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7 10:33

  本文关键词: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内窥镜检查 经鼻入路 斜坡 枕骨大孔 三维重建


【摘要】: 研究背景 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位于颅底的中部,是脑膜瘤、血管瘤、脊索瘤、淋巴瘤、胆脂瘤等疾病的好发区,位置深在,与垂体、脑干、第Ⅲ~Ⅷ对脑神经、基底动脉、颈静脉球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特别是承载着延髓和脑桥下部,加之周围又有骨性结构阻挡,常规手术入路难以到达,给该区域的手术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针对斜坡区不同手术入路的研究,是近年来颅底外科和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的热点。斜坡区手术入路虽然较多,包括颞下、枕下、极外侧、经口-咽及经鼻蝶等入路,但迄今为止没有一种入路适用于所有病例。这些不同的手术入路与斜坡区的特殊解剖结构直接相关,了解斜坡区及其周围各解剖结构的形态与毗邻关系,对于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意义重大。 以内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是当今临床医学的重大进步之一。自从1910年Lespinasse首次报道使用内镜进行脑积水外科手术后,1978年Bushe及Jankowski相继报道了鞍区手术中内镜的应用及经蝶内镜下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之后Jho和Cappabianca等进一步证实了内镜下经鼻蝶手术的可行性及其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手术器械及颅底复杂解剖结构的限制,内镜经鼻蝶入路的临床应用一直未能广泛开展,仅被用于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视神经管减压术、垂体腺瘤及侵犯颅内的鼻窦黏液囊肿等疾病的外科治疗。近年来,随着显微内镜设备和器械的不断改进,使得经鼻内镜下颅底手术逐渐增多,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自1987年Weiss首先命名并描述了“扩大的经蝶窦入路”,借助于临床医师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对于颅底中线部位解剖结构的深入研究,除鞍区外,其应用范围逐步向颅前窝底、翼腭窝、眶尖、鞍上、海绵窦、斜坡及颅颈交界区扩展,在垂直方向上可以从鞍底暴露至枕大孔,在水平方向上可以暴露至双侧下颌关节,侧方可暴露至颈内动脉、卵圆孔、圆孔、岩尖和颈内静脉球。该手术入路具有以下突出的优势:①手术操作相对简单;②手术入路更直接,利用该手术入路可以迅速地到达手术区域;③手术操作过程完全是通过正常的生理通道来完成;④手术对于正常神经血管骚扰小。随着内镜成像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成熟,不少学者仍在尝试如何继续扩大其手术显露范围。本研究拟通过斜坡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旨在掌握扩大的经鼻手术入路。 目的 1、为扩大的内镜下经鼻斜坡及枕骨大孔区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通过对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描述和测量,掌握斜坡及其周边的解剖特点,建立该手术入路的解剖标志点及安全操作范围。 2、结合当今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探讨内镜解剖、断层解剖以及影像解剖之间的比对关系。 3、通过在新鲜尸头标本上完全模拟内镜下斜坡区的手术操作,进一步验证手术标志点的实用性,验证并确定手术安全范围、避免术中误伤重要解剖结构。而且对于今后经鼻内镜手术器械的之制作及改进提供解剖学依据。 4、为今后研制经鼻入路至斜坡与颅颈交界区虚拟手术软件积累经验,为该手术入路的广泛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材料与方法 1.干性头颅标本20个,进行骨性颅底斜坡周围解剖标志点的测量;福尔马林固定完整头颈部标本20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完全模拟经鼻手术入路,解剖观察经鼻蝶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确立手术标志。并利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和圆规,测量该区域手术入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测量翼管、咽鼓管咽口、破裂孔、舌下神经外口、颈内动脉管、寰枢椎处椎动脉、寰枢椎处颈内动脉、枕髁前缘内侧距正中线的距离。测量前鼻棘距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寰椎前结节的距离。参照国内骨性颅底斜坡区的各结构的形态、测量及毗邻关系以及断层解剖进行对照、SPSS13.0软件统计学分析研究。 2.新鲜完整头颈部标本5例,利用直径为4mm,长度为18cm的0°及30°鼻内镜及部分内镜器械,完全模拟内镜经鼻入路。验证确定的手术标志,了解内镜下手术区的解剖学特点。 3.新鲜尸头标本的64排CT骨性结构三维重建、动脉内灌注氧化铅后的血管三维重建及1.5T MRI平扫后影像资料之间的影像解剖学对比研究。 4.