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本文选题:表皮干细胞 切入点:分离 出处:《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是各种表皮细胞的祖细胞,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具有双向分化潜能。一方面可向下迁移分化形成表皮基底层,进而生成毛囊;另一方面则可向上迁移,并最终分化为各种表皮细胞,对皮肤损伤及毛囊的生长起关键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及生物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表皮干细胞凭借其特有的生物学优势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表皮干细胞数量较少,只占基底细胞总数的1%-10%,且表皮干细胞还没有确定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所以成功地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实验进一步探讨以上问题,为获取足够的表皮干细胞以及为确定表皮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物奠定了基础。
[Abstract]:Epidermal stem cells (Epidermal stem cells) are progenitor cells of various epidermal cells, derived from the ectoderm of the embryo, and have the potential of bi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y can migrate downward to form the basal layer of the epidermis and then form hair follic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migrate upward. And eventually differentiated into various epidermal cells, which play a key role in skin damage and hair follicle growt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cell biology, tissue engineering and bioengineering, Epidermal stem cell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gene therapy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biological advantages. However, the number of epidermal stem cells is relatively small, accounting for 1- 10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basal cells, and there is no specific molecular marker for epidermal stem cells. Therefore, the successful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epidermal stem cells (ESCs) is a very important step. In order to obtain enough epidermal stem cells and determine the molecular markers of epidermal stem cells, the abov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英智;王心蕊;何旭;牛云;李玉林;;人表皮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2期
2 常洁;牟玉莲;刘岚;冯书堂;;实验用近交系小型猪WZSP表皮干细胞建系的初步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2007年03期
3 郭延敏;杨学义;段艳萍;杨春荣;雷安民;冯秀亮;;大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9期
4 张彦刚;胡大海;张战凤;蔡维霞;朱华宇;折涛;;人表皮干细胞改良培养及其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1期
5 白喜云;姜明;张锐红;李跃民;金岩;;大鼠胎儿表皮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体内分化[J];解剖学报;2008年02期
6 付国强;人类毛囊膨胀部细胞具有生化特性和表皮干细胞的表型[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2期
7 付小兵;李建福;盛志勇;;表皮干细胞:实现创面由解剖修复到功能修复飞跃的新策略[J];感染.炎症.修复;2002年04期
8 牛云飞,路卫,夏照帆;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及鉴定[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9 牛云飞,路卫,夏照帆,张步涛,韦多,田建广,程大胜;表皮干细胞在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分布差异[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10 陈东来,庞晓纲;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孝建;沈雁;张志;曾耀英;李延仓;杨小红;;鼠表皮干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冰梅;葛香连;林程琳;宋颖楠;张彦定;;诱导人表皮干细胞向成釉质细胞分化[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朱飞滨;刘德伍;张红艳;彭燕;钟清玲;李勇铁;;P物质联合表皮干细胞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白晓智;张战凤;赵周婷;蔡维霞;石继红;汤朝武;朱雄翔;胡大海;;热损伤后表皮细胞培养上清诱导脂肪干细胞向表皮干细胞表型转分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陶克;陈璧;丁国斌;谢松涛;王洪涛;胡大海;;联合应用3-甲基-1-异丁基黄嘌呤、胰岛素、地塞米松对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钟清玲;刘繁荣;刘德伍;;表皮干细胞向皮肤附件诱导分化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杨;李秀兰;华云旗;;表皮干细胞与毛囊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A];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谢晓繁;刘虎仙;付小兵;贾赤宇;;表皮干细胞分离和鉴定的研究进展[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9 彭燕;彭青;蔡爱英;刘德伍;钟清玲;蓝蔚;;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廖立新;陈刚泉;李国辉;李剑;;以表皮干细胞及脱细胞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献怀;我国创伤修复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张献怀;我国创伤修复研究和临床治疗获新进展[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张献怀;我国创伤修复研究和临床治疗取得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涂端玉 通讯员 陈景荣 钟志勇;巨型老鼠体内注有马骝基因[N];广州日报;2007年
5 张献怀;创伤修复研究发现三种生物学现象[N];健康报;2009年
6 壮锦;人工培育器官:中国科学家打下坚实基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张献怀 本报记者 仇方迎;“返老还童”有望梦想成真[N];科技日报;2001年
8 支勇平 记者 张哲浩;我首次建成人类胎儿胰腺干细胞系[N];科技日报;2004年
9 张献怀;解放军总医院一附院 科研创新硕果满枝[N];科技日报;2009年
10 刘霞;科学家在毛囊中发现“皮肤干细胞之母”[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德龙;表皮干细胞在不同外界因素下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联群;hTERT基因在人表皮干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李孝建;鼠表皮干细胞培养体系及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纪世召;模拟干细胞Niche同步实现表皮干细胞扩增与皮肤替代物构建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韩军涛;胎鼠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其在表皮和毛囊再生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李娟;Kruppel样因子4(KLF4)在小鼠表皮干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力;生物电场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细胞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8 李美蓉;表皮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特征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9 钟清玲;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赵志力;去分化表皮细胞重获再生表皮能力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晚平;向日葵根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吴延晖;多肽A粗品的分离纯化[D];天津大学;2005年
3 高云鹤;人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D];吉林大学;2009年
4 贾旭;乌拉特西部草原山羊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周玉长;中国1995~2004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栾婧婧;犊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李雪玲;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8 吴玉霜;乳酸菌素生产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杜林峰;蝙蝠呼肠孤病毒XJ株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施晓艳;葡萄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1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58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