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研究
本文选题:大肠杆菌 切入点:有机溶剂 出处:《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在有机溶剂/水两相体系生物转化技术应用中,有机溶剂对细胞的毒害是其中的重要障碍。研究有机溶剂对细胞的毒害及微生物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机制,对改造、选育耐有机溶剂的菌株,增强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为模式菌株,研究了在有机溶剂/水两相系统中,有机溶剂甲苯、四氯化碳、正己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对E.coli K12生长和E.coli K12细胞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E.coli K12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机制。 通过研究甲苯、四氯化碳、正己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对E.coli K12生长的影响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①E.coli K12对四种logP值不同的有机溶剂的耐性不同:对正己烷耐性较强,依次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四氯化碳,对甲苯的耐受性最弱。 ②大肠杆菌对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耐受性不同:在1.5%、1.0%、0.3%(v/v)的甲苯、四氯化碳、正己烷、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存在下,可以看到明显的OD值变化的差异。 ③在0.3%的甲苯、四氯化碳等溶剂存在下,大肠杆菌存活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甲苯尤其明显。在添加0.3%的甲苯30mmin后,大肠杆菌的存活率仅为24.8%。 采用罗丹明123(Rh123)、二乙酸荧光素(FDA)荧光法测定在0.3%的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存在下,大肠杆菌细胞膜电位、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添加0.3%的四氯化碳30mmin后,Rh123和FDA荧光强度下降了16.3%、34.5%,即相当于膜电位下降了16.3%,膜渗透性增加了34.5%。当培养液中添加0.3%的甲苯时,FDA荧光强度下降65.9%;表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大肠杆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发现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四氯化碳存在的情况下,细胞膜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尽管甲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但甲苯对膜脂肪酸组成影响却不明显。脂肪酸饱和度的增加改变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了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
[Abstract]:In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solvent / water biphasic bio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oxicity of organic solvent to cells is an important obstacl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elect strains resistant to organic solvents and enhance their application in biotransformation. In this paper, the organic solvents toluene, carbon tetrachloride, n-hexane in organic solvent / water two-phase system were studied using Escherichia coli K12 as the model strain. The effects of diethyl phthalate on the growth of E. coli K12 and the cell membrane of E. coli K12 were studied. The tolerance mechanism of E. coli K12 to organic solvents was studied. By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toluene, carbon tetrachloride, hexane and diethyl phthalate on the growth of E. coli K12,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e tolerance of E. coli K12 to four organic solvents with different logP values was different: the tolerance to n-hexane was stronger, followed by diethyl phthalate, carbon tetrachloride and the weakest tolerance to toluene. (2) the toler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solvents was different: in the presence of toluene, carbon tetrachloride, hexane and diethyl phthal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D values could be seen in the presence of 1.5 ~ 1.0 and 0.3% v / v) of toluene, carbon tetrachloride, hexane and diethyl phthalate. 3 in the presence of 0.3% toluene, carbon tetrachloride and other solvents, the survival rate of Escherichia coli de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ime, especially toluene. After adding 0.3% toluene for 30 minutes, the survival rate of Escherichia coli was only 24.8%. The membrane potential of Escherichia coli in the presence of 0.3%% toluene, carbon tetrachloride and other organic solvents was determined by rhodamine 123H Rh 123H and fluorescein diacetate fluorimetry. The change of membrane perme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Rh123 and FDA decreased by 16.3% and 34.5mm after adding 0.3% carbon tetrachloride for 30mmin, that is, the membrane potential decreased 16.3%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creased 34.50.When 0.3% toluene was add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the fluorescence of FDA was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decreased by 65.9, indicating that the integrity of the cell membrane was seriously damaged. The change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E. coli cell membrane was stud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diethyl