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64排头颅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颅底重要解剖结构的CT测量及手术通道涉及的重要骨性标志及血管的三维重建,并将测量结果与固定标本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5.临床研究: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应用解剖学研究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明确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的解剖结构。 结果与讨论 1.骨性斜坡的测量骨性斜坡由枕骨基底部和蝶骨体共同构成,向前上约呈45°角倾斜。斜坡上界为鞍背,下界为枕骨大孔前缘,其两侧毗邻破裂孔、岩枕裂、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等结构。枕骨大孔前缘至鞍背的距离为(45.51±2.60)mm,枕骨大孔前缘的厚度为(3.45±0.69)mm,舌下神经根穿经枕骨大孔侧壁的舌下神经管出颅,两侧舌下神经管内口的间距为(25.55±3.07)mm;蝶鞍底至两侧内耳门下壁连线的垂直距离为(20.1±1.8)mm;岩枕裂的后端为颈静脉孔,孔的内侧有颈静脉结节,该结节距颈静脉孔神经部约1~2cm,结节的后下方为舌下神经管的内口。中斜坡骨质厚度为(7.19±1.23)mm。 2.内镜经鼻颅颈交界手术的手术标志包括:中鼻甲、后鼻孔、咽鼓管咽口、鼻咽部粘膜、头长肌和颈长肌、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寰椎前结节。经鼻入路完全暴露颅颈交界区,最短距离为(89.60±2.52)mm,蝶窦前下壁和下斜坡磨除范围分别以两侧翼管和破裂孔为界,各自距中线距离:翼管左侧(9.25±0.55)mm、右侧(9.19±0.50)mm,破裂孔左侧(10.64±0.83)mm和右侧(10.75±0.84)mm。 3.颅底斜坡区相关解剖结构的观测 3.1颈内动脉岩内段颈动脉管以膝部为界分为垂直段和水平段。颈内动脉自颈动脉管外口垂直上升,继而折转向前内呈水平方向走行至破裂孔,折转向上进入颅腔,续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岩内段除在颈动脉管入口处有致密纤维组织附着使之固定于岩骨下面外,易于自颈动脉管结缔组织分离。分为垂直部和水平部。其重要毗邻关系是垂直部的入口与后方颈静脉球窝间的骨板。 3.2 Dorello管及其内容物Dorello管是位于上斜坡外侧呈不规则形的骨纤维管道,其内主要有展神经和岩下窦等通过。展神经在颅后窝硬膜入口处位于后床突下方,在颅后窝岩斜坡硬膜内几乎垂直上行达Dorello管入口处,继而呈扁平状经过Dorello管的外1/3或中1/3。岩下窦起自海绵窦后部,与展神经伴行穿Dorello管,经岩枕裂至颈静脉孔注入颈内静脉。 3.3颈静脉孔的形态和毗邻颈静脉孔为岩枕裂后端的扩大部,位于下斜坡的外侧,形态及大小多变,以颞骨和枕骨的颈静脉突分隔颈静脉孔,则颈静脉孔为单孔,即孔被不完全分隔成后外侧部(静脉部)和前内侧部(神经部),此型左、右侧分别占86%和80%。以骨桥分隔者颈静脉孔则为双孔,此型左、右侧分别占14%和20%。左、右侧颈静脉孔的面积分别为(4.6±2.8)mm和(6.2±3.0)mm~2。其中右侧面积大于左侧者占60%,左侧面积大于右侧者占18%,两侧面积相等者占22%。舌咽神经位于前内侧部三角凹内的硬膜鞘中,位置恒定。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位于同一硬膜鞘内,迷走神经在前,副神经在后,二者在颈静脉孔内的位置有3种情况:①位于前内侧部,占93%;②位于两部之间的骨纤维隔内,占6.5%;③位于后外侧部的内侧,占0.5%。颈内静脉位于后外侧部,位置恒定。两颈静脉孔的间距为45.3mm。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位于颈静脉孔前内侧部,即神经部,而颈内静脉位于后外侧部,即血管部。孔的内侧为颈静脉结节,距颈静脉孔神经部(1.53±0.43mm)。 3.4斜坡与脑桥和延髓腹侧的关系在矢状切面上,斜坡面对脑桥、延髓的腹侧,其中以与脑桥基底部、延髓上1/2相贴最紧。基底动脉在脑桥基底沟下1/3段和脑桥延髓沟处由椎动脉汇合而成的各占33.3%和66.7%。至基底沟上端近脚间窝处分为大脑后动脉,全长(28.5±1.2)mm,占斜坡全长的3/4.。基底动脉下、中、上1/3段的外径分别为5.3、4.6和4.3 mm。脑桥、延髓前正中静脉在正中线上迂曲走行,外径0.3 mm;在其外侧0.5cm处有平行走行的前外侧静脉,外径约0.3mm;上述静脉间有3~5条横行静脉相交通,其外径约0.3 mm。脑桥臂中份和脑桥延髓沟正对斜坡的中1/3段和中、下1/3段交界处。橄榄体位于延髓前外侧,脑桥延髓沟的下方,其上后方3~4mm处为面神经、前庭蜗神经根,后方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前方为舌下神经根。 3.5破裂孔的毗邻颈静脉孔为岩枕裂后端的扩大部,位于下斜坡的外侧,以颞骨和枕骨的颈静脉突分隔颈静脉孔,则颈静脉孔为单孔,即孔被不完全分隔成后外侧部(静脉部)和前内侧部(神经部),此型左、右侧分别占86%和80%。以骨桥分隔者颈静脉孔则为双孔,其中右侧面积大于左侧者占60%,左侧面积大于右侧者占18%,两侧面积相等者占22%。舌咽神经位于前内侧部三角凹内的硬膜鞘中,位置恒定。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位于同一硬膜鞘内,迷走神经在前,副神经在后,二者在颈静脉孔内的位置有3种情况:①位于前内侧部,占93%;②位于两部之间的骨纤维隔内,占6.5%;③位于后外侧部的内侧,占0.5%。颈内静脉位于后外侧部,位置恒定。两颈静脉孔的间距为(45.34±2.92)mm~([2])。 4.20例健康体检者头颅CT测量结果经鼻入路完全暴露中下斜坡,最短距离为(88.65±2.55)mm;蝶窦前下壁和下斜坡磨除范围分别以两侧翼管和破裂孔为界,两者距中线的CT测量距离分别为:(9.16±0.49)mm和(10.70±0.96)mm。