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p55PIK:慢性炎症分子干预新靶点

发布时间:2017-12-28 00:32

  本文关键词:p55PIK:慢性炎症分子干预新靶点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脂多糖 TNF-α IL-6 IL-8 HaCaT细胞 内毒素 TOLL样受体通路


【摘要】: 第一部分P55PIK及其N末端24个氨基酸对LPS诱导下HaCaT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 目的: 1.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调节亚单位—p55PIK氨基端24个氨基酸(N24)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2.观察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时间脂多糖刺激下HaCaT细胞释放炎性因子TNF-α的变化。 3.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调节亚单位p55PIK及其氨基端24个氨基酸对脂多糖刺激HaCa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并表达纯化了含有PI3K-p55PIK-N末端24个氨基酸的TAT-N24融合多肽、腺病毒AD-N24-GFP和含有PI3K-p55PIK的腺病毒AD-p55PIK-GFP,能够高效的携带N24或p55PIK进入细胞内。以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刺激为主要诱导方式,探索N24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CFDA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探索LPS的最佳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采用ELISA法、Real time-PCR法检测N24及p55PIK干预下TNF-α、IL-6和IL-8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变化。 结果: 1.成功构建并表达纯化了TAT-N24融合多肽和腺病毒AD-N24-GFP,AD-p55PIK-GFP; TAT-N24能有效阻滞HaCaT细胞周期进程于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TAT-N24组各期细胞分布为G0/G1期(80.37±1.09)%,S期(7.81±1.97)%,G2/M期(11.82±1.71)%,而对照多肽组各期细胞分布为:G0/G1期(58.54±2.06)%, S期(26.34±1.69)%, G2/M期(15.12±1.91)%,空白对照组各期细胞分布为:G0/G1期(60.14±2.06)%,S期(25.32±1.78)%,G2/M期(14.34±1.39)%,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rdU阳性细胞比例显示:TAT-N24组R2为:(8.37±2.06)%,对照多肽组R2为:(28.14±4.69)%,空白对照组R2为:(26.73±3.58)%,提示TAT-N24能有效抑制]HaCaT细胞的DNA合成;CFDA检测显示TAT-N24组增殖指数(PI)为:30.75±3.66,对照多肽组增殖指数(PI)为:47.81±5.66,空白对照组增殖指数(PI)为:50.16±5.33,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TAT-N24能有效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 2.成功构建LPS刺激下HaCaT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模型。正常状态下的HaCaT细胞有TNF-α、IL-6和IL-8的自发性分泌;LPS刺激后的HaCaT细胞TNF-α、IL-6和IL-8的分泌量明显增加这与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细胞因子的变化非常相似。ELISA法确认LPS最佳的刺激浓度和刺激时间,使HaCaT细胞释放炎性因子TNF-α水平达到最高。 3.TAT-N24作用于HaCaT细胞后其TNF-α的分泌量有一定的增加,它们可能参与了对正常皮肤的炎性刺激作用,一定浓度TAT-N24可有效抑制LPS刺激HaCaT细胞释放TNF-α、IL-6和ⅠL-8。ELISA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LPS刺激组,TAT-N24干预组的细胞上清内TNF-α、IL-6和IL-8的浓度分别由208.06±30.18pg/ml、86.4±9.78pg/ml和260.59±54.05pg/ml下降至121.78±22.26pg/ml、53.18±7.36pg/ml和125.08±35.17pg/ml。real time-PCR结果显示:正常HaCaT细胞可以分泌一定程度的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内毒素(LPS)刺激HaCaT细胞后,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的释放增加,加入TAT-N24干预后,上述三种促炎因子的表达降低。而AD-N24-GFP也可以抑制LPS刺激HaCaT细胞释放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其作用和TAT-N24功能类似;AD-p55PIK-GFP自身也可以导致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的释放增加,加入LPS刺激后,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及无AD-p55PIK-GFP干预下LPS刺激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real time-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HaCaT细胞有一定程度的TNF-α、IL-6和IL-8mRNA的表达,LPS刺激后,上述三种炎性因子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aCaT细胞经TAT-N24和AD-N24-GFP预先处理过后,LPS刺激下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相对于未预先处理组mRNA水平表达降低;感染AD-p55PIK-GFP后,HaCaT细胞在LPS刺激下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8mRNA水平表达升高。 第二部分p55PIK及其N末端24个氨基酸调控LPS诱导下HaCaT细胞内炎性反应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N24及p55PIK在HaCaT细胞内对TLR2、TLR4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机制。 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在HaCaT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NF-κB P65在HaCaT细胞内的转位表达情况;Western Bloting检测分析AD-N24-GFP及AD-p55PIK-GFP干预后,LPS刺激下HaCaT细胞内TLRs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提示正常HaCaT细胞内NF-KB P65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内,低染,LPS刺激后P65蛋白转位入核,在核内表达增加,高染;感染AD-N24-GFP后NF-κB P65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降低。 2、免疫荧光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正常HaCaT细胞内NF-κB P65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内,LPS刺激后NF-κB P65转位入核,在核内表达增加;感染AD-N24-GFP后NF-κB P65蛋白在核内的表达降低。 3、Western Bloting结果提示LPS刺激下HaCaT细胞内TLRS通路中各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LR2、TLR4表达增加,它们在4小时内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但到24小时仍然高于正常细胞表达水平;感染AD-N24-GFP后,其表达情况未见明显变化,感染AD-p55PIK-GFP后TLR2及TLR4表达均增加;MyD88蛋白表达随LPS刺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8小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但24小时内仍高于正常水平,感染AD-N24-GFP后MyD88表达降低,而感染AD-p55PIK-GFP其表达增加;磷酸化Akt(p-Akt)表达随LPS刺激时间增加而增加,在2小时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24小时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感染AD-N24-GFP后其表达情况为未见明显改变;感染AD-p55PIK-GFP后p-Akt表达增加;ERKs从30分钟起磷酸化激活增强(P0.05),4小时达高峰(P0.05),其后逐渐下降,但直至24小时仍显著高于基础水平(P0.05)。JNK/SAPK、p38亦有与ERKs磷酸化激活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不同的是,JNK/SAPK磷酸化在4h高峰值以后迅速下降(P0.05),至24小时已经回复到基础水平。p38磷酸化在4h高峰后迅速下降(P0.05),但24小时仍略高于基础水平(图2)。感染AD-N24-GFP及AD-p55PIK-GFP后其表达情况为未见明显改变;IκB-α于LPS刺激后30分钟出现表达降低,到4小时达到最低点,到16小时开始逐步恢复,但到24小时仍然低于正常水平。感染AD-N24-GFP后,IκB-α表达相对于LPS刺激组增加;感染AD-p55PIKP后,IKB-α表达相对于LPS刺激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AD-N24-GFP及AD-p55PIK-GFP通过干预TLRs/MyD88介导的信号通路来影响LPS刺激下HaCaT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变化。
[Abstract]:The intervention of 24 amino acids at the first part of P55PIK and its N terminal on the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HaCaT cells induced by LP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茂荣;朱进;张怡青;张馨;熊熙;;抗人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2 刘进娜;谢鸣;高秀兰;赵荣华;;LPS对正常和脾虚大鼠体温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何娓娓;张燕;王桂芳;;LPS诱导的DCs成熟在小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10期

