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蝶窦侧壁内镜手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2 09:11

  本文关键词: 内窥镜 蝶窦外侧壁 扩大经蝶窦入路 翼管 颈内动脉 应用解剖 出处:《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目的:本课题结合临床手术需要,在鼻内镜下,通过应用解剖学研究蝶窦侧壁区相关结构,为经鼻蝶入路和扩大经蝶手术避免损伤颈内动脉及视神经、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改进手术进路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通过模拟在鼻内镜下经蝶和扩大经蝶入路,①对翼管等蝶窦侧壁骨性结构进行解剖定位标志和解剖学观测;②切除蝶窦侧壁骨质及海绵窦内侧壁后,对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定位标志和解剖学观测。方法:选用11例(22侧)成人冰冻新鲜头颅标本在鼻内镜下进行解剖观察。模拟鼻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采用经典(Messerklinger)经中鼻道手术入路对蝶窦外侧壁和下外壁进行解剖观测。鼻内窥镜下对11(不分男女)具成年尸头的骨性结构,重点对翼管等进行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对翼管及翼管隆突的出现率、位置、形态、大小等进行解剖学观察。同时,对翼管相关结构,如:蝶窦,垂体,海绵窦内颈内动脉,视神经,视交叉,筛动脉的位置、结构、形态等进行观察测量。切除蝶窦侧壁骨质及海绵窦内侧壁后,对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定位标志和解剖学观测。所得数据经统计学描述性研究。结果:①翼管隆突、颈内动脉隆突、视神经管隆突、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的出现率分别为,50%、72.73%、72.73%、90.91%,其中,颈内动脉后垂直段隆起出现率仅9.09%。②蝶窦的5种分型,本组标本I型(甲介型)未见;II型(鞍前型)出现率为0%(0侧);III型(半鞍型)为27.5 % (11例);Ⅳ型(全鞍型)为27.5%(11侧);V型(鞍枕型)为20%(8侧)。③翼管形态:翼管在水平位为直或弯曲的管状结构,22侧中,弯曲者15侧(68.18%);矢状位时,在内窥镜下翼管是否弯曲不易观察到;④翼管的位置,所有翼管均恒定位于翼突根部,蝶窦底壁及侧壁。⑤翼管走行:后外向前内走行14侧(63.18%),位于蝶窦底壁;后向前直行4侧(18.18%),位于蝶窦底壁;后内向前外走行4侧(18.18%),位于蝶窦外侧壁。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为5段—后垂直段、后曲、水平段、前曲、前垂直段,有4个动脉分支—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McConnell背囊动脉及眼动脉,各海绵窦段颅神经的血供主要(视神经血供主要来自眼动脉,图)来自上述三大分支血管,结论:①在蝶窦外侧壁和下外侧壁的解剖标志中,翼管是恒定的解剖标志之一;翼管隆突的出现率、隆起程度及位置与蝶窦气化程度有关;翼管位于翼突根部,同时多位于蝶窦下壁,在蝶窦区的手术中对显露蝶窦下外侧及后壁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解剖标志。依照翼管-破裂孔-颈内动脉破裂孔段途径显露破裂孔、控制颈内动脉岩骨段、海绵窦段为一安全途径。在病变局限于蝶窦外、后、下部区(蝶窦侧下壁、蝶窦下壁、破裂孔、颈内动脉岩骨段、斜坡)时,翼管的应用最理想。②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是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中最重要的解剖结构。③海绵窦下动脉是供应所有入眶颅神经最重要的供血动脉,在海绵窦区进行显微手术时,保护好各颅神经的血供是减少术后颅神经损伤、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可更好地显露蝶窦腔内及海绵窦内的解剖结构,是处理海绵窦内侧壁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但其操作复杂程度高,风险大,术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内镜技术并熟练掌握经蝶的内镜解剖知识。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anatomical and anatomical observa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its branches of cavernous sinus under nasal endoscop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鈶,

本文编号:1454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454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