应用VR法或SSD法进行颅底骨质及血管三维重建后表明:头颈CT扫描除可显示骨性鼻道、鞍区、中脑、脑桥、延髓、脊髓等组织外,能更直观清楚地显示重要的颅底骨性结构,包括: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颈静脉结节、岩骨、斜坡(大小、形态)、乳突、内听道、枕骨大孔(大小、形态)、枕骨裸、枕外隆凸、寰椎前后弓、寰椎关节面、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舌下神经管、颈内动脉管等,应用测量软件能较精确地测量相关结构之间的距离:包括内听道、寰椎前后弓、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破裂孔、舌下神经管、颈内动脉管等距中线的距离,以及观察骨性鼻道的形状、内听道的大小、枕骨大孔的大小、斜坡的形状等,有时还可显示颅神经之间的关系。重建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三维图像,可模拟经鼻该区域手术体位下的大体解剖,为术中比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5.临床研究表明,以下解剖结构关乎经鼻斜坡手术的成败: 5.1鼻中隔鼻中隔主要由鼻中隔软骨及筛骨垂直板组成。构成经鼻手术通道的最前部分。 5.2蝶窦蝶窦是蝶骨体中的一个含气腔。蝶窦的形态及大小的变化较大,蝶窦口是确定蝶窦中线的解剖标志,均位于鼻腔上鼻甲后方的蝶筛隐窝内,是定位鞍底的标志,其窦口形状可呈椭圆形、圆形或裂隙状。鼻小柱根部至蝶窦口下极和蝶窦底的距离平均60mm和14mm。这些解剖数据有助于寻找蝶窦口。咬开蝶窦前下壁后,可以显露鞍底。蝶窦内可有中隔,蝶窦横径平均为22mm,前后径为22mm,垂直径为20mm。蝶窦外侧壁与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关系密切,视神经管隆突位于蝶窦外侧壁上部,而颈内动脉隆突位于蝶窦外侧壁的鞍底下部。 5.3视神经视神经管内侧壁多数与蝶窦相邻。视神经管突入窦腔内形成隆起,该隆起超过管径1/4以上的占16.2%。由于蝶窦的变异较多,筛窦又常向后侵入蝶窦上方。因此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毗邻关系较复杂,有时由于蝶窦中隔偏曲,两侧的视神经管与一侧蝶窦相邻。蝶窦外侧壁与视神经管的毗邻关系取决于后筛房的气化程度,视神经管全部或大部位于蝶窦外侧壁。 5.4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隆起可分为鞍后段、鞍下段及鞍前段。颈内动脉于岩尖出颈内动脉管口进入颅内,经破裂孔向上进入海绵窦,在海绵窦内前行,于前床突水平向上穿出海绵窦顶,然后转向前床突内侧上行。上述行程紧贴蝶窦外侧壁,并形成一条凸向窦内的压迹。有部分颈内动脉在蝶窦内形成隆起,由于蝶窦气化程度的不同,形成隆起的出现率也不同,同样由于蝶窦中隔的偏曲,有时可出现一侧蝶窦与两侧颈内动脉相邻。蝶窦内的颈内动脉压迹骨壁厚约1.0mm,有时自然缺损。 5.5蝶腭动脉及其分支蝶腭动脉为上颌动脉的终支,从翼腭窝向前内上方走行,在中鼻甲后端稍上方的蝶腭孔进入鼻腔,蝶腭孔至鼻小柱根部和蝶窦口下极的距离约为62mm和13mm。蝶腭动脉在鼻腔的分支主要有鼻腔外侧动脉和鼻中隔后动脉。鼻腔外侧动脉通常分为上、中、下鼻甲动脉,分别从各鼻甲的后端进入相应的鼻甲。鼻中隔后动脉一般分为上下两支,从蝶窦前壁蝶窦口下方转入鼻中隔。近蝶窦口的称鼻中隔后动脉上支,离蝶窦口较远的一支称鼻中隔后动脉下支。鼻中隔后动脉上下支至蝶窦口下极的距离约为3.5mm和6.5mm;至蝶窦顶壁距离为14mm和16mm;至蝶窦底壁的距离为11mm和7.5mm。了解这些数据的目的主要在扩大经蝶入路时需将蝶窦前壁尽量扩大又不至于损伤血管而出血。 5.6海绵窦及海绵间窦海绵窦是鞍旁由眶上裂至岩尖的硬膜折叠形成的五面体结构。左右海绵窦间有前、后海绵间窦相连,在鞍底硬膜间可有下海绵间窦,鞍背后方可有后海绵间窦及鞍背窦,其与两侧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相通。与扩大经蝶进路斜坡肿瘤切除术相关的海绵间窦主要是下海绵间窦、后海绵间窦、基底窦及鞍背窦。 结论 1.通过斜坡区骨性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可提高对整个颅底斜坡区构成及其解剖特点的熟悉程度,为临床该区域手术入路的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 2.通过固定尸头标本进行模拟内镜手术研究,收集并获得了与该手术入路相关的内镜解剖学数据,明确并确立了术中标记点,通过测量颅底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内镜手术的安全操作范围。 3.对于同一组新鲜尸头标本,分别采用头颅CT及MRI平扫、灌注氧化铅显影剂后的再次CT扫描以及骨与血管的三维重建,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对于临床指导意义巨大。 4.内镜下完全模拟手术操作表明,内镜经鼻入路可充分显露颅颈交界区腹侧结构,完全达到模拟内镜下操作过程,对于临床医师术前强化训练意义重大。 5.通过将扩大的内镜下经鼻入路研究应用于临床,达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进一步阐明了哪些是决定临床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解剖结构,直接指导临床医师开展扩大的内镜经鼻斜坡区病变的手术治疗。
[Abstract]:Research background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22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绍山;陈立军;张秀峰;胡香萍;刘名龙;王海龙;;内窥镜促进迁延伤口快速愈合[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李坚;;内窥镜的感染管理—清洗与消毒方法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3 郑丰邦;;犬消化道之诊断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9年

