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基因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12:23

  本文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基因功能的研究 出处:《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表皮葡萄球菌 肽脱甲酰基酶 酶动力学参数 新药物靶点


【摘要】: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是一种寄居在人体表面的正常菌群,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致病,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近年来在临床上由于各种人工医疗材料的使用(如静脉插管,导尿管等),表皮葡萄球菌致病的报道日益增多,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日益加剧,目前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的前四大病原体之一。加上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临床上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层出不穷,研究新型抗表皮葡萄球菌的药物迫在眉睫。肽脱甲酰基酶(peptide deformylase, PDF)是目前发现的抗菌药物靶点之一。在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12228基因组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两株菌均含有两个编码肽脱甲酰基酶的基因,def和def2,分别编码SePDF1和SePDF2蛋白,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 肽脱甲酰基酶广泛存在于真细菌中,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酶。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起始于甲酰化的甲硫氨酸tRNA(f-Met-tRNA),当N端的肽链从核糖体中释放的时候,肽脱甲酰基酶切除甲酰基,继而MAP (methionine aminopeptidase)切除N端的甲硫氨酸,肽链方可正确的折叠。在真核生物蛋白合成过程中,不需要肽脱甲酰基酶的功能,因此细菌的肽脱甲酰基酶可以作抗菌药物的靶点。 为了研究以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为靶标的可能性,本文利用基因克隆技术,从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菌株中克隆了两个具有肽脱甲酰基酶PDF特征的基因def和def2,编码产物分别为TypeⅡ型的SePDF1和TypeⅠ型的SePDF2,体外重组表达了SePDF1和SePDF2蛋白。通过甲酸脱氢酶偶联的方法建立了肽脱甲酰基酶酶活检测的方法,结果显示SePDF1为具有活性的表皮葡萄球菌的肽脱甲酰基酶,我们对其结合不同离子的蛋白活性进行了比较,而SePDF2不具有肽脱甲酰基酶活性,我们构建了其酶活部位突变体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 第一章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1的功能研究 为了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1的功能,以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def基因,长度为522bp。将其连接到克隆表达载体pET-22b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通过IPTG的诱导,可以获得含6×His的体外表达重组SePDF1蛋白。利用6×His与Ni-NTA的高亲和力,纯化得到SePDF1蛋白。由于Fe2+离子体外的不稳定性,所以实验采用Co2+,Ni2+, Zn2+三种二价离子来代替Fe2+离子,对SePDF1蛋白进行体外的研究。首先利用向LB培养基中加入Co2+, Ni2+, Zn2+三种离子的方法来获得含单一离子的SePDF1蛋白,但随后的原子吸收光谱实验表明,由于LB培养基中各类离子成分复杂,用这种方法获得的SePDF1蛋白中各种离子的含量较杂,纯化得到的蛋白并非只含单一离子。因此改用成分可控的限制性培养基培养细菌,向限制性培养基中加入Co2+, Ni2+, Zn2+三种离子培养细菌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只含有单一Co2+或Zn2+离子的SePDF1,而加入Ni2+离子的培养基纯化得到的SePDF1中并不能测到的Ni2+存在,推测原因是由于Ni2+对SePDF1的亲和力较低引起。利用FDH(甲酸脱氢酶)偶联的方法,采用N端甲酰化的三肽f-MAS作为底物,对获得的三种SePDF1进行酶活检测发现含Co2+离子的SePDF1蛋白活性最高,而Ni2+, Zn2+-SePDF活性较低。而与SePDF1高度同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SaPDFB)的Ni2+形式活性最强,说明金属离子对PDF酶催化活性的关键作用,通过对SePDF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的关键氨基酸进行突变(C111S)也验证了这一说法,突变后的SePDF1由于金属离子结合能力的丧失,失去了活性。对活性最高的Co-SePDF1进行酶动力学参数测定,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计算得到其Km值为2.227 mM, kcat/Km为6.3×104M-1*sec-1。而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实验表明,SePDF1在溶液状态中以单体状态存在。结合实验室已有的SePDF1蛋白晶体结构,采用计算机高通量虚拟筛选小分子先导化合物库,得到了88个具有潜在抑制SePDF1酶活性的小分子先导化合物,采用128μg/ml的浓度对88个小分子化合物的抑菌浓度进行初筛,其中6个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抑制效果,进一步检测发现其中两个化合物均对表皮葡萄球菌35984有较强的杀菌效果,然而在酶活抑制实验中,则发现这6个小分子化合物均无抑制SePDF1的活性,且对真核细胞具有毒性,说明此小分子化合物不能作为抗菌药物研发的先导化合物。 第二章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2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肽脱甲酰基酶行使功能的前提是Met-tRNA在甲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发生甲酰化,而表皮葡萄球菌的甲酰基转移酶编码基因fmt与def2基因在基因组上紧密相邻,并且革兰氏阴性菌株的肽脱甲酰基酶基因分布也是同其fmt基因紧密相邻。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ef2编码的SePDF2属于TypeⅠPDF,并且RT-PCR检测结果显示def2基因在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菌株生长过程中可持续表达。为了研究SePDF2功能,本实验将def2基因的PCR的扩增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4+,表达的融合蛋白SePDF2-His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然而,利用SePDF1酶活测定法检测,结果显示SePDF2不具有肽脱甲酰基酶的活性。通过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发现SePDF2蛋白在PDF活性中心的三段高度保守的序列上均有氨基酸的差异,将此序列上氨基酸差异位点按照具有活性的枯草杆菌PDF序列进行改变(A44G, A45V, A46G, I47L, S48A, S90C, I91L, L131Q, M133E),尽管改变后的SePDF2在催化中心的三段基序上与枯草杆菌BsPDF1 (阳性菌TypeⅠ)完全一致,仍未能使SePDF2获得肽脱甲酰基酶活性。def2基因在细菌生长过程中持续转录却不表达,其在细菌中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Abstract]: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a kind of normal flora on the surface of human body . It is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 . In recent years ,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irst four pathoge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 In recent years ,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irst four pathoge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 In the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eukaryotic protein , the peptide deacylase can be used as the target of antibacterial drug .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target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peptide , we cloned two genes def and def2 , which have the PDF characteristics of peptides from S . S . S . S . ATCC 35984 , and the SePDF1 and SePDF2 proteins were cloned and expressed in vitro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PDF1 was a kind of peptide deacylase with activit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PDF1 was a peptide deacylase with activit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PDF1 was the activity of peptide deacylase , and SePDF2 did not have peptide deacylase activity .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 First - chapter Staphylococcus Epideric Peptide Deformacyl - 1 In order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S . S . S . S . S . S . S . aureus ATCC 35984 strain , we have obtained SePDF1 protein with a length of 522bp by using three kinds of ion such as Co 2 + , Ni 2 + , Zn2 + . Among them , 6 of them have inhibitory effect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35984 , but in enzyme activity inhibition experiment , it is found that these six small molecule compounds do not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SePDF1 , and have toxicity to eukaryotic cells , suggesting that the small molecule compound can not be used as a leading compound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s . Chapter II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Gene Function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ic Peptide Deformacyl - 2 Gene In order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SePDF2 , SePDF2 encoded by def2 was inserted into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 - 24 +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维勤;余加林;刘官信;郜向娜;朱秀菊;刘立婷;;纳米银离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年05期