phthalate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 Although toluene had the strongest inhibitory effect on Escherichia coli, toluene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membran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The increase of fatty acid saturation changed the fluidity of cell membrane. Enhanced tolerance to organic solvent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乐;王敏;申雁冰;骆健美;;有机溶剂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影响[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黄晶;袁丽红;孙镇;;脂解麻疯树油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催化特性[J];微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3 别松涛;王珊;蒋彦洁;路福平;杜连详;;简单节杆菌AS1.94*细胞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J];中国酿造;2009年07期
4 田亚红,王丽丽,仪宏,赵紫华,王昂;几种芽孢杆菌对温度、氨水和乙醇耐受性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07期
5 崔志峰;车智博;杨霄;沈情佳;;2-苯乙醇耐受性高产酵母菌株的选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郝庆红;郭云霞;吴国江;王世英;朱宝成;;鸡源益生菌JM-11菌株的胃肠道耐受及其抗腹泻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7期
7 ;用有机溶剂保存花粉的方法[J];今日种业;1973年03期
8 李沅英,张迈生,杨燕生;叔碳酸Versatic 10对稀土的萃取——Ⅰ.Versatic10在有机溶剂中聚合度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9 王幼复,马和中;人的头部受撞击时的生存界限[J];力学进展;1982年03期
10 刘红兵,颜思旭,程玉华;有机溶剂对缢蛏碱性磷酸酯酶分子构象和催化活力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毅;吴培;许喜林;;有机溶剂高耐受性酵母菌株的选育[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左建国;华泽钊;;热分析和叔丁醇/水共溶剂在冷冻干燥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丛建波;王长振;嵇蓉;先宏;吴可;;几种有机溶剂对自旋捕集活性氧自由基反应体系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婧;艾臻;施云海;;有机溶剂中微量水分的脱除技术进展[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洁;石先莹;魏俊发;;铜粉催化下苯胺类化合物的无有机溶剂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白楠;李晓娇;蔡芸;梁蓓蓓;王睿;;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三种不同滴注剂量单次静滴米卡芬净钠安全耐受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7 陈赞民;陈颖江;;顶空气相法测定氟氧头孢钠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A];海南省药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韩科;张志国;李芳;王雅凤;郑毅;;有机溶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李伟;眭晓蕾;张振贤;;温度对黄瓜植株光合生理弱光耐受性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邱君志;蔡少芬;;座壳孢菌培养基的优化及其耐受性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步顺;耐药性不同于耐受性[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2 杨美健;防止药物的耐受性[N];辽宁日报;2000年
3 徐林 严慧芳 张伟;广东八成有害车间无防护措施[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4 张宏顺;小儿误服汽油怎么办[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彭勇;广东职业病:有机溶剂中毒成“头号杀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均珠;我市加强职业健康监护[N];贵阳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杨六香;重视精神和心理疾病用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孟庆普;“代号溶剂”害人不浅[N];健康报;2007年
9 张涛;威士伯公司将水性涂装技术引入中国[N];中国水运报;2008年
10 雷蕾邋通讯员 应刚秋;开发区合成革后整理要“转型”[N];丽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红;棉铃虫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2 李磊;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状态下脂多糖的耐受性及氧化磷脂的治疗作用[D];复旦大学;2005年
3 袁伟恩;蛋白大分子药物缓释剂型的研究及在重组人生长素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王刚;耐有机溶剂脂肪酶高活性菌株选育、酶合成及酶学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汪淑华;氧屏蔽氩微波等离子体炬(OS-ArMPT)激发光源的诊断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段海清;第三代抗HIV新药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7 郭寒英;基于出行者生理心理的城市客运交通出行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何腊平;有机介质中外消旋丁基苯酞的酶法拆分[D];江南大学;2008年
9 王栋;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非水相合成活性脂肪酶及其酶学特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张亚萍;荷电膜的动电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君;Anoxybacillus flavithermus subsp.yunnanensis的鉴定与有机溶剂耐受特性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操斌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β_1-受体自身抗体临床应用价值探讨[D];首都医科大学;2005年
3 李国栋;藜芦生物碱降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4 张艳艳;漂白废水耐受性絮凝剂产生菌筛选、絮凝机理及细胞絮凝剂廉价制备[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丽华;微藻的重金属耐受性及固定化保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任宇;太原市中老年人锻炼成瘾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郝莹;不同剂型双岐杆菌制剂的制备技术及存活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王奕琪;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冯岩岩;炸药生产中常用有机溶剂回收的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鑫昕;发酵分离耦合系统高产丁醇的工艺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16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61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