±1.11%,速殖子热灭活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9±0.54%、6.29±2.08%、7.58±1.16%。以上结果发现,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水平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热灭活组细胞凋亡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3)C17.2细胞分别与2×104、1×105、5×105个TgCtwh3速殖子共培养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87±2.01%、11.05±0.77%、14.87±0.96%,与对照组的4.8±1.32%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随着速殖子数量的增多,细胞凋亡水平亦随之增高。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弓形虫共培养组的caspase3被活化。(4)C17.2细胞与5×105个TgCtwh3速殖子和RH速殖子共培养24h后,凋亡率分别为12.52±0.11%、17.47±0.46%,二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5)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抑制剂TUDCA对C17.2预处理后,TgCtwh3共培养组和RH共培养组的C17.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3±0.45%、9.93±0.16%,而TUDCA未处理的TgCtwh3共培养组和RH共培养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52±0.11%、17.47±0.46%,相比较发现,抑制剂预处理降低了细胞的凋亡水平(P<0.05)。(6)WesternBlot结果显示,TgCtwh3和RH速殖子共培养组C17.2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关键蛋白caspase12、CHOP、p-JNK的表达上调。而TUDCA抑制剂预处理后,上述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 结论(1)中国优势基因型代表虫株TgCtwh3可通过其排泄分泌抗原诱导C17.2神经干细胞系的凋亡,凋亡水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RH诱导的凋亡水平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2)TgCtwh3可通过上调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中caspase12、CHOP、p-JNK蛋白诱导神经干细胞C17.2的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8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柏,王海琦;孕早期弓形虫感染致畸胎的防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4年06期
2 罗曙光,苏承华,马朝桂,罗杰峰,黄若密,林伟雄;神经系统疾病的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甘绍伯;弓形虫病的治疗[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年02期
4 刘润芳,王新彩,赵荣坡;国内不同患病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5 甘绍伯;;弓形虫病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1年02期
6 鲁春起;邹明玉;孙玉华;王晓光;徐庆国;高永革;庞文生;耿贯一;;4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弓形体抗体检测及筛检方法的探讨[J];天津医药;1990年12期
7 陈秀春,周世昌,刘锦华;弓形虫感染与优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周玉峰;方峰;董永绥;周华;甄宏;刘瑾;李革;;小鼠巨细胞病毒抑制神经干细胞分化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07期
9 孙秀宁;管英俊;张皓云;史立宏;汲蕊;李瑞芳;管志玉;;弓形虫致鼠胚神经系统畸形中NCAM的表达及青蒿素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李瑞花,冯小伟,黄鹦;弓形虫感染致小儿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1201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2014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