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pt在限食改善代谢功能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Nampt在限食改善代谢功能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限食 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代谢 胰岛素信号通路 SIRT1 Akt
【摘要】:越来越多的代谢机能失调被认为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高热量饮食摄入密切相关。限食(calorie restriction, CR)是一种饮食干预的调理手段,通过限制高热量饮食摄入,达到改善代谢功能,延缓衰老的目的。它是目前控制体重、延缓衰老重复性最好的实验手段之一。限食在多种动物模型中被证明在抗衰老,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限食改善代谢功能的潜在机制至今未被完全阐明。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又名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为哺乳动物NAD+合成途径的限速酶,Nampt在调节细胞能量供应、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多项实验结果表明,Nampt还参与调控昼夜节律、抗细胞凋亡、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应答等多种生命活动。临床研究表明,Nampt还与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Nampt的酶反应产物NMN在老年性糖尿病小鼠的治疗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由于Nampt是NAD+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NAD+又是限食改善代谢功能中关键分子SIRT1活性依赖的重要辅酶。因此,我们推测Nampt也可能成为限食在改善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基于这样的假设,我们使用了抑制Nampt酶活的化学抑制剂FK866,全身性抑制Nampt酶活后观察对限食改善代谢功能的影响。 实验方法 我们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自由饮食组(AL),限食组(CR),AL+FK866组,CR+FK866组。FK866通过饮水给予,限食处理八周。通过比较不同组大鼠整体代谢特征、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受体后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研究Nampt在限食改善代谢功能中的作用。通过对四组大鼠SIRT1活性的比较,从机制角度对Nampt在调节限食效应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阐述。 实验结果 1、限食能显著提高大鼠骨骼肌和白色脂肪组织中Namp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强这两种组织Nampt酶活性。但给予FK866后,限食介导的Nampt活性上调被抑制。 2、限食能显著改善机体代谢功能,降低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但这种代谢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FK866抑制。 3、限食能提高全身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受体后信号通路的活化(Akt、AS160磷酸化增强),给予FK866会使限食的这种效应受到抑制。 4、限食能显著上调骨骼肌和白色脂肪组织中SIRT1的表达和活性(FOXO-1和PGC-1α去乙酰化水平上调)。使用FK866抑制Nampt酶活后不影响SIRT1表达,却抑制限食介导的SIRT1活性增加。 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实验证明,Nampt在限食过程中表达和活性上调,阻断Nampt活性将抑制限食对机体代谢功能的改善和胰岛素增敏作用,第一次阐明了Nampt在限食改善代谢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4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发达,孙秀发,王继尧,吴爱国,罗兴芹;限食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营养学报;1996年04期
2 李秀琴,孙毓恺,席与萍;噪声、限食与肿瘤的鼠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9年S1期
3 韩永霞;限食可延缓衰老进程[J];中国保健营养;1998年03期
4 马先鹤,应利民,黄少绵,王国宾,卫景山;限食状态下战士体内的能量代谢与激素调节[J];临床军医杂志;1999年02期
5 徐世侠,叶广俊,薛彬,吴育云;早期限食对仔鼠胸腺凋亡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0年01期
6 扈玉芹;中年人限食可长寿[J];饮食科学;2004年04期
7 曹景林;;中年限食可长寿[J];求医问药;2006年05期
8 吴晓玉,王凤;限食减轻兴奋毒性及代谢性脑损伤并改善行为预后[J];黑龙江医学;2000年08期
9 宋扬,温兆霞,宋卫东;膳食纤维与限食作用对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6期
10 万达;;长寿在于适度限食[J];祝您健康;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为民;孔祥宾;周炳卿;司马杨虎;徐世清;;家蚕胰岛素信号系统基因研究的限食动物模型[A];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九十周年论文集粹[C];2010年
2 梁虹;张知彬;;食物限制对大仓鼠F1,F2代的生理协迫作用[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宋扬;温兆霞;李珏声;;果胶与限食对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比较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4 闫志;王永辉;李培兵;金宏;;高蛋白膳食对限食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5 李兴升;王海芳;宋杨;王德华;;食物质量和限食对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和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体重和产热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史仍飞;张磊;袁海平;张平;;限食对运动训练大鼠疲劳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张丽娜;王德华;;限食和重喂食对长爪沙鼠体重、身体器官和能量代谢的影响[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熊文华;张知彬;;限食对大鼠(Rattus norvegicus)生理状况的影响[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tb;杜毅鹏;贺蓓;;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在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浆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赵熙和;;老年营养[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咏霞;限食可延缓衰老[N];民族医药报;2001年
2 施永连;中年后限食可延年益寿?[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3 施永连;限食助您延年益寿[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赵井;痛风发作服药限食[N];保健时报;2004年
5 记者 仇逸;健康食品和限食食品[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温长路;三限食[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魏胜利;长寿之道——限食[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8 龙川;中年开始限食可益寿延年[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赵宝椿;想长寿吗 “悠着点吃”[N];健康报;2000年
10 张孟喜;益寿五大措施[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英;NAMPT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缺血性损伤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2 何佳雪;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D];吉林大学;2013年
3 吴昊;限食生物学效应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杨卫红;限食后追赶生长大鼠肠—胰岛轴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卫红;限食后追赶生长大鼠肠—胰岛轴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速飞;SGA大鼠生后早期骨骼发育相关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维萍;高亲和力钠依赖二羧酸转运蛋白(NaDC3)促进肾脏衰老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8 刘振华;Pdx-1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对限食后追赶生长大鼠胰岛功能变化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慧明;宫内发育受限大鼠出生后Ghrelin及其受体GHSR的表达与追赶生长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栾洋;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肥胖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新靶点-MGAT的探讨[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捷;Nampt在限食改善代谢功能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杨凤娇;FTO在限食条件下的表达改变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王永生;饥饿(限食)和重喂对三种不同适盐性鱼类形态形状和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2年
4 盛飞凤;Nampt基因多态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庄辉;运动与限食干预对肥胖大鼠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殷帅文;鲮沍和鲻沍的补偿生长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7 袁绮艺;重组人NAMPT蛋白静脉注射对正常小鼠生理生化指标及脑结构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李玲玲;Nampt蛋白在2型糖尿病大鼠组织中的表达及在氧化应激状态下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3年
9 游学军;饥饿对湘云鲫(triploid crucian carp)生化组成、生长和耐受力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谢德娟;限食与高营养对雄果蝇衰老与生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2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30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