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STF口服制剂的制备和检定
本文选题: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切入点:特异性转移因子 出处:《遵义医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初步研制一种用于紧急预防和辅助治疗甲型副伤寒的新型生物制剂,并探索其制备工艺。方法:(1)体内免疫法制备甲型副伤寒特异性转移因子(PA-STF):制备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免疫原,采取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山羊,免疫成功后分别取脾脏和淋巴结制备PA-STF。(2)体外免疫法制备PA-STF:采用SPA体外免疫脾细胞技术,探索PHA刺激的合适剂量、免疫原最佳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间、免疫羊脾细胞最适培养时间,按优化条件培养羊脾细胞,制备PA-STF。(3)PA-STF的理化性质检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多波长扫描,以苔黑酚法和改良Lowry法分别检测PA-STF的核糖及多肽含量,并进行无菌试验、热原质试验和安全试验等。(4) PA-STF的免疫学活性检定:取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NS组,分别以体内法制备的PA-STF、体外法制备的PA-STF、体内法制备的非特异性转移因子(nTF)、体外法制备的nTF、生理盐水灌胃,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T)、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吞噬细胞杀菌功能试验和免疫保护性试验等检定PA-STF的免疫学活性。免疫保护性试验中,SPA攻击后第4天仍然存活的小鼠,取5只观察攻击后2周时的一般情况,剩余小鼠在攻击后第7天处死,剪取3cm的回肠用4%甲醛固定后,HE染色,镜检,观察肠粘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1)以淋巴结制备的PA-STF的多肽浓度为1.83±0.17mg/ml,核糖浓度为0.572±0.024mg/ml,以脾脏制备的PA-STF的多肽浓度为1.59±0.22 mg/ml,核糖浓度为0.493±0.015mg/ml,两者相比,多肽之间及核糖之间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2) 100μg/ml的PHA与脾细胞培养6h后,加入0.2ng/ml的SPA免疫原,继续培养至96h条件下制备的PA-STF的多肽和核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剂量、时间等条件下制备的PA-STF(P<0.05)。(3)两种方法制备的PA-STF的氨基酸、多肽、核糖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菌试验均为阴性,热原质试验和安全试验均合格。(4)两种方法制备的PA-STF在多肽浓度为0.60mg/ml时,对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明显高于其它浓度时的SI(P<0.05);两实验组的LAIR均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之间比较,LAIR无显著性差异(P>0.05);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功能试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两实验组之间比较,吞噬率和杀菌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吞噬率与杀菌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免疫保护性试验中,两实验组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存活小鼠2周时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其它组,且病理学结果显示小鼠回肠粘膜的炎性程度较其它组轻。结论:(1)体内免疫法成功制备PA-STF,脾脏和淋巴结均可作为制备原料;体外免疫法成功制备PA-STF,以100μg/ml的PHA与脾细胞共同培养6h,然后加入浓度为0.2ng/ml的PA免疫原,第96h终止培养为最佳制备条件。(2)两种方法制备的PA-STF口服制剂的理化性质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要求标准。(3)两种方法制备的PA-STF口服制剂均可以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够转移针对SPA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Abstract]:Objective : To develop a new bi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emergency prevention and adjuvant treatment of paratyphoid A of type A . ( 4 ) The immunological activity assay of PA - stf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PA - stf prepared by in vitro method , non - specific transfer factor ( nTF ) prepared by in vitro method ,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ssay , leukocyte adhesion inhibition test ( LAIT ) , phagocyte phagocytic function test , phagocyte bactericidal function test and immune protective test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 P > 0.05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phagocytosis rate and the bactericidal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phagocytic rate and the bactericidal rate of the mic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翔;闫梅英;阚飙;;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疫苗靶标蛋白筛选技术及应用[J];疾病监测;2011年07期
2 游旅;韦小瑜;马青;刘英;田克诚;;2005-2009年贵州省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年08期
3 周锋荣;刘淑芬;廖威;;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6期
4 吴登科;吴戈;姚华;孙灵芝;向玉德;;2003~2010年湘西州伤寒流行特征与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1年09期
5 林丹珠;黄小珠;陈铭城;;沙门菌属诊断血清有效期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英;刘松财;;犬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免疫活性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宏鑫;李明峰;李凤华;段丽娟;齐旭阳;江国托;;外周血淋巴细胞源禽流感病毒H5N1血清亚型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对疫苗的免疫增效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力;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全菌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春霞;我国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FGE的分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代涛;沙门菌属分离株MLST分析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MLVA实验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本文编号:1682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682717.html