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弓形虫SAG1、MIC3单基因及SAG1-MIC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发布时间:2018-02-28 23:19

  本文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MIC3 SAGI 疫苗 构建 表达 出处:《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致病性虫,呈世界性分布,可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由法国学者Nicolle及Manceaux于1908年发现。虫体呈弓形,故命名为弓形虫。其发育全过程一般包括5种不同形态的阶段,分别是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包囊、和卵囊与传播和致病有关。人群感染虽多为隐性感染,但在免疫缺陷病人或孕妇,弓形虫感染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有趣的是弓形虫还能影响人的性情,有学者指出:与没有感染弓形虫的人相比,感染弓形虫的人的智商要偏低,统计数据也表明弓形虫与精神分裂症有着某种联系。家畜对弓形虫易感,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家畜的流产、早产、死产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猫、狗等宠物也易感染弓形虫,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重要传染源。鉴于弓形虫病对于人和家畜的破坏性作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研制出具有免疫保护的疫苗迫在眉睫。 弓形虫疫苗从死疫苗到减毒活疫苗,从直接提取虫体的表面抗原到用基因工程技术提纯单价亚单位疫苗,再到现在针对生活史不同阶段、联合多种抗原组合的复合多价疫苗。速殖子是弓形虫主要的致病阶段,其表膜是宿主免疫防御系统识别和杀伤虫体的主要作用部位,膜抗原对于疫苗防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弓形虫表膜p30抗原是迄今为止弓形虫抗原研究最多的一种抗原,其基因代号为SAG1,P30蛋白是一种期特异性蛋白,只存在于弓形虫速殖子期,而在缓殖子期、子孢子期不表达。P30蛋白约占虫体蛋白的3%~5%,但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可占抗体总量的50%。在急慢性病人血清中均能检测出P30抗体。p30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都能限制人成纤维细胞的弓形虫感染,说明抗体有相当的保护作用。P30抗原特异性的CD_4~+T细胞能直接杀伤细胞外弓形虫,对弓形虫感染的腹腔巨噬细胞亦有细胞毒性。弓形虫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入侵过程中伴随着微线体内容物的释放,其中MIC3基因编码的MIC3蛋白是弓形虫微线体内容物的一种,在弓形虫入侵宿主过程中起到连接弓形虫和宿主的桥梁的作用。MIC3是一种大小为90KD蛋白,参与虫体与宿主细胞间的黏附过程,且在弓形虫速殖子、缓殖子和子孢子三个感染阶段都有表达。MIC3在早期能够诱导小鼠和人分泌高效价的IgG抗体以及IFN-γ、IL-2、IL-4和IL-10等细胞因子,使机体产生高强度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作为疫苗候选分子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实验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SAG1及MIC3基因序列,在保证其开放读码框架正确的前提下,自行设计合成引物,在引物的5'末端分别加上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PCR扩增得到SAG1及MIC3基因。鉴定基因片段后通过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G1-MIC3、pcDNA3.1-SAG1、pcDNA3.1-MIC3。并对氨苄筛选的重组入外源基因的质粒通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转染Hela细胞,转染后Trizol提取细胞总RNA,以Oligo(dT)为引物逆转录生成cDNA第一条链。管家基因β-actin PCR验证逆转录,SAG1-MIC3、SAG1、MIC3基因片段PCR验证转基因的表达。以验证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能否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转录复合基因SAG1-MIC3及单基因SAG1、MIC3。 本实验显示三个真核表达质粒成功构建,且载体携带的SAG1-MIC3融合基因、SAG1、MIC3单基因在Hela细胞中转录生成mRNA。从而为今后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为弓形虫复合多价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候选成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华,何深一;弓形虫疫苗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4年06期

2 孙怡;弓形虫疫苗研究进展[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3 黄炳成,陈少卿,付婷霞,魏庆宽,李瑾,胡迎新;不同佐剂的弓形虫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4年01期

4 王弘,吴梧桐,顾学裘;脂质体作为生物大分子载体的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02年03期

5 张晓洁,王巍;脂质体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20期

6 陈秀春,李永华,刘锦华,杨春贵,周世昌;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占国清,吴少庭,李国光,高世同,林敏,郑春福;弓形虫表面抗原P30 DNA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年04期

8 龚娅,陈晓光,冯明钊;弓形虫P30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年05期

9 周永安,陈观今,郭虹,郑焕钦;弓形虫P30基因DNA免疫小鼠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及保护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05期

10 杨婷婷,何深一,张加勤,周怀瑜,丛华,古钦民,李瑛,赵群力;弓形虫SAG1单基因疫苗与SAG1-ROP2复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1549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549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8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