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免疫介导肝炎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免疫介导肝炎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肝炎 调节性T细胞 刀豆蛋白A 白细胞介素-2 Foxp3 TGF-β
【摘要】: 调节性T细胞在调节免疫耐受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节性T细胞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和扩增,得以限制变态反应疾病、感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癌症中的免疫反应强度,达到调节免疫应答的目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是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的重要场所。肝脏内的免疫系统持续接触从肠道来源的食物抗原及微生物。因此,肝脏内的免疫和耐受需要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肝炎是世界性范围内的一种重大疾病。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耐受中起关键作用。然而,调节性T细胞是否参与了维持肝脏内生理状态以及控制病理免疫反应还不清楚。目前,关于调节性T细胞在肝脏内生理以及病理免疫反应中作用的报道十分有限。 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肝炎是一种已经建立好的急性肝炎的动物模型,主要通过快速活化多克隆T细胞(主要为CD4~+T细胞和NKT细胞)来实现自身免疫损伤。Con A诱导的肝炎其特征是血清转氨酶水平迅速升高,血清中含有大量细胞因子,肝脏出现白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和凋亡。这种由ConA诱导的免疫系统过度活化所引起的肝脏急性损伤可以在短时间内自我恢复。在Con A诱导的肝炎模型中,影响免疫系统自我调控能力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这种免疫介导肝脏损伤模型中的调节因素。 1.调节性T细胞通过TGF-β抑制T细胞介导的肝炎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Con A诱导的肝炎模型作为平台,研究肝脏内调节性T细胞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给小鼠注射Con A来建立Con A诱导肝脏损伤的模型。通过对小鼠血清转氨酶的检测以及组织病理学的观察,确定肝脏损伤情况。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肝脏以及脾脏内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变化情况,并对调节性T细胞进行绝对数量的计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我们还对肝脏内的调节性T细胞进行表型分析。我们通过系统性清除调节性T细胞以及将调节性T细胞过继转输到受体鼠体内的实验,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Con A模型中的作用。为了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Con A模型中发挥作用的机理,我们用ELISA的方法检测了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并且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了肝脏内细胞因子的水平。最后,为了在体外实验模型中确认调节性T细胞在ConA模型中的作用,我们使用了4小时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释放法检测了肝脏内淋巴细胞对肝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结果显示,肝脏损伤的恢复需要调节性T细胞的存在。Con A注射可以在早期诱导出一群调节性T细胞。ConA处理伴随着肝脏内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绝对数目的显著增加,这种增加在Con A诱导的肝脏损伤过程中持续存在。脾脏内的调节性T细胞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对细胞进行胞内转录因子Foxp3荧光染色的实验表明,在经过Con A处理的小鼠中,其肝脏中CD4~+T细胞Foxp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脾脏中的Foxp3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除了Foxp3分子外,调节性T细胞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以及CD103分子的表达都有所上升,而CD45RB和CD62L的表达变化不明显。 我们通过使用抗-CD25的单克隆抗体(克隆号:PC61.5.3)来系统性清除小鼠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以便在体内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Con A模型中的相关功能。经过抗-CD25单克隆抗体处理的小鼠,肝脏内表达Foxp3的CD4~+T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这说明小鼠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被该抗体所清除。清除CD25~+细胞加重Con A诱导的肝炎。经过抗-CD25抗体处理的小鼠与经过对照抗体处理的小鼠相比,由Con A所诱导的血清ALT水平的升高更为明显,肝脏的坏死程度也明显加重。与之对应的,我们纯化了肝脏的CD25~+单个核细胞,用于继转输实验。过继转输肝脏CD25~+单个核细胞可以减轻由Con A引起的肝脏损伤。与转输了未经处理的肝脏单个核细胞的对照小鼠相比,转输了肝脏CD25~+单个核细胞的受体小鼠中,由Con A所引起的血清ALT水平的升高明显受到抑制,并且其肝脏中只显示出轻微损伤。 最后,我们研究了调节性T细胞在Con A模型中发挥作用的机理。在Con A处理的小鼠中,血清中TGF-β1含量以及肝脏单个核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都明显上升;清除小鼠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这种由Con A引起的TGF-β1的升高。相比而言,清除小鼠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并不能降低Con A处理小鼠血清及肝脏内IL-10的水平。除此之外,在体外实验中,Con A处理过的肝脏单个核细胞对小鼠的原代肝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通过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经过Con A处理的肝脏CD25~+单个核细胞,可以抑制这种细胞毒活性;肝脏CD25~+单个核细胞的这种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加入抗-TGF-β单克隆抗体,中和培养体系中的TGF-β1来阻断。 2.IL-2对免疫性肝炎的调节作用 由于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IL-2Rα(CD25),以及对IL-2的应答特性,我们比较了各种T细胞(主要常规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对IL-2的应答能力和相互关系。我们通过不同的注射策略,用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对小鼠进行预处理,研究IL-2在Con A模型中的调节作用。IL-2的注射策略分为两种:一次性高剂量IL-2(2500单位每克体重)注射和多次低剂量IL-2(500单位每克体重,4次)注射。我们通过这两种策略给小鼠预先注射IL-2,然后在小鼠上建立Con A诱导肝炎模型。我们检测了这两个实验体系中,IL-2的处理对Con A诱导的肝脏损伤的影响。 一次性高剂量IL-2预注射可以减轻由Con A引起的肝脏损伤。高剂量IL-2预注射可以使受到致死剂量Con A注射的小鼠免于死亡。在亚致死剂量Con A注射时,高剂量IL-2预注射使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比对照小鼠显著降低,肝脏损伤也较轻。高剂量IL-2可以减少Con A注射后肝脏对T细胞的招募,并且降低T细胞上CD122和CD25的表达,而对Fas的表达没有影响。这提示了高剂量IL-2可以负调节自身应答性效应T细胞活化,但并不通过AICD导致效应T细胞凋亡。一次性高剂量IL-2注射对CD4~+CD25~+T细胞的数量和表面CTLA-4、CD103、CD45RB和CD62L的表达影响不大,提示一次性高剂量IL-2预注射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与调节性T细胞关系不大。此外,高剂量IL-2处理可以提高Con A模型中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并且降低造成肝脏损伤的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多次低剂量IL-2预注射可以加重由Con A引起的肝脏损伤。低剂量IL-2注射会导致由Con A引起的小鼠血清ALT水平增高更为显著,并且造成三分之一的小鼠死亡。低剂量IL-2注射可以诱导肝脏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增加。同时,和单纯Con A注射的小鼠相比,低剂量IL-2注射可以使Con A模型中的肝脏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增加更为显著。这群具有调节性T细胞表型的细胞是否具有负调节功能或者这群细胞是否直接具有类似效应T细胞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Con A的处理伴随着调节性T细胞的显著增多,调节性T细胞在Con A诱导的肝炎中对控制肝脏损伤起了重要的作用。调节性T细胞通过TGF-β依赖的机制行使其抑制功能。本研究证明了在T细胞依赖的免疫介导的肝脏损伤中,调节性T细胞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这为肝脏免疫学、肝炎的临床治疗以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不同的IL-2预处理策略在ConA模型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研究IL-2不同处理方式对免疫诱导肝炎的影响,可以为制订免疫性肝炎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92;R5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金娟;裴豪;曹立森;蒋祥虎;张波;陆忠华;季瑞云;;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6期
