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血瘀证动物模型体表特征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07:44

  本文关键词:血瘀证动物模型体表特征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体表特征 血瘀证 伊文思蓝 证候模型


【摘要】: 目的 以“证候表征”理论为指导,按照证候模型“因-脉-证-治”的研究思路,探讨血瘀证证候模型的生物表征变化规律以及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为血瘀证证候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提供新思路。 方法 1.采用Wistar大鼠,静脉注射大分子右旋糖酐(HMWD)造成血瘀模型,用伊文思蓝(EB)标记,观察其不同时间、不同剂量下体表特征变化,检测局部组织及血浆中伊文思蓝的含量,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细胞因子IL-1β、IL-6β、TNF-α、TXB2、6-keto-PGF1α的含量。 2.采用Wistar大鼠,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LPS)/角叉菜胶(CAR),造成热毒血瘀模型,用伊文思蓝(EB)标记,观察其不同时间、不同剂量体表特征变化、检测局部组织及血浆中伊文思蓝的含量、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细胞因子IL-1β、IL-6β、TNF-α、TXB2、6-keto-PGF1α的含量。 3.采用ICR小鼠,腹腔注射活血化瘀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溶液,连续3天给药后静脉注射大分子右旋糖酐(HMWD)造成血瘀模型,并用伊文思蓝(EB)标记,观察其体表特征变化、检测耳廓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 结果 1.注射HMWD大鼠可见明显的血瘀证体表特征,耳廓及舌体出现蓝色的瘀斑瘀点,并随着HMWD剂量增加及注射时间延长,蓝色瘀斑瘀点加重,血浆中EB含量下降,耳廓提取液EB含量增加,(P0.01);全血粘度(切变率:150/s、38/s、10/s、5/s)、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聚集指数、聚集指数积分面积增高,(P0.01/P0.05),变形指数、变形指数积分面积有下降趋势;血浆TXB2升高,6-keto-PGF1α下降,TXB2/6-keto-PGF1α增高,( P0.01); IL-1β, IL-6β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TNF-α增高(P0.01/P0.05)。 2. LPS/CAR联合造模致热毒血瘀大鼠可见明显的血瘀证体表特征,耳廓及舌体出现蓝色的瘀斑瘀点,并随着LPS剂量增加及注射时间延长,蓝色瘀斑瘀点加重,血浆中EB含量下降,耳廓提取液EB含量增加,(P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聚集指数、聚集指数积分面积增高,(P0.01/P0.05),变形指数、变形指数积分面积有下降趋势;TXB2升高,6-keto-PGF1α下降,TXB2/6-keto-PGF1α增高,(P0.01/P0.05);IL-β、IL-6β、TNF-α皆增高(P0.01/P0.05)。 3.活血化瘀药干预组小鼠耳廓及舌体蓝色瘀斑范围及程度明显小于模型组,耳廓提取液EB含量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 结论 1.采用尾静脉注射大分子右旋糖酐合用伊文思蓝的方法造成的Wistar大鼠血瘀模型,血瘀体表特征表达与HMWD注射浓度及时间呈明显的时效及量效关系。 2. 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HMWD后,血液流变学呈“浓”、“粘”、“凝”、“聚”状态,TXB2升高,6-Keto-PGF1α下降。IL-1β、IL-6β虽有一定的变化,但未见明显差异。大鼠血瘀程度与TNF-α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3.采用LPS/CAR造成的Wistar大鼠热毒血瘀模型,并用伊文思蓝染色,可观察到血瘀体表特征表达与LPS注射浓度及时间呈明显的时效及量效关系。 4. LPS/CAR造成的Wistar大鼠热毒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呈“浓”、“粘”、“凝”、“聚”状态,血浆TXB2升高,6-Keto-PGF1α下降,IL-1β、IL-6β、TNF-α升高,说明炎症介导是LPS/CAR血瘀模型关键的发病机制。 5.活血化瘀药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对于尾静脉注射大分子右旋糖酐的模型小鼠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使模型小鼠血瘀体表特征明显减轻,从而以方测证,表明伊文思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达血瘀证模型动物体表特征变化。 本研究首次采用伊文思蓝作为血瘀模型的染色剂,按照证候模型“因-脉-证-治”的研究思路,观察血瘀模型的体表特征变化,探讨血瘀证证候模型的评价方法以及不同血瘀证模型之间的差异,取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具有首创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255;R-33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孔祥鹏;陈佩东;张丽;单鸣秋;曹雨诞;宿树兰;丁安伟;;蒲黄与蒲黄炭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凝血时间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丽琦;三种血瘀模型红细胞膜生物学差异性及寒冷刺激血瘀模型方证相关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媛;脑泰通颗粒拆方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349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349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