4 张世栋;王东升;李世宏;李宏胜;荔霞;李锦宇;陈炅然;龚成珍;严作廷;;芩连液与白虎汤对脂多糖致家兔肝损伤的疗效比较[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5 甘力;蒋福升;范秋艳;周洋;林瑶瑶;阮润;丁志山;;姜黄素对LPS诱导小鼠caeVEGF表达的抑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8期

6 宋红娇;赵中夫;邢媛;;重组HMGB1 A-box蛋白对HMGB1抗炎作用的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宋梅;张梅;李海燕;周晓丽;白燕;黄黎;;全反式维甲酸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分泌GM-CSF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09期

8 ;人类肿瘤病毒利用外来体进行细胞间交流[J];微生物与感染;2011年02期

9 徐波;张瑛;;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胰岛β细胞功能评价[J];辽宁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陈文吟;易学瑞;袁有成;苏蔚;张峰;孔祥平;;Bay41-4109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夏仁云;;二磷酸盐对关节磨屑刺激单核细胞分泌IL-1β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谭映霞;俞康;胡永仙;章圣辉;韩义香;高申孟;吴建波;;基因修饰CD20-scFv-IgGFc-CD28-ζ T细胞靶向杀伤Raji细胞凋亡的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海英;曹振环;田亚坤;彭巧丽;陈新月;吴昊;;HIV-1/AIDS患者Gag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增殖功能的特征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郑峻松;彭代智;黄文华;罗高兴;黄辉;刘敬;周新;;细胞信号转导调控剂对严重烧伤后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何文喜;Cooper PR;Anthony J.Smith;;LPS对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翟维佳;;LPS对宫颈癌细胞HMGB1主动释放的影响[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何文喜;余擎;吴张萍;张菁;Anthony J.Smith;;LPS对成牙本质细胞内DCN基因表达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旭林;郭峰;王飞;王永杰;;不同浓度的LPS对RAW264.7巨噬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马铮铮;黄晓元;张志功;闵安杰;;脆弱类杆菌LPS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翟维佳;蔡红兵;李伟;;LPS对Hela细胞HMGB1主动释放的影响[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必成;肺部患癌 肺外报警[N];健康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黄志凌;西部利用外资升温[N];四川日报;2002年

3 章必成;肺部患癌 肺外报警[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刘晴 施建蓉 杨颖;上海探明二仙汤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邵成明;春天护肤“六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唐风;微型陀螺仪将用于癌症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李瑞星;八种人不宜饮茶[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8 赵立巍;月经是如何来潮的[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9 王振坤;人体的肠道防线[N];家庭医生报;2006年

10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 邹大进;从基础研究看肥胖[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敏;HIF-1α在丹参酮ⅡA减轻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吕峰;p55PIK:慢性炎症分子干预的新靶点[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吕峰;p55PIK:慢性炎症分子干预新靶点[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田丰;SIGIRR在LPS诱导的人肺泡II型上皮细胞(A549)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赵延涛;LPS致流产作用及保胎中药的调控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赵雁;microRNAs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抑制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邓小鹿;p115RhoGEF/RhoA信号通路参与调控LPS及TNF-α致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张乐蒙;IRF-1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奚炜炜;kit基因和CD4~+细胞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史秀岩;NG2蛋白多糖在LPS诱导的肾小球炎症及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杨;IL-10对脂多糖诱导的Ana-1细胞MyD88/核因子κB通路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杨倩;槲皮素抗LPS致小鼠胚泡着床障碍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吴学贵;LPS刺激点带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差异性分析[D];海南大学;2011年

4 刁欢;多不饱和脂肪酸对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刁欢;多不饱和脂肪酸对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6 徐栋花;乳酸杆菌对LPS诱导THP-1细胞炎症性细胞因子释放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7 张小艳;脂多糖预处理对角膜细胞固有免疫的调控[D];山东大学;2010年

8 钱凤英;MEKK3在LPS刺激后恶性肿瘤细胞产生IL-6作用中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邓华明;蛇床子素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杨;LPS对羧酸酯酶1和2(CES1、CES2)表达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3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343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