4 徐卫星;洛少民;;内窥镜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小侠;;涎腺内窥镜检查术的护理[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顾青;;小儿内窥镜清洗消毒保养[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兵;林祥涛;王杯娥;李大鹏;李春卫;;返流性食管炎的X线双对比造影与内窥镜检查的对比分析[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8 王军;;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128例临床分析[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鄢波;张学军;;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诊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10 邹建定;陈建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志平;儿童胶囊式内窥镜检查安全可行[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高莉;亮点频现 “新”声夺人[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王东升;警惕服药造成的食管病变[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刘勇;与社会融为一体的奥林巴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英;FDA对应用 alosetron的特别警示[N];医药经济报;2000年

6 王东升;警惕药物造成的食管病变[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颅底外科中心教授 张秋航;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治疗理念不断创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主治医师 王东升;警惕药物造成的食管病变[N];大众卫生报;2008年

9 厉有名 王其玲 章军;“瘦身”胃镜不从口入[N];健康报;2007年

10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血防站大北门门诊部 陈玉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直肠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喜光;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杨庆芸;经胃及阴道内镜胆囊切除术的动物实验研究与初步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邵骏;声带振动动态特征的定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于淼;经自发性脾-肾或胃-肾分流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嵩;神经内镜下经鼻入路颅底中线区解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陈炜;泪道内窥镜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双红;GST-π和端粒酶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D];江西医学院;2004年

4 徐东梅;乳头溢液辨病辨证与内窥镜下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陈敏;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内窥镜污染与消毒现状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6 谢佳平;胃食管阀瓣与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裂孔疝关系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智力;重庆地区食管癌及其癌前疾病内镜检出状况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陈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张丹丹;探讨开展改良Miccoli术式微创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应具备的手术条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勇;鼻内镜鼻窦术后术腔的处理[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1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341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e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