2 胡珍娉;李大主;胡英锋;杨克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D4~+CD25~+T调节细胞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年03期
3 秦孝鹏;唐国瑶;;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及其对OLP研究的启示[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4 张颖;陈世耀;;调节性T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5 唐洁;李柏青;阮洁;张林杰;;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Foxp3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04期
6 郑丽坤;张磊;陈乃耀;;维甲酸和肠道免疫稳态[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08期
7 伊焕发;甄昱;张连军;赵勇;;来氟米特对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年04期
8 付白清;吴朝阳;许亚平;王法春;陈巧云;;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9 闫峰;黄振平;;调节性T细胞与免疫耐受[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0期
10 罗祖军;刘新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的检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劲松;周大桥;高辉;陈亮;彭立生;童光东;周小舟;;祛脂复肝汤治疗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胡立茹;王丽达;陈占良;冯雪晨;;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抗核抗体检出率调查[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万军;;1例颅脑外伤性癫痫合并肝炎的护理[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4 陈锐贞;谢三英;周静;;肝炎病区医疗废物的分类及管理[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尹华;;胆维他片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卢国光;钟倩怡;褚邦勇;;Gen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干扰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张昕;聂为民;秦恩强;周志平;张新伟;赵鹏;叶文华;范荣;赵敏;;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徐朝发;邹淑清;;用B超观察肝炎早期的胆囊壁改变[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朱再民;;肝炎和肝炎后心理障碍的认识和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张丽旦;石小枫;;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探讨[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肝炎怎样才算治愈?[N];浙江日报;2005年
2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炎药物有三大类[N];保健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颖;世界肝炎日:我是第12个吗?[N];科技日报;2009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李梅浠 魏雅宁 白轶南 特约记者 嵇旭东;肝炎其实不可怕[N];健康时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郝成涛;肝炎治疗基础研究领域获新发现[N];解放军报;2009年
6 江西 龚经文 (主任医师);莫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当成肝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7 张旭;百时美施贵宝基金会肝炎防治项目荣获 “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泽雯;精确检测可令肝炎治疗事半功倍[N];中国医药报;2010年
9 舒畅;引起肝炎复发的主要原因[N];辽源日报;2005年
1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 张继明 赵旭;转氨酶升高不仅是肝炎[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华兴;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免疫介导肝炎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孙丽光;诱导T细胞成熟及免疫抑制剂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萍;调节性T细胞异常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郭嘉隆;抗α-Fodrin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调节性T细胞在其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郭强;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蒋正刚;不同基因背景下调节性T细胞的差异性诱导及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香;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张爱军;靛玉红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子宁;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中国HI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允;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频率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汤日鹏;肝炎一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3 王成;爆发性肝炎小鼠中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对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胡东晓;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D];浙江大学;2008年
5 高银杰;乙肝相关性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和病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张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于黎黎;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杲;糖皮质激素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对调节性T细胞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9 冯祥艳;56例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陈文美;血清TNF与肝病类型、病程和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30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43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