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低温条件下心肌细胞微管结构的变化
本文关键词:不同低温条件下心肌细胞微管结构的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低温条件下心肌细胞微管的变化。方法常规方法分离SD成年大鼠心肌细胞,-6随机分成4个对照组(单纯KB液保存)和4个实验组(KB液中含紫杉酚,浓度为10 M),利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各组在4℃、10℃、15℃、20℃条件下,分别保存4h后的微管网络结构的变化,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比色法检测保存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聚合态微管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 4℃、10℃、15℃和20℃温度保存后,微管数量和微管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LDH释放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心肌组织内的聚合态微管蛋白含量,随着保存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结论心肌组织或单细胞保存的最适温度是4℃。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大连大学医学院检验系;
【基金】:国家大创资助项目(No.201411258029)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No.L2012443)
【分类号】:R329.2
【正文快照】: 微管是真核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维系细胞及细胞膜完整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各种基本功能的重要保证[1]。同时微管也涉及心肌细胞的一些特殊功能,包括收缩的负调节、离子通道、受体再循环和肌节结构的完整性等。细胞骨架损害,特别是微管改变被认为在缺血引起的心肌损害的病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长滨;孙桂媛;刘林;芦雨;王亚东;刘超;;微管调节剂对低温保存大鼠心肌酶和心肌形态的影响[J];解剖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霁;张西联;周军利;党永明;张家平;柳春雨;张东霞;宋华培;张琼;黄跃生;;微管解聚与心肌细胞缺氧性损害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薛鹰;黄宝灵;吕成群;赵银萍;周传明;李莺;;海南龙血树离体快速繁殖[J];广西植物;2007年06期
3 朱英伟;张晶;毛毅钢;徐涛;;运动性心肌肥厚细胞微管重组对心功能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4 孙长滨;孙桂媛;刘林;芦雨;王亚东;刘超;;微管调节剂对低温保存大鼠心肌酶和心肌形态的影响[J];解剖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5 王湛;李东阳;曹宇;;钙调蛋白与肥厚心肌的心律失常[J];解剖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6 曹君娴;富路;谢荣盛;张莉;;大鼠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细胞骨架的改变[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7期
7 李炎璐;陈超;王清印;吴雷明;宋振鑫;林利民;翟介明;奥谷亮;大田智;;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F_1生长特征与其亲本子代的比较[J];渔业科学进展;2015年03期
8 邹扬;;从教材看谁更适合做遗传物质[J];中学生物教学;2013年05期
9 蒋忠民;;解析“免疫调节”的几个疑问[J];生物学教学;2015年09期
10 张彦;于付生;冯艳;张玲;宋伟;马艳红;侯月梅;;快速起搏犬心房48h后左房组织学的逆重构[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进文;从细胞到人体的阴阳五藏之演化及肝藏生理病理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徐思;五味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药效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刘盛平;基于支撑双分子层膜的智能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石德时;伪狂犬病毒Ea株gD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构建及其人工感染仔猪的病理学[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程运江;柑橘体细胞胞质遗传及叶绿体SSR引物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孙长滨;低温下心肌细胞骨架微管的变化与冷缺血损伤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钮冰;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若干生物信息学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郝帅;紫杉醇和神经生长因子在嗅感觉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胡炯宇;缺氧通过MAP4和Op18调控细胞微管结构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党永明;微管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与电生理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波;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NA聚合酶Ⅲ在CHO细胞核中的转录位点[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勇法;黄单胞菌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进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刘安芳;家鹅mtDNA序列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4 奚德华;猪骨软骨病关节软骨显微、超微结构变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赵红卫;HA对牛卵母细胞IVM、早期胚胎IVC及冷冻保存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郑霁;缺氧心肌细胞微管破坏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7 张海峰;创伤致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吕尚军;谷氨酰胺、甘氨酸及甘谷二肽对烧伤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信号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9 孙丙辉;Prolift全盆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宋育璇;低分子量胶原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达;李映欧;;心肌细胞培养研究的进展[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03期
2 王治荣;李全风;佟利家;徐世东;王孝铭;;硒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影响[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04期
3 王洪新,陶亮,饶曼人;培养的心肌细胞:一种研究心肌肥厚的有用模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4 王强,姚素梅,姚智敏;镉对培养心肌细胞收缩特性的影响(摘要)[J];开封医专学报;1999年01期
5 商立军,臧益民,王四旺,周士胜;各部位心肌细胞的分离技术[J];心功能杂志;1999年03期
6 王晓明,郭照江,臧益民,高峰;从心肌细胞再生看心脏修复认识的新突破[J];医学与哲学;2002年12期
7 刘霞,王常勇;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刘俊平,曹鸿国,安志兴,赵慧英,温叶飞,张涌;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朱寄天;;培养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的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动态;1986年01期
10 秦成德;王君健;李孝光;;铬对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J];自然杂志;198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林;朱天义;张吉文;;硒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2 余细勇;李晓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与调控机制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文峻;刘鲁伟;范云;屈学民;龙开平;王斯刚;;一种心肌细胞替换实验技术的研究[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滕苗;黄跃生;郑霁;党永明;张琼;;缺氧状态下微管干预剂对心肌细胞能量生成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广林;朱天义;张吉文;;硒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6 滕苗;黄跃生;党永明;房亚东;张琼;;微管干预剂对缺氧心肌细胞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秀云;刘畅;;心肌细胞中高糖记忆效应的存在及硝化应激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张磊;高小清;姜红;梁艳艳;刘明;邹云增;;热休克转录因子1对过氧化氢刺激条件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琳琳;夏强;陈莹莹;曹春梅;张雄;沈岳良;;白细胞介素-2对离休心肌细胞β-受体激动剂作用的调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孙红;阎长栋;张建福;;一种简单易行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黎;荷兰培育心肌细胞取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编译 晓鱼;人类心肌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孙国根;心肌细胞的形成和再生有望被诱导[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吴伟农;心肌细胞能自我修复[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陈丹;移植的人体细胞可与豚鼠受体心肌同步跳动[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胡德荣;心肌细胞能体外培养[N];健康报;2002年
7 杨洋;骨髓细胞生成心肌细胞[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吴理茂 李连达;中药在心肌细胞移植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急性心梗治疗获重要突破 心肌细胞可以再生[N];中国保险报;2003年
10 记者 张晔;基因调控让坏死的心肌细胞“复活”[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柱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凋亡机制的探讨[D];广州医学院;2010年
2 姚宇玫;肿瘤坏死因子-α对心肌细胞钙调蛋白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及机理[D];浙江大学;2005年
3 沃燕波;淫羊藿苷及其同系物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心肌细胞构效关系及相关信号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朱丹雁;淫羊藿苷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作用及其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关付;化学性缺氧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的影响及信号调控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郑红霞;模拟微重力效应对海藻酸钠三维培养心肌细胞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郭炳彦;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脂联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滕奇志;活体心肌细胞动态图象分析及运动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张裕东;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靶向性转染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孙飞;新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娅楠;黄芪丹参配伍对肥大心肌细胞肌浆网钙转运关键蛋白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朱炳豹;过表达CrkL对H9C2心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高国峰;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和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郭伟翔;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刚;多西环素上调缺氧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王慧;脂联素对氧应激所致心肌损伤中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张志巍;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小凹蛋白-3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以及雌激素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梁峰;二甲基甲酰胺对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王艳美;乌头类有毒中药毒性成分对心肌细胞膜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秦卫伟;硫化氢对氧应激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28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22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