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两株抗JEV单抗可变区的基因克

发布时间:2018-03-19 09:16

  本文选题:日本脑炎病毒 切入点:E蛋白 出处:《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日本脑炎病毒(JE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主要成员,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可引起人类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日本脑炎(我国也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重症病死率较高,近三分之一的幸存者留有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仍然严重威胁公众健康。随着全球气候暖化,日本脑炎病毒的流行地域也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JEV E蛋白是病毒主要的结构蛋白之一,参与病毒吸附、穿入,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制备了两株具有高中和活性的抗JEV单克隆抗体(2H4和2F2),并在多种感染动物模型上证实了其显著的被动保护作用,但抗体与JEV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2H4和2F2抗体可变区基因,原核表达并纯化了2H4和2F2重链可变区,确认了原核表达的重链可变区产物与JEV的结合活性,利用计算机软件构建了2H4和2F2可变区的空间模型,再与已有的JEV E蛋白空间模型进行了模拟分子对接,了解了对抗体结合活性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氨基酸,为最终阐明抗体中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确定了2H4、2F2可变区基因 培养2H4、2F2杂交瘤细胞,经RNA提取试剂RNAiso Plus提取细胞总RNA。根据GenBank中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序列,设计出分别针对FR1和FR4的上、下游引物,以总RNA为模板扩增2H4、2F2可变区基因。进行了2H4、2F2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BLASTN,此过程在GenBank+EMBL+DDBJ+PDB数据库中进行),并用IMGT/V-QUEST分析了可变区结构,确定了2H4、2F2单抗可变区CDR和FR。结果显示,这些序列包含典型的CDR1、CDR2和CDR3区域以及FR1~FR4区域,完全符合鼠源性IgG抗体可变区基因的特征。2H4、2F2轻链可变区基因均长321bp,编码107个氨基酸,第92位含一个半胱氨酸,并且序列完全相同。2个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长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第22位和第96位含有维持抗体结构的半胱氨酸。 2.原核表达了2H4、2F2重链可变区并确认了与JEV的结合活性 为了便于纯化,选用pRSET A载体。2H4、2F2重链可变区表达产物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透析,间接ELISA实验证实2H4、2F2重链可变区表达产物可与JEV结合。 3.2H4、2F2单抗可变区的同源建模 根据2H4、2F2可变区基因,利用BLASTP软件(www.ncbi.nlm.nih.gov/BLASTP)在蛋白质数据库(PDB)中搜索相关蛋白,获得了单抗可变区的同源蛋白,完成了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利用软件MODELLER9v1,以同源蛋白为模板对单抗可变区的主链、侧链进行结构建模,组装出完整的2H4、2F2单抗可变区三维结构模型,再对初始结构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分子动力学优化,最终获得了单抗可变区三维结构的能量最低构象。 4.2H4、2F2单抗可变区与JEV E蛋白的模拟分子对接 利用Discovery Studio v2.1软件模拟了单抗可变区与E蛋白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蛋白上与2H4单抗可变区作用的氨基酸位点有5个,分别是16位丝氨酸、37位天冬氨酸、353位精氨酸、375位谷氨酸和378位苯丙氨酸残基;2F2单抗可变区作用则有9个,分别是13位谷氨酸、16位丝氨酸、37位天冬氨酸、300位苏氨酸、336位赖氨酸、347位天冬氨酸、354位亮氨酸、387位精氨酸和388位甘氨酸残基。在所有位点中,13位谷氨酸、16位丝氨酸、37位天冬氨酸和300位苏氨酸在E蛋白结构域Ⅰ区内,其余均在已报道过的E蛋白结构域Ⅲ区内。2H4、2F2单抗同时识别的16位丝氨酸和37位天冬氨酸可能是结构域Ⅰ区中和表位的关键氨基酸所在。2F2的13位谷氨酸和300位苏氨酸也未曾报道。2H4的353位精氨酸未见报道,但375位谷氨酸和378位苯丙氨酸与2F2的387位精氨酸和388位甘氨酸均位于优势中和抗原表位集中的结构域Ⅲ区内。2F2的336位赖氨酸与报道过的337位中和表位非常接近,354亮氨酸未见报道。2F2的作用位点多于2H4,也符合2F2中和活性高于2H4的特性。病毒血凝活性可能与2H4识别的353位精氨酸有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73.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发灿,黄华梁,熊曦明,桂进,熊伟,林晴,宋海燕,陈伯权;抗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分离和鉴别[J];病毒学报;1993年01期

2 段爱霞;陈晶;刘宏德;刘秀辉;卢小泉;;分子对接方法的应用与发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3 彭晖,杨纯正,范冬梅,郑梦杰,赖增祖,熊冬生,朱祯平;嵌合抗CD_(20)抗体Fab’片段三维结构的同源模建[J];高技术通讯;2001年12期

4 司炳银;TBE病毒E蛋白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7年04期

5 张巍,冯健男,沈倍奋;借助计算机模建与缺失突变技术确定抗人TNF-α单抗Z12识别的抗原表位[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4年01期

6 周希珍;赵慧;高岚;秦成峰;;虫媒黄病毒NS5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2012年01期

7 任君萍,马文煜,杨乔欣,丁天兵,黎志东;噬菌体表达短肽模拟乙脑病毒糖蛋白的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年01期

8 李春华;马晓慧;陈慰祖;王存新;;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年07期

9 闫菲菲;任杨源;周旋;赵卫;;登革病毒包膜蛋白、衣壳蛋白及膜结合蛋白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现状[J];热带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10 李海侠;毛旭虎;;蛋白质抗原表位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1633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633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3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