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23与多发性硬化
本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3与多发性硬化 出处:《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白细胞介素23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反应性脑脊髓炎
【摘要】: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时间和空间上反复发作的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MS的临床表现包括视力、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和认知功能的缺损,由于病程迁延、缺乏根治措施,常常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较公认的观点是遗传易患个体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 实验性自身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是MS的动物模型,可以利用髓鞘抗原在敏感的动物品系上诱导建立。由于它和MS在病理表现及机制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MS的研究当中。 髓鞘抗原特异性CD4+效应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等多种细胞因子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L-23是新近发现的促炎性细胞因子,隶属于IL-12家族,由两种亚单位(p40和p19)通过二硫键形成异二聚体分子,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并分泌IFNγ、IL-17等细胞因子,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及病理条件下免疫系统的激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生物学作用。 既往认为IL-12在M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居于关键地位,但是,以前关于IL-12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对p40亚单位的研究之上的,并且借助了p40或IL-12Rβ1链基因敲除的动物来进行。而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IL-23,不仅在结构上和IL-12相似,而且和IL-12共用p40亚单位以及IL-12Rβ1链。所以,敲除或阻断p40或IL-12Rβ1链导致的效应,应该是IL-12和IL-23共同缺失引起的。现在看来,以前关于IL-12在MS和EAE中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即由于不了解IL-23的存在,将本属于IL-23或IL-23、IL-12共有的功能错误的归于IL-12。 EAE的发生实际由IL-12和IL-23共同完成——IL-12启动初始T细胞向Th1方向分化,促进炎症细胞侵入CNS; IL-23发挥关键作用,诱导T细胞分泌IL-17,促进炎症细胞进一步募集、激活,维持后续Th17炎症反应。MS病灶中IL-23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在颅内血管周围聚集可能与疾病复发有关。MS患者CD46相关变异造成其树突状细胞过度分泌IL-23,Th17反应失控,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Abstract]:Multiple sclerosis (M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MS include visual acuity, movement, sensation, vegetative nerv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defect. Due to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course of disease, there is a lack of radical cure.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genetic predisposition individuals interact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ause the diseas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tis (EAE) is an animal model of MS. Myelin sheath antigen can be used to indu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ensitive animal strains.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MS because of it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MS in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and mechanisms. Myelin antigen specific CD4 effector T cells and interleukin-23. IL-23 and other cytokin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S. IL-23 is a newly discovere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belonging to the IL-12 family. The heterodimer molecules, mainly derived from macrophages and dendritic cells, are formed by disulfide bonds from two subunits, p40 and p19. They can induce the activation and secretion of IFN 纬 from the initial T cells. Cytokines such as IL-17 play a unique biologic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body's environment and activating the immune system unde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t has been thought that IL-12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S, but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IL-12 were based on the study of p40 subunit. And it was done by using p40 or IL-12R 尾 1 knockout animals, and the newly discovered cytokine IL-23 was not only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IL-12. The p40 subunit and IL-12R 尾 1 chain are shared with IL-12. Therefore, knockout or blocking the effect of p40 or IL-12R 尾 1 chain. It should be caused by the absence of both IL-12 and IL-23. Now it seems that there we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IL-12 in MS and EAE, that is, because of not knowing the existence of IL-23. Attribute functional errors that are common to IL-23 or IL-23 IL-12 to IL 12. The occurrence of EAE was actually accomplished by IL-12 and IL-23. IL-12 initiated the initial T cell differentiation to Th1 direction and promoted inflammatory cells to invade CNS. IL-23 plays a key role in inducing T cells to secrete IL-17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recruitment and activ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The main sources of IL-23 were macrophages and dendritic cells. The accumulation of mature dendritic cells around intracranial blood vessels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currence of disease. The CD46 related variation in patients with MS may cause the excessive secretion of IL-23 and Th17 by dendritic cells and the reaction is out of control. An autoimmune response occur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92;R74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心国,李翔,谭来勋,彭雪明,阮旭中,刘敦贵;胚胎胸腺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多发性硬化30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8期
2 沈明韶,任明,邵福源;46例多发性硬化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00年11期
3 刘晓艳,孙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11期
4 李广兴,蒋占峰,姚远;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2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1期
5 张志清,马涤辉,张昱;多发性硬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病理机制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6 何志义,吕昌龙,刘凤芝,付国,王刚;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TGF←β_1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年03期
7 王琳,黄绍敏;趋化因子与多发性硬化[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年05期
8 王集科;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0年01期
9 刘芳,董佑忠,沈桂权;脊髓型多发性硬化6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0年01期
10 马云方,杨丽军;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1例[J];河北医药;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砺;梁战华;王恺悦;赵航;;多发性硬化复发与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关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郑建玲;周列民;;多发性硬化伴发癫痫发作[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晓艳;孙怡;;补肾固髓片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陈瑛;;多发性硬化20例临床分析[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刘师莲;祁维平;刘贤锡;;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蛋白质组的初步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孙怡;;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孙庆利;谢汝萍;;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杨喜珍;史长青;;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鉴别[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莫雪安;陆锐;秦超;凌莉;郑金瓯;赖永榕;马朝桂;;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1例研究分析[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郑奎宏;马林;郭勇;郭行高;梁丽;;多发性硬化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仇逸;专家呼吁关爱多发性硬化患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王雪飞;我国将建8个多发性硬化诊疗培训基地[N];健康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邱爽;多发性硬化易致残[N];保健时报;2010年
4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张华;多发性硬化极易误诊[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颖;多发性硬化,易被误诊的神经病[N];科技日报;2010年
6 驻京记者 李瑶;多发性硬化——缓解期亦应规范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李玉花;给予多发性硬化患者更多关注[N];健康报;2013年
8 见习记者 张洋洋;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及科学预防[N];河南科技报;2013年
9 主任医师 陈金亮;如何防止多发性硬化复发[N];工人日报;2001年
10 李海峰;谁来诊治多发性硬化[N];健康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天裕;多发性硬化康复评定及康复体操方案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2 董万利;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郑能aF;多发性硬化的蛋白质组学和病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4 田书娟;不同年龄组多发性硬化患者对比研究及巴曲酶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金范莹;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比较[D];浙江大学;2013年
6 田财军;多发性硬化从内毒论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吴畏;多发性硬化中医证候学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王芳;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毛悦时;病毒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杨帆;疏肝健脾固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多发性硬化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2 赵平平;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3 江宗泽;云南多发性硬化女性病人雌激素受体基因易感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4 邓琦;多发性硬化的治疗现状及瞻望[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焦彦岭;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表达及意义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赵佳丽;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宋雯;多发性硬化1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于萍;多发性硬化的免疫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林海谅;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分析及血清尿酸与多发性硬化关系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10 刘芳;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2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40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