2 钱雪峰;杨仁洪;唐旦丽;顾国浩;;表皮葡萄球菌细胞间脂多糖黏附素的表达与耐药特征的相关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0期

3 廖璞;马永鹏;;盐酸小檗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的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04期

4 黄良库;徐涛;唐进;彭李华;陈世荣;;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1期

5 廖璞;马永鹏;吴清;;盐酸小檗碱影响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差异蛋白的筛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5期

6 范一灵;蒋波;房蕊;鲍英;徐伟东;;药品无菌检查中微生物污染的鉴定和污染溯源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1年06期

7 朱丽林;杨锐;;临床常见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步法快速鉴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2期

8 陈小斌;;我院2007—2010年泌尿系感染菌的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8期

9 赵建;杨乐;;前列腺液细菌的鉴定及耐药状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8期

10 邱宇杰;胡巧娟;胡志东;田彬;李金;李静;徐海茹;;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伤口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甫棒;吴苔;沈健;李建平;;419株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杨燕;孙长贵;曾贤铭;张丽君;成军;;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测[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代晓明;万献尧;;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军民;;药敏试验与菌种鉴定[A];第一届宁夏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崔恩博;陈素明;王欢;鲍春梅;郭桐生;毛远丽;;肝炎肝硬化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腹膜炎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熊宝华;胡红兵;;武汉地区新生儿CNS败血症调查[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梁冰;于红;姜美娟;王华强;刘妮妮;叶嗣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与ica操纵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黄长武;邱君凤;许颂霄;;表皮葡萄球菌粘附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晓锋;王欣睿;葛晨霞;王秀英;;表皮葡萄球菌四种基因的扩增、克隆和测序[A];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倪永胜;;住院煤工尘肺患者肺部感染表皮葡萄球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表皮葡萄球菌可成为人体皮肤“卫士”[N];健康报;2010年

2 蒋冰冰 记者 王春;我学者发现表皮葡萄球菌能有效抑制皮肤伤口炎症[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姜澎;表皮葡萄球菌能抑制炎症[N];文汇报;2010年

4 岳阳;表皮葡萄球菌能有效抑制皮肤炎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记者  陈超;红色汗疹发病与细菌有关[N];科技日报;2006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李荔;太干净不利健康[N];北京科技报;2010年

7 岳阳;中美联合研究发现抗菌药物新靶点[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记者 尚静;如何治疗牛隐性乳房炎[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9 记者 姜澎邋通讯员 汤涛;探索解决抗生素耐药性[N];文汇报;2007年

10 方舟子;丘小庆论文涉嫌造假?[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玲;新型肽脱甲酰基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敏;附属基因调节系统(agr)-Ⅰ型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调节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涛;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LytS/R和SrrB/A调控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娄强;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SaeRS调控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李华林;表皮葡萄球菌细胞间粘附素基因功能及表达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邢铭友;表皮葡萄球菌细胞间多糖粘附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及耐药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贾宁;引发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菌素B(MLS_B)耐药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8 王星;表皮葡萄球菌和分枝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秦智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三维结构、相关形成机制及组氨酸激酶YycG小分子抑制物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王重振;ClpP蛋白酶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鹏辉;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基因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段月姣;一种含2,5-二氢吡咯结构的新型肽脱甲酰基酶抑制剂的合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海坤;新型肽脱甲酰基酶抑制剂和(R)-3-哌啶乙酰乙酯的合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兰兰;肽脱甲酰基酶的表达纯化及其抑制剂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5 郜向娜;氨溴索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结构破坏和杀菌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曹晓光;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与icaD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费明明;表皮葡萄球菌icaA和icaD基因表达及其与黏质物形成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8 李于博;新型肽脱甲酰基酶小分子抑制剂药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敏;中药影响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关键基因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10 范佳佳;表皮葡萄球菌新的生物膜调控因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tk基因